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我對Bonding(雙線供裝)的看法(3/5更新+附圖)


pcdos wrote:
不必更改速率..
只是要不要異動費我就沒問了~

記得是不須要…

chih_haohung wrote:
數據機還用塑膠袋包起來 免得灰塵過多

不過這幾天確實有斷線幾次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家施工的關係 還是 這一台 合勤的 VDSL P880 不穩的關係 尤其 我在下載台灣的免空時候, 都會斷線, 電腦 的網路出線驚嘆號, 但 合勤的 VDSL P880 卻都顯示燈號正常 我已經向中華電信客服反應這一件事情了

會不會是熱當的關係?如果網路出線驚嘆號時,你可以試試無線的部份,如果也不能上,那可能就是數據機當機的關係,我在想是不是用塑膠袋包起來的關係?

saturn1005 wrote:
但一些較敏感的資料或問題...還是請小心一點好
加油!!

我一直很注意
saturn1005 wrote:
真精彩~這樣也能吵...

會吵的,也一直都是某個人而已,他好像沒人陪他筆戰,他就很無聊似的…
來這裡看文章,大家都希望是可以學些東西,增廣見聞,彼此間的討論也應該是和和氣氣,而不每次上來,就是一直在幹,一直在譙,什麼都要吵,上至客服,下至施工人員身上的味道,數據機的好壞…等,什麼都要罵,看他的回文就會讓人心煩,嫌爛…就不要用,中華電信又不是ETC,沒人強迫要用中華的吧?那麼多家讓你選,又愛用又愛幹,在下非常不喜歡這樣的人…



chang987 wrote:
我用七龍珠超級賽亞人來作比喻好了
G. Vector,是讓孫悟空或貝吉塔,可以從超級賽亞人四變成超級賽亞人五(這個還在修練中)
G. Bond,是讓孫悟空跟貝吉塔,可以融合成為悟吉塔…
兩者間,根本也不相衝突…….

哈哈,這比喻還真有趣!這樣我就了解了,所以G. Vector就是還在研發中,實務上還沒確定完全可行,對吧?
FTTB裝機人員 wrote:
會不會是熱當的關係?如果網路出線驚嘆號時,你可以試試無線的部份,如果也不能上,那可能就是數據機當機的關係,我在想是不是用塑膠袋包起來的關係?)


P883才會熱盪,P880很冷,不會熱盪,原因為bonding本身就是要耗費兩倍CPU效能去demodulation訊號

FTTB裝機人員 wrote:
會吵的,也一直都是某個人而已,他好像沒人陪他筆戰,他就很無聊似的…
來這裡看文章,大家都希望是可以學些東西,增廣見聞,彼此間的討論也應該是和和氣氣,而不每次上來,就是一直在幹,一直在譙,什麼都要吵,上至客服,下至施工人員身上的味道,數據機的好壞…等,什麼都要罵,看他的回文就會讓人心煩,嫌爛…就不要用,中華電信又不是ETC,沒人強迫要用中華的吧?那麼多家讓你選,又愛用又愛幹,在下非常不喜歡這樣的人…


近朱者赤,對直白人講直白化

通訊原理/通訊系統,都花了至少兩個章節在介紹雜訊,連雜訊干擾都搞不清楚之人,還希望能助人增廣見聞

我想增廣的應該不會是和通訊相關的見聞

少許人會說話這麼耿直坦白,我必須稱讚您太直白,也請您不計瑜亮情結,讓人直白的與您對話

客服搞不清楚許多狀況,如同您前面講的機房依樣,搞不清楚機房(你怎不清楚劃分L2機房、L3機房??)

每件事情都有稱讚和其缺點,中華有一家叫做聯陞的包商做事很細心,工具很精良,這就值得稱讚


最後你又陷入大家比爛的階段,凱播把DOCSIS3.0下載可以到的1024QAM開成256QAM,是不是中華也要拒用VDSL30a,只供裝17a??

這邊順便強調一下,VDSL30a之中,一個子頻道的頻寬是VDSL17a的兩倍,所以總頻道數量比較少,在CPU處理interleaving的解調變delay時間一定會比較小,多少反映在他的ping值
(除了DAS3626故意把原本用了一年自動協調出的4-5ms生成14-15ms)










chih_haohung

若需要額外的頻寬和更長的涵蓋距離,則可採用配對綁定技術(Pair Bonding Technique)支援在第二個雙絞線上的另一個資料通道,常見於大多數住宅和商業安裝的最後1哩。從邏輯上而言,綁定技術以一種透明的方式整合兩個通道的容量,用戶可在一組連結上獲得高達200Mbit/s的卓越性能。



事實上不可能到達200Mb的效能,因為她寫這個文章時忽略了crosstalk

第二個雙絞線上跑的資料通道,這個通道頻段並沒有和第一個通道錯開,所以根據近端串音和並行距離成指數成長,將會大大降低每一的資料通道能夠達到的傳輸能力




H: 通道轉移函數,l: 並行距離,f: 頻率,a: AWG線徑,a(f)通道特性函數以頻率為變數

PSD: 功率頻譜密度

這些公式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 GOOGLE "NEXT PSD"

證明近端串音和並行距離與頻率成正比成長,或許者就是中華的bonding不敢開出VDSL 30a的原因(30a代表物理傳輸頻寬最高可到30Mhz)






chih_haohung
此外,向量處理技術不但擁有動態提升訊號完整性的能力,還能讓服務供應商透過可靠途徑擴大線路的涵蓋距離,從而為所有用戶提供視訊、語音及數據超值三合一服務(Triple-play-plus)。

如果 VDSL Bonding(雙線合併)+Vectoring Processing(向量處理技術) 這兩種技術一起用將有機會達到600Mbps


大大說道重點了。為何三網合一在現在bonding上做不出來??

順序顛倒了

應該要先要有vectoring,再用bonding
大家都想要快又便宜的速度,卻不想要付出更多,下一代網路一定是光纜為主

銅纜傳輸技術是會進步的,但重複投資反而浪費更多資源
(56k/ADSL/VDSL/G. Vector)

中華要這樣花錢還不如投在4G行動網路上,給你10~200M頻寬再以流量來跟你收費

光化箱太糟糕,線路亂七八糟也是會線路品質不良,可以換光化箱D端~到公寓(但測試花時間),更換室內線改善(花人力),一定要請聯陞裝機幫你做到,聯陞裝機不做就客訴他,打去123罵一罵就對了

已經裝機很久又不穩定的就去報修,請中華維修人員來查修換線(中華子公司承包),或去申辦宅內移機(聯陞承包)換室內線,釘1m內線中華才給幾塊,要整他們就叫他換室內線就對,(PLA千萬不要裝,問題很多)

他們不做或是拖時間就打去客訴就對了
lordkon wrote:
一定要請聯陞裝機幫你做到,聯陞裝機不做就客訴他,打去123罵一罵就對了


聯陞是幫我抽換之前圓通沒接好的光纖,因為接得好我心情很好,所以該給的我都有給
chang987 wrote:
G. Vector去年二月才定的規範,行不行還有待市場考驗,不過,也先得具有市場經濟性,再來談市場效益……..
G. Bond則是成熟的產品…只不過,它實在不具市場經濟效益!!它應該定位在備援性質,而不是主要產品……….)


TCPIP再被大家接受且使用的時候,還不是標準規範

最新的SDN(軟體定義網路)也是先被google採用,openflow才出現且定義功能的

經濟性在於它可以抵銷干擾,理論上全體用戶attainable data rate都會上升
(除非有哪一戶不曾受過串音干擾,不過不可能)

行不行是在於deploy會不會遇到問題,AT&T的NVG589在使用及安裝上有遇到問題嗎?? dslreport論壇上都沒有人反映?


lordkon wrote:
PLA千萬不要裝,問題很多)


有些使用的晶片有TCP retransmission,可以減少馬賽克

群組如果設對了加密了,還有問題嗎?
如果有,也是電線的問題

照你這麼講,bonding也應該不要裝,不是嗎?? 電話線有問題的機會不會少於電線有問題的機會吧?
MOD是有前景的,但是在2M~8M頻寬的時候就投入,對嗎??
操之過急,呷緊只有弄破碗…..(已經留了一堆的壞印象)

G.BOND,可以讓100M供距,從150公尺擴增到400公尺….
G. Vector,到底能作什麼??還是很模楜….
那麼又何必操之過急,去作白老鼠………………….

何況VDSL也將由過渡性產品,逐漸轉成備援替代性產品(光纖無法引進時的替代解決方案),實在不宜再過渡投入了!
chang987 wrote:
MOD是有前景的,但是在2M~8M頻寬的時候就投入,對嗎??
操之過急,呷緊只有弄破碗…..(已經留了一堆的壞印象))


MOD當初必須走過這條路擴大用戶數,才有機會和其他頻道供應商洽談頻道

他不靠這些時間把用戶拉起來,沒有辦法和其他頻道商談判

雖然他行銷的素質令人詬病,但方案的部分有些還是不錯的


如果他不走這條路

只剩下花大錢挖腳對岸或是他國的IPTV市場經理人,然後有這個面子直接和頻道商大頭談判,拿下頻道撥放權
(或是和其他國家業者IPTV部門合作)

但是這不符合中華電信的企業文化



我以為不搞工的對於這種商業策略會比較清楚??

您千萬不要告訴別人你是中華電信的,不然我會誤會中華電信更深


chang987 wrote:
G.BOND,可以讓100M供距,從150公尺擴增到400公尺….
G. Vector,到底能作什麼??還是很模楜….
那麼又何必操之過急,去作白老鼠………………….


事實上bonding正在當白老鼠阿,完全沒有任何防止近端串音的措施,施工的SOP上看來完全沒有,完全

vectoring能做的就是消除串音,讓你夢想中bonding可以1+1=2的頻寬能夠完全實現
(串音=雜訊=降低傳輸可用通道=降低資料頻寬)
G. vector,去年2月,國際電信聯盟才公佈規範,6月國內晶片商說要大量投入生產…….但是到現在,也沒看到可信度高的測試報告??

VDSL在幾年後,就只會用在光纖無法拉線的大樓(替代備援性質),供距都在一百公尺以內,這個根本不需要G.BOND或G.VECTOR…

把全付心力放在FTTH,努力克服障礙,才是正途………
這邊也分享一下 上個月60/20M⇒100/40M升速的BONDING 。
北高雄17層大樓棟齡14年有FTTB。




當初電信大哥來裝機的時候,測了LINE1的數值有皺一下眉頭,然後說要去機房調整線路,

看能不能單線,然後我就出門去買飲料給辛苦的大哥(那天高雄室溫32度)。

過一陣子大哥上來再測還是不行,總而言之左調又調最後的結論就是 內線品質太差

一定要用雙線來接。

機房就在樓下,我從陽台跳下去大概2秒就到的地方,還是要用兩條線,

深深感覺到頻寬只靠中華電好像也推不太動呀。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