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香港光纖,超級便宜,還有10G網路,台灣趕快進步呀


石光上林 wrote:
還有你真的確定他沒有小型光化箱? 他大小比路口紅綠燈的控制箱小一點,樣式應該是米白色的


慶聯有線 港都有線 倒是有 但也不是光化箱(500鋁管型同軸電纜線 轉成 7C同軸電纜線)

新高雄有線 全部都是FTTH, 但沒有看到過路邊有他的米白色小型光化箱(還搞 這種小型光化箱, 這種佈建FTTH效率就太低了)

im872245 wrote:
因為是中華自己人呀...(恕刪)


因為我是下載狂 白天上班 下班都在7-8點 休息一下 大概是尖峰時段(21:00~23:30) 就忙著狂下載了

我當然比誰還在乎 中華電信+Hinet有無超賣頻寬 否則我申請 他們家的 FTTH 300M/100M 是幹嘛用? 當然是窮盡一切壓榨他們的頻寬
chih_haohung wrote:
因為我是下載狂 白...(恕刪)

白天在上班監控網路,回家大量下載??
石光上林 wrote:
我知道的,台北光纖是先看建築物頂樓的電梯機房,從電線杆(士林北投很多電線杆)沿既有纜線頂樓進線電梯機房,在下來轉到第四台的箱涵
其他沒有電線杆的區域,可能就沿著牆附掛走到頂樓在下來。
但就像之前所說的,這增加了業者進入的門檻,不必要的重工(可能引起管委的更大反彈),以及日後維護的成本

這種工法其實成本比起走地下管道成本還低上很多,
明線就只有外觀難看和可能被外力入侵的缺點而已,
政府若沒強制第四台業者將纜線地下化,我想根本沒人會想走管道吧!

你以為管道做好埋起來後就不會壞掉?
事實上管道也是有一定的維護成本,有可能被其它工程挖壞,
有可能年久破損導致要放新的線路放不過必須要修管,
這就是板上一堆鄰居有光到府為何我家不能裝的原因,
因爲離你最近的引上管壞了,光纖通不出來,
修一次管的工程費用又是數十萬起跳。

如果真是你所謂難以跨入的門檻,那第四台的普及率就不會如此的高,
除了偏遠地區業者不願意拉以外,還沒聽說過哪個社區或建物拉不進去的案例!


天真野小孩 wrote:
這種工法其實成本比起走地下管道成本還低上很多,
明線就只有外觀難看和可能被外力入侵的缺點而已,
政府若沒強制第四台業者將纜線地下化,我想根本沒人會想走管道吧!



天真野小孩 wrote:
如果真是你所謂難以跨入的門檻,那第四台的普及率就不會如此的高,
除了偏遠地區業者不願意拉以外,還沒聽說過哪個社區拉不進去的案例!



的確,如果只需要飛線,那M taiwan 以來各地政府的共同管道鋪設都是浪費
包括台中的GSN,威達拿到合約,並且自己承租與參加建設的共同管道,也可能是一種圖利勾結?
台電出租的光纖也應該多數是掛在電線杆上的

第四台任意飛線的起始,其實就是有線電視法規不明確、里長權限比較大的時候
其餘業者沒有加入助長這種歪風,變相成為業者的不對,不識時務?

台灣是屬於多颱風的地區,放一堆線在大樓外牆,颳風時隨意掃蕩,造成的損害賠償問題可不可以計入成本?
又或者因為人命不值錢,這樣算入後還是比較低,所以仍然可行?

天真野小孩 wrote:
事實上管道也是有一定的維護成本,有可能被其它工程挖壞,
有可能年久破損導致要放新的線路放不過必須要修管,
這就是板上一堆鄰居有光到府為何我家不能裝的原因,
因爲離你最近的引上管壞了,光纖通不出來,
修一次管的工程費用又是數十萬起跳。


基礎設施故障,可以由監管單位督促營建署或是各地工程局等單位修正,成本分攤給承租業者或由電信業的稅收補助
這在其他各國都有前例可循。

這亦不是不開放基礎設施的原因,何況中華對於此類狀況也沒有很積極的去幫用戶修復,
即便規劃人員同意,還是經過多次會勘、冗長程序發包、申挖等,三年五載不見得有更高效率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石光上林 wrote:
的確,如果只需要飛線...(恕刪)


雖然台電的地下人手孔也常見,就電力線是比較常看到走架空,也會看到中華纜線有時也會放在電力桿上,地下化在鄉村偏鄉中華走地下人孔非常容易觀察到,台電就多走架空,這都是十幾年前中華國營電信總局時就都已建設完,包括我家土地也是無償給中華使用,然後也可到處看到粗條電信纜架空一坨一坨掛在桿上,接續盒還會下垂,很難看,每年颱風來實在很危險跟走明線的第四台一樣,這樣又會被人成為標靶,多數人只會想到自己……,然後維護就不多說了,是很被動放著沒競爭的,不大想跟人講話和理人還會嗆聲罵你

chih_haohung wrote:
尖峰時段 是該國家...(恕刪)


有點難度......
本地的話無論怎麼試都是滿速的......
但試海外的話,怎麼知道瓶頸是不是別人的?
石光上林 wrote:
的確,如果只需要飛線,那M taiwan 以來各地政府的共同管道鋪設都是浪費
包括台中的GSN,威達拿到合約,並且自己承租與參加建設的共同管道,也可能是一種圖利勾結?
台電出租的光纖也應該多數是掛在電線杆上的
第四台任意飛線的起始,其實就是有線電視法規不明確、里長權限比較大的時候
其餘業者沒有加入助長這種歪風,變相成為業者的不對,不識時務?
台灣是屬於多颱風的地區,放一堆線在大樓外牆,颳風時隨意掃蕩,造成的損害賠償問題可不可以計入成本?
又或者因為人命不值錢,這樣算入後還是比較低,所以仍然可行?


我並沒有說只需要飛線,我是針對你說因為沒有中華電信的管道,
造成業者必須開挖建築物到戶外的管道,開挖的成本根本無法負擔,
這幾句話有點言過其實了!

新的建物在建時事先找建商設計規畫管道空間都不會有問題,
舊建物可以如第四台的線路入戶。
怎麼會成本根本無法負擔?架設行動基地台的時怎麼沒有這類的問題?

石光上林 wrote:
基礎設施故障,可以由監管單位督促營建署或是各地工程局等單位修正,成本分攤給承租業者或由電信業的稅收補助
這在其他各國都有前例可循。
這亦不是不開放基礎設施的原因,何況中華對於此類狀況也沒有很積極的去幫用戶修復,
即便規劃人員同意,還是經過多次會勘、冗長程序發包、申挖等,三年五載不見得有更高效率

我是不認為開放了管道空間,其他業者就會積極佈建光纖,
終極目標應該是要求開放租用裸光纖,如此一來更是只有一家在佈放,
然後又有理由說裸光纖租金過於昂貴,必須以成本價出租,然後沒賺頭又更沒有佈放意願。

天真野小孩 wrote:
這種工法其實成本比...(恕刪)


我家巷子當初則是 管障
雙號邊住家有光纖到府 但 單號邊住家則沒有 因為 雙號通往單號 之間的 暗管有障礙

結果 巷子前段 挖了6公尺長道路 巷子後面也挖了6公尺長道路 只為了安裝兩支新暗管


只因為我這個靠腰想要申裝300M/100M的FTTH用戶

我個人估計 為了我這一戶(到現在為止還是只有我這一戶是FTTH 整個巷子)中華電信當初至少花了20萬
theplum wrote:
有點難度........(恕刪)


所以下載狂 絕對不會常常去下載國外的免空 因為絕對不可能在尖峰時段(21:00~23:30)滿速

只有該國國內免空才有"機會"下載速度可以在尖峰時段(21:00~23:30)滿速

我看你的IP所在位置是在香港

ISP是Netvigator
IP擁有者是屬於PCCW Limited

那你叫找當地最大的免空 在尖峰時段(21:00~23:30)做長時間的HTTP下載 至少1小時看看

你申請的速度方案是多少呢?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