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強迫開放最後一哩?中華電:要建設時其他家都不來啊


yungtechen wrote:
民營化又是誰無償接收的?

中華電信


你要不要往前再看看,哪裡有無償接受,錢都進了國庫還無償接收咧

fedora wrote:
台灣的網路電路費,有一個最令人想不通的就是:
為何會依照"速率"收費?

網路通信的部份,依造速率收費,這個還有道理

但是 2M 用的是也是電話線,50M 用的也是電話線
同樣都是電話線,為何 50M 的電路費就比較貴?

難道說 50M 用的那條電話線比較高級,鑲金鍍銀的?
可不管怎麼看,明明就是同一條....


可能有人會說:
因為 50M 用的數據機比較高級,機房的主機比較貴...之類的

但那應該已經算在 "通信費" 的部份了啊,不是嗎
怎麼 "電路費" 又收一次,一隻羊拔兩次皮,真夠狠的了...


這樣說好了,ISP是seednet

ATU-R -> 固網機房 -> ISP 機房

電路費是使用者付給固網業者的,網路費是使用者付給 ISP業者的

電路不是只有電話線,在到達 ISP機房前的所有設備都是電路的範圍,如果說固網的設備也要算在網路費內,那麼設備固網業者在出,錢卻是ISP業者在收,會不會太好笑了。

所以是你的觀念有問題,沒有一隻羊被拔兩次皮的問題,電路有電路的機房,網路有網路的機房。
總之這算是一個轉捩點,
最近趕快關注一下3045和4904。
ppit12345 wrote:
你的線路費是花在你門口的光化交接箱到你的onu上,會那麼貴是因為規定不能比臺固與速博便宜以免造成獨佔


不只如此,事實上電路,是從xTU-R或ONU到與ISP業者介接的這一段,包含固網交換機房在內,不是只有到光化箱。

而電路費就是上述範圍中,屬於固網業者線路設備的費用。
有哪位朋友可以把這段討論串 寄給NCC那些委員看看
經過大家這樣解釋 把最後一哩的來龍去脈
還有這樣一搞台灣網路環境未來的可能發展
讓這些坐在辦公室的學者委員們腦袋清醒一下
真的很無言也很無力

fedora wrote:
電路費說穿講白,是因為 ISP 與 線路商 不同家,兩家都想分一杯羹,這種情況下的畸型產物。

ISP 若是 seednet,而線路是中華電信的
中華電信想分一杯羹,於是依照速率收取電路費
這個是人之常情,尚屬合理

但是 ISP 和 線路,都是中華電信的情況
還把兩者拆開收,拔兩次皮,這個就不合理了......(恕刪)


你都知道原因了,還po幹嗎?
你知道NCC就曾經用這個理由阻擋中華電降價嗎?
中華電向使用者收的電路費,不能低於向其他ISP收的電路費

就是因為一堆二房東,只賺錢不建設之下,產生的結果,你知道嗎?

還有說到「不對稱」駊腳網路
這個是 ADSL、VDSL 電話線時代的產物

xDSL 因為技術上先天的限制
會有「下載」「上傳」不對稱的問題

電話線本來就不是網路線,網路線有8蕊,電話線才2蕊
2蕊要去做8蕊的事情,必定會有限制


網路哪有「不對稱」的
乙太網路線、光纖,都是雙向對稱速率的

請問有人家裡電腦
網卡會是下載 1G,然後上傳 10M 這樣子嗎?
有的話就見鬼囉...


光世代雖號稱有"光"
但實際到大部分人家裡,仍是走電話線,也就是 VDSL
因此會有「不對稱」駊腳的問題,這個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但是 VDSL 沒有那麼不堪

查 WIKI 百科全書,VDSL 的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Very-high-bit-rate_digital_subscriber_line

VDSL 的上傳速度,最快可以到 100M

依規格來說,VDSL 跑 20M/20M、50M/50M 雙向,是沒問題的

換言之,現在 20M/5M、50M/10M
八成就是 "故意限速" 的

不是 VDSL 規格達不到
而是故意做"頻寬管制",把上傳限制在那小小的速度

一直以來,某家電信的經營策略都是這樣子的
就是怕人自架網站,而不去租它的天價專線

包括最近說提供 100M/100M 雙向對稱
但是不提供固定 IP,且 72小時斷線一次
這個擺明也是要防止有人拿來架網站的

嚴重阻礙台灣的雲端產業,網路經濟發展

什麼每年花幾百億在做網路建設,真想說一句:放xx

這種心態不改,花在多錢也只是作秀,末端消費者根本享用不到
fedora wrote:
我就不相信 ISP 的機房,會為了用戶端的速率,去準備各式各樣價格等級的機器設備。

比方說:
客戶端若 2M 的,就準備 2M 的交換器和路由器,給他連接
客戶端若 100M 的,就準備 100M 的交換器和路由器,給他連接
然後因為 100M 的機器比較貴,所以電路費要收多一點...

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確實是如此!
同一棟大樓同一個ISP業者設固定ip和用撥接帳號上網的用戶對應的機房設備就是不一樣
同樣用撥接帳號上網,12m和50m對應的設備也有可能會不同...
甚至現在最火熱的FTTH都有它自己對應的設備...
而且不好意思...確實愈新的愈貴!
所以要考量設備折舊和成本攤提來定費率的價格...

你說同樣是網路...第四台的cable沒有算線路費只有算網路費...
你怎麼知道它沒有把線路費跟網路費算在一起?
不同建置基礎的東西可以混在一起討論?
如果你只想以一個單純消費者的立場來看開放最後一哩那就算了...
但你一廂情願的認為開放最後一哩會讓你有更便宜或超值的網路可用我只能說好好傻好天真
新三民主義:鄉民,公民,庶民
fedora wrote:
我覺得那是時代的遺毒...(恕刪)


不是時代的遺毒,是你的觀念問題,舉例還舉得不三不四的。

撥接時代,直接撥接到ISP的機房,33.6K 或 56K 那是調變技術的不同,對中華電信而言並不會產生實際頻寬的佔用,但是走在電話線上算是的打電話的費率,跟打電話或傳真是一樣的。

第四台cable法令並沒有強迫業者要給其他 ISP 使用,有多路由那是系統業者去找ISP業者合作,或ISP業者找系統台業者合作。

但是法令規定中華電信必須讓中華電信的電路用戶可以選擇其他ISP業者,所以電路費跟網路費必須分開計算,並不是ISP業者去租中華電信的電路給用戶,而是ISP業者幫用戶跟中華電信申租電路。

事實上,你申請 seednet 的50M走中華電信的電路,承租電路的是你而不是seednet,這是很多人都誤解的部分。

你的比喻只能說是不倫不類

fedora wrote:
還有 3G 上網怎麼不收電路費?
基地台也要機器設備的,不是嗎
若按照這電路費理論
愈快的速率,對設備的負載量愈大,不是應該要收更多電路費
可是為什麼 3G 不用電路費


你申請台灣大哥大的3G上網會走中華電信的基地台嗎?

因為你申請那一家行動業者的3G上網,走的就是哪一家業者的基地台,不會有固網的電路跟網路是不同業者的問題,所以不需要將兩個費用分開。

fedora wrote:
電路費說穿講白,是因為 ISP 與 線路商 不同家,兩家都想分一杯羹,這種情況下的畸型產物。


什麼叫做兩家都想分一杯羹,兩家不同業者各有各的成本,自然各有各的費用,使用者各自跟業者承租電路和網路,哪來的畸型。

不然你也可以叫政府修改法令,中華電信的電路可以不讓其他ISP業者使用,那麼費用就可以回到一個費用了。

另外,在日本也是電路費跟網路費是分開的。

fedora wrote:
但是 ISP 和 線路,都是中華電信的情況
還把兩者拆開收,拔兩次皮,這個就不合理了...


這是法令規定的,你要不要先去查清楚再來討論。


fedora wrote:
現在很多人家裡,都自己架設 1G 區域網路,分享影音檔案

交換器若是用 1G 的
就算 clinet端 電腦網卡用 100M 的,降速跑
但是交換器仍是 1G 的啊


機器設備都是「可以降速跑」的

我就不相信 ISP 的機房,會為了用戶端的速率,去準備各式各樣價格等級的機器設備。


在相同集縮比之下,高速率的用戶越多,所需準備的設備與頻寬就越多。

fedora wrote:
比方說:
客戶端若 2M 的,就準備 2M 的交換器和路由器,給他連接
客戶端若 100M 的,就準備 100M 的交換器和路由器,給他連接
然後因為 100M 的機器比較貴,所以電路費要收多一點...

懶得寫太多了,前面網友有提過,你還是先搞清楚後再來討論。


一套系統高速率的收容用互比較少,可收容的用戶相對的就多,後端的頻寬需求就比較少。

一套系統高速率的用戶多,可收容的總用戶數相對就比較少,後端的頻寬需求就比較多。

不要把家庭的區域網路觀念直接帶到機房端,機房端複雜多了。

fedora wrote:
不是 VDSL 規格達不到
而是故意做"頻寬管制",把上傳限制在那小小的速度

一直以來,某家電信的經營策略都是這樣子的
就是怕人自架網站,而不去租它的天價專線...(恕刪)


遠傳,台固和第四台最善心,趕快去用喔
當市場上只有一家獨占市場時,其他的業者只想當二房東時
結果一定是這樣的。

中華電的所有董事含董事長都是交通部派的
中華電的所有費率都是NCC通過的


要怪誰,很清楚吧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