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大廠都期待大頻寬會不會帶來新應用,google最近想搞的實驗計畫就是這樣吧。
我還以為雲端運算包含的是雲與端,所以雲與端資料留越順暢越好。
樓主提到的可能是連資料都完全儲存在遠端,但有些應用無法如此。
例如影像處理,你一定要先把資料傳到雲,才能夠遠端運算,這時候頻寬就派上用場了。
說個小弟知道同學的EMBA雲端企畫,後來被教授打槍到不行。
3D的運算或者是影像的處理轉檔,需要越來越強大的運算力。
於是有人想到,不需要每台電腦都這麼強呀,端只要負責下指令就好了,交給雲去算吧。
於是端就很辛苦的把資料上傳,傳很久喔....然後雲收到,一下子結果就回來了,於是端再很努力的上傳...
教授嗆他,台灣這種網路,你的計畫有任何價值嗎?根本就做不到realtime!
雲端要成功,重要的是資料流的傳送,不讓使用者有任何的lag感覺。
資料傳都傳不順了,還雲端什麼....跟雲說掰掰,自己在家一直端端端端就好了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