• 2

抱怨網路費太貴? 來看看不合理中的不合理-2M/512K

好幾年前,家裡從512K/64K升級到當時算是速度很快的2M/512K,以當時的價格,比它慢的較便宜、比它快的更貴,價格算是合理範圍內

之後我當兵、到外地讀書,家裡網路就剩兩老及不太懂電腦的姊姊用;最近我回家過寒假時,老媽跟我抱怨,為什麼我們家的網路,比大家的都貴? 拿出帳單一看,差點沒昏倒... 電路費 $614, 網路費 $519,加起來破 $1100! (非固定IP)
*前seednet,現在變成遠傳

相較現在8M ADSL不到$900、10M 光纖不到$1000的費用來說,極度不合理

每年網路費、電路費逐漸調降,但不懂為何2M/512K卻還是維持這麼的費用? 遠傳說中華不降,中華說現在已經沒有開放2M/512K的新用戶申請(那不知情的舊用戶就要繼續付這麼高的不合理費用?),且未來也沒有調降的計畫

在公平/合理的原則下,ISP收了比10M還貴的費用,卻只提供1/5的速度,怎麼講都講不過去!
2010-01-20 19:2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2M 512k
真的好貴...
嫌貴可以換ISP業者或是換合約,
我是從Hinet的2M/256K一路升2M/512K→8M/640K→10M/2M到最後變BB寬頻的3M/1M,
(從899到990再跳回575)
我姊姊家現在用的是Hinet的256K/64K月繳299元(上網費+電路費)。
(讓小朋友只可以上網查資料使用)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中華電信在2008年4/1那波降價方案中,
由於NCC要求需規劃階梯式產品、及考慮到12M/1M易受距離限制,
已經公告過將ADSL 2M/512K、12M/1M兩種速率產品下架,不再受理新申請,
也有專函通知HiNet 2M/512K及12M/1M的用戶
在2008/12/31前可選擇升降速率,免收ADSL異動費,
但如果客戶堅持維持原速率,也可不異動,

相信有很多HiNet 12M/1M或2M/512K的客戶都是在這波異動通知內變更到其他速率,
這就是ISP業者是否有盡告知義務的問題了。
其實會建議原PO更換8M/640K或10M/2M,
畢竟8M/640K或10M/2M的價格真的比2M/512K便宜許多。
Qsmall wrote:
好幾年前,家裡從51...(恕刪)

確實不合理

但是你們自己也不去注意...
If you do not go within, you go without.
確實不合理,但我們又能怎麼樣了?只能靠自已多多注意一點
Qsmall wrote:
好幾年前,家裡從51...(恕刪)

家裡的網路從最最早申辦到現在
512→1.5M→2M→8M→光世DIE 10M
升速幾乎都有專員主動來電或寄信過來推銷,不過我ISP都一直是中華沒換就是了
貴雖然貴一點,但問題少一點,服務多一點,報修快一點
買不起跟不想買是同義詞,不想買也是買不起的理由之一 嫌貨才是買貨人?還沒買之前都是"路人"
真的 2M/ 512K 相對很貴耶, 以下是 Seednet 牌價的部份 (不含中華電信) :

256K / 64K : 139元
1 M / 64K : 399元
2M / 256K : 429元
2M / 512K : 649元
8M / 640K : 490元
12M / 1M : 650元

2M/ 512K 的牌價 = 12M / 1M 的...

真有你的~~
我也一直都用中華電信的,也是從2M一直升到光世代,因為每次有升級,一定都是比現在的還便宜,只是要再簽約兩年,雖然現在有比中華電信便宜的其他業者,但還是不會換,因為我怕有故障的話,會被推來推去,不知找誰修。
如果以成本考量的話,2m/512k及12m/1m的速率來說

已經停止申請,但還是有用戶還在使用,為了要維持成

本繼續架設伺服器的話,費用會高那也是不奇怪,使用的

人越少相對要附出的成本越高,以另一種角度來說,不給

任何優惠,希望用戶能自行轉換其他促銷的費率,慢慢的

將這2種速率的伺服器關掉,也許有一天當開始賠本的時

後,就會有優惠來讓這些少數的用戶轉成其他的速率吧
其實對一般上網使用者而言 國內段上網 並沒有差

但adsl 跟vdsl 本身的後方連接架構是有不同的

就我知道 adsl ,在申請8m時 要跑到8m很不容易, 因為不保證, 又有距離限制



通常當一般用戶要申請時, 依照各家不同廠牌設備(傳輸設備(光纖接取)跟接取設備(提供ADSL跟專線跟電話))

在接取設備中ADSL, 由單一卡版提供上網服務給客戶透過電話線路走高頻段, 這就是為啥要分頻器

所以業者依照這站台的申請量來增加接取設備上的IMA 需要幾M, 因為有一定壓縮比 ( 因為大家不可能同時上)

所以中間介接過程遠比裝VDSL 麻煩許多, 更別說上傳輸設備到中央機房端傳輸設備下來後,

仍要配對IMA的線路,連接到大型交換機, 才能上網, 所以我猜 , 價錢貴在這都人工拉線

隨著時代進步 , 通訊設備有了 VDSL 這樣新技術, 於是被發展出來, 但後端卻不再是需要卡版了

而是SWITCH 聯勤設備 (兩套(一各對客戶端走電話線路一各光纖連間的 SWITCH設備)), 提供VDSL 上網服務

這台設備本身可以提供32路使用者, 頻寬業者大多 一次申請100M, 走ETHERNET網路線來提供頻寬

100M頻寬就是由SWITCH設備所提供(各家不同), 然後在透過各站台的環狀串聯 拉回中央機房

, 上大型ROUTER ,再上雲端 這些成本因為不再是以前的 大型交換機跟高價的光纖傳輸設備 便宜很多

你如果是住大樓可以發現在電信室或小角落是否發現 這聯勤設備的蹤影 只要有這兩台 光纖拉進來馬上可以

提供整棟大樓VDSL服務,一樣走電話銅纜線, 到達你家, 所以我想便宜是設備跟整體架構成本便宜

所以收費便宜,但重點 當所有資料都回到中央機房時 大型ROUTER可是很吃重,

因為他處理的可是大量的封包 遠超過ADSL量,所以當巔峰時間時大家的VDSL慢的的一樣

,連國外就看出外頻寬夠不夠大

但向銀行這種需求ADSL就會遠比VDSL好用, 因為需求是穩定, 不容易斷線, 卡版壞了可以抽換

VDSL設備壞了可是整台換


所以就我知道 adsl 8m 連外頻寬確實比vdsl10m 快多了 穩定多了

所以你要選便宜就選vdsl 要穩定adsl

家庭的網路從最最早申辦到現在 演變
adsl 512→1.5M→2M→8M→vdsl 10M

其實對大眾來說看到都是錢跟網路速度是否提升

但背後的差別沒人知,只有通訊相關行業的人才會知道

但老實說台灣的 網路速度遠遠落後日本 南韓 的 亞洲國家 這跟很多技術 網路業者都會想賺錢慢慢釋出

尤其是最大那家(他真的是獨大) 台灣網路都在他的掌控 其他的 三雄加起來還沒他大

未來20 50 100M會慢慢開放,但相信我, 只有大樓才可能, 真正得光纖到家, 再透過小型光轉電設備

就可以上網

舊大樓 除非有業者願意作垂直光纖 不然難阿,更別說小公寓

這牽扯到是否願意建設國家來提升通訊品質, 光纖建越多越普及

但相對馬路挖越多, 路面越是凹凸不平, 不過不能完全怪一類通訊業者

太多可以跟當地縣市政府申請挖路權, 如:台電 台水 瓦斯 .... 台灣路會這摸爛不是沒原因的


至於費用問題 永遠都是新申辦的便宜因為你要簽約


2M/512K 合不合理 一般使用者 沒差 但企業用戶 可是都用這個呢 只是 後端網管設定都會保證頻寬

當然實體IMA也要足夠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