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了一個 USB BT dongle, class1, V2.0.
然後再買了 iTech Blueband A2DP的耳機.
結果用電腦連線以後, 是很正常, 音效也不錯. 但是......它不能拿來打 CS , 因為開槍要等0.5秒左右才有槍聲, 請問這確定沒救嗎? 有沒有辦法縮短到無法察覺, 或是說以後才會有"可能"改進. ?
余昕 wrote:
我買了一個 USB BT dongle, class1, V2.0.
然後再買了 iTech Blueband A2DP的耳機.
結果用電腦連線以後, 是很正常, 音效也不錯. 但是......它不能拿來打 CS , 因為開槍要等0.5秒左右才有槍聲, 請問這確定沒救嗎? 有沒有辦法縮短到無法察覺, 或是說以後才會有"可能"改進. ?
余兄:
你除了玩Game會有藍芽音效延遲外,使用其他軟體也會這樣嗎?
我使用久森BT-01UDE藍芽傳輸器(2.0版+EDR),配合iNNOSTAR IH-02立體聲藍芽耳機(1.2版),用Media Player 10聽MP3都沒有延遲問題。除非同時使用藍芽耳機與藍芽滑鼠,才會造成耳機的音效斷斷續續,不然單獨用倒還沒什麼問題,僅供參考。
或許你的附近有什麼干擾源,查查看吧。
alberthk wrote:
數位傳輸本來就會有延遲
很難要求做到即時
建議買紅外線或RF等類比無線耳機,比較符合需求
亂說...
那 headset profile 也會這樣 delay?
我用 802.11b 的無線喇叭, 怎麼沒 delay?
問題在頻寬跟壓縮,
藍芽的頻寬並不能傳沒壓縮過的 高傳真立體聲,
所以必需要用一塊 buffer 累積一段資料再壓縮一起傳,
(資料愈多, 壓縮率才會大)
加上它用方式是掉 packet (例如被干擾), 必需重傳,
不像 headset profile 是 packet 掉了, 就算了..
(所以 headset 受干擾時會有雜聲,
但是如果是壓縮過的, 一個 packet 掉了會變整塊資料都要丟掉,
會不可接受)
ec wrote:alberthk wrote:
數位傳輸本來就會有延遲
很難要求做到即時
建議買紅外線或RF等類比無線耳機,比較符合需求
亂說...
那 headset profile 也會這樣 delay?
我用 802.11b 的無線喇叭, 怎麼沒 delay?
問題在頻寬跟壓縮,
藍芽的頻寬並不能傳沒壓縮過的 高傳真立體聲,
所以必需要用一塊 buffer 累積一段資料再壓縮一起傳,
(資料愈多, 壓縮率才會大)
加上它用方式是掉 packet (例如被干擾), 必需重傳,
不像 headset profile 是 packet 掉了, 就算了..
(所以 headset 受干擾時會有雜聲,
但是如果是壓縮過的, 一個 packet 掉了會變整塊資料都要丟掉,
會不可接受)
口氣需要這樣嗎?
數位傳輸本來就會有DELAY
PACKET掉了重傳,對聲音裝置而言算不算DELAY?
802.11B的無線喇叭一樣有DELAY
只是你感覺不出而已
唉
另外因為數位傳輸有壓縮和重傳的問題
本來就不會REALTIME這算不算DELAY?
真是亂七八糟
alberthk wrote:
口氣需要這樣嗎?
數位傳輸本來就會有DELAY
PACKET掉了重傳,對聲音裝置而言算不算DELAY?
802.11B的無線喇叭一樣有DELAY
只是你感覺不出而已
唉
另外因為數位傳輸有壓縮和重傳的問題
本來就不會REALTIME這算不算DELAY?
真是亂七八糟
亂說...
誰說數位一定要壓縮跟重傳?
headset profile(音值不夠高, 藍芽頻夠用)
跟用 802.11(頻寬夠) 傳就不用.
是因為 "壓縮" 的關係, 不是因為 "數位" 關係,
還要重覆說啊?
本來說 delay 就是對人的感覺,
聲音在空氣傳, 難道就沒 delay?
就算是光速, 還是有 delay.
類比的聲音, 講長途電話, 在交換機傳來傳去, 就不會 delay?
真是亂七八糟
barrylee wrote:
不好意思, 小弟對這不是很熟...
聽ec兄的敘述而言,
藍芽對於高傳真立體聲的前景啟不是很不妙??
莫非要藍芽2.0或更高的版本不斷提升頻寬解決?
其實 A2DP 的 Advanced Audio (2A) Distribution Protocol,
是屬於 散佈(Distribution) 的應用,
當初出來, 還沒看到產品,
就有討論過, 會不適合即時的應用,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10&t=19973
發表時間: 2004-03-06 12:22
"
用 audio adapter, 則要即時壓縮,
為了要即時壓到可以在 bluetooth 可以傳送速度的資料,
如果是做一般用途, 如看電視的聲音, 那連 latency 都不能太大
聲音品值可能就被犧牲....
(
即時, 速度要快, 不能做太複雜壓縮,
latency 不能太大, 則不能累積太多資料做分析,
壓縮比又要大 (因為藍芽頻寬不夠大)
)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