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頻寬不等於雲端, 有錯誤觀念的人還真不少

哈,這裡討論的雲端真令我耳目一新呢。第一次看到有人把雲端技術說的這麼死...
連大廠都期待大頻寬會不會帶來新應用,google最近想搞的實驗計畫就是這樣吧。

我還以為雲端運算包含的是雲與端,所以雲與端資料留越順暢越好。
樓主提到的可能是連資料都完全儲存在遠端,但有些應用無法如此。
例如影像處理,你一定要先把資料傳到雲,才能夠遠端運算,這時候頻寬就派上用場了。

說個小弟知道同學的EMBA雲端企畫,後來被教授打槍到不行。
3D的運算或者是影像的處理轉檔,需要越來越強大的運算力。
於是有人想到,不需要每台電腦都這麼強呀,端只要負責下指令就好了,交給雲去算吧。
於是端就很辛苦的把資料上傳,傳很久喔....然後雲收到,一下子結果就回來了,於是端再很努力的上傳...
教授嗆他,台灣這種網路,你的計畫有任何價值嗎?根本就做不到realtime!

雲端要成功,重要的是資料流的傳送,不讓使用者有任何的lag感覺。
資料傳都傳不順了,還雲端什麼....跟雲說掰掰,自己在家一直端端端端就好了啦
irsjx2vxo3ne3k84dr1dz4,r4pe8bez3/4ne3bq4bew2j92gea jx4hq me-2d8 e3hy4hi2ty k84!
Shawn732 wrote:
在這個版看到了幾篇熱...(恕刪)


說的對
在那邊吃免費還在叫囂的太多了
既然人家都免費了
為何在那邊講話?
頻寬不等於雲端的道理太多半瓶水在那邊說話
真正知道的就不會說話了
呵呵
請去查什麼叫做雲端系統

看完EN的全文再來說話

這邊很多半瓶水

在此
願各位的知識無限
半瓶水的未來黑暗
Shawn732 wrote:
最起碼我以前做設計的時候不是這樣搞的, RAW檔當然是自己留著. 然後備份到公司server上.
就算你照的JPG是用Adobe RGB Color Space, 你也不會照到一張20MB.
我照的一張都不超過5MB, 還可以切割成自己要的素材.
就算真的有20MB, 你也不會把這種東西不做處理就上傳.
除非說有特殊需要, 不然我也不會把PSD, AI檔案給別人.


如果有比較大的頻寛, 我就不一定要存在自己電腦裡了~
放在雲端, 在台灣河時何地都可以自由編輯下載, 豈不是美事一椿
就不用像您一樣帶著隨身碟/硬碟/光碟到處跑才能做編輯或使用檔案.
這就是石器時代的觀念和工業時代觀念的差異~
既然您覺得頻寬跟雲端沒有太大關西
那您只要簽最低的頻寬就好了 那大頻寬還用賣!?
一分錢一分貨<只是台灣要多分錢才是別人的一分貨;我是指往上比>
您說咱們用大頻寬 都是用在下載不法程式<這點我很不認同>
雖然台灣曾經有著盜版王國之稱<但我相信人民的素質有慢慢地提升>
別國家就沒有這問題!?
這樣發文根本就是給別人砲
uyn wrote:
如果有比較大的頻寛,...(恕刪)


前提是那個地方要有網路。
genbo wrote:
雲端=別人的硬碟吧;...(恕刪)

no...

應該是別人電腦的資源....

請勿購買韓國品牌,買伊索比亞的產品人家還會和您說謝謝,買韓國產品他們只會笑你笨再桶你一刀
樓主所指的甚是

廢話不多說,五分送上

那些硬凹的人還真不少

明明實際上就像樓主所說的一樣,大家要那麼大的頻寬幹啥心知肚明

扯到雲端運送基本上跟頻寬大小的關連性不是那麼大

依過去使用過終端機的例子而言,雲端運送比較重要的我覺得反而是ping,個人淺見



另外,資料存放在什麼地方,跟頻寬大小的影響性真的很低

應該說,跟資料的性質跟用途比較有關

難道國外所看到提供100M/100M的網路頻寬使用者,資料會存放在網路上?

技術上可行並不代表實際上可行,要考慮的因素還太多
看來開版的根本不了解雲端...
請好好做功課以後再來發言...
許多人在這裡提的雲端例子, 在其它頻寛比台灣大得多的地方也未曾出現過 ... 可見誤解真是大的離譜
期待無限的網路頻寛, 讓你使用雲端的任何東西就跟local一樣; 與期待無限高速的CPU, 任何的計算都在local完成
兩者都是一樣的不切實際的幻想


只要有1000Gbps的頻寛, 3D顯示卡也可以做成雲端服務
但問題是你local端的3D顯示卡也才幾千塊而己, 而1000Gbps幾千萬也不夠 ...

問題不在頻寛, 而是在於使用習慣與期待
"頻寬不等於雲端, 有錯誤觀念的人還真不少"

頻寬是等於雲端
不然請問一下,沒有頻寬,哪來的服務?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