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台灣網路慢的真相不是中華電信(追加內幕:立委逼台鐵、媒體洗腦、政府補助)


fedora wrote:
D) 頃全力去拉光纖...(恕刪)

有人就是喜歡做夢的自HI,有夢最美。
中華不是正在做你所說的這件事?有誰的光纖比他多?有誰的海纜頻寛比中華大?
投入了資金變成和你的對手共享成果,你還被限制要降低佔有率,還談什麼你會投入大量資金和提高什麼競爭优勢你己經被限制了,還提什麼提高競爭力。
現在還有人用256K的網路么。。。。我在大陸這裡最少都是6M的了,一年600人民幣,還送一個CDMA的號碼,裏面每個月送你話費
rayang wrote:
其他固網業者固然爛但...(恕刪)
DerekM wrote:
如果你是中華電信的董事長或總經理, 你要怎麼做呢?? 你要怎樣才能停少損失??
請問,如果你是聰明的商人,你應該選哪一個方案呢?


如果我是中華電信的董事長
我不會想要怎麼減少損失,我會想不管是損失還是賺錢
只要能讓台灣的網路能夠進步又能夠顧及大眾的利益
損失一些錢就算圖利財團,只要對人民,對國家整體社會也有利,就去做
因為我是官派的,我必須對股東負責,而有35%股東是政府,是人民全體

vaper wrote:
行政學裡讀到的台灣政府的「四化政策」,其中之一就是民營化,而中華電信當然就是民營化的產物

不過現在看起來,卻比較像兩廳院的「行政法人」模式,只是透過官股來控制!(全部通了!)

-----------------------------

中華最大的優勢就是--他的前身是國營事業。而且在還沒有網路的年代,家家的電話用的都是中華的!

這讓全台灣人有基本的觀念--「只要是電信,找中華就對了」(因為沒別家好找了)

世代交替進入網路時代,撥接、ADSL用的是什麼線?電話線!電話要找誰?找中華!

沒有網路的時代,「資訊不對稱」的情況非常嚴重,常常就是用舊有的資源去找新問題的答案

所以進入網路時代,中華當然能先取得先機,這是在家用電話年代就建立起來的優勢

(沒有後續的不斷努力,當然無法一直長紅,所以中華一直以來還是有在下功夫的)

不過,一家擁有著先天良好體質的公司,運動和營養又兼顧的情況下,長成「超人」是意料中的事

所以自然應當兼負起所謂的「社會責任」(君不見"美國"的超人都在外太空和磒石打架捍衛"整個地球"的嗎?)

(前幾天新聞:蘋果已可抵美國所有企業的市值了--如果沒有政府的牽制,那「i United States」是指日可待的事)

中華實在是大得可怕(...only in TW),不能說一句已經民營化就拋棄所有的公共責任

那怕中華一個不爽,罷機一天就讓全民哀鴻遍野,政府也得向他下跪,你說這樣行嗎?

所以中華民營化並非只是單純的民營化,因為他所處理的業務是「關係全國的公共利益!」


  在此先釐清一個觀念:民營化

  民營化就是在美國進行新政府運動後台灣所跟進效法的產物,

  為的就是在國營企業績不彰的情況下,藉由民營化來達到效率和效能的提升,

  但最根本的概念是:「在達成『公共責任』的前提下,進行民營化達到績效的提升」

  所以不能說一句民營化,政府就能拋棄所有的公共責任,拿了錢就走人--這才是好政府


回頭來說,中華就是不能拋棄這樣的公共責任,「因為他是國家帶大的」,別人不做的,你就得做

(如果還用:把養肥的豬賣還全民,那豬還要回去盡孝道?這般論點思考,那代表你沒有政府公共利益的概念)

網路是全民的公共利益,所以政府無法不管,也不能放任中華濫削人民

網路費貴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借鏡其他國家就可知曉,如果從費用這等小事都無法牽制中華,那往後...

--------------------------------

重點是在政府寧願在網路費上作文章,卻不願在網路頻寬提升上努力

就有點像是在平板電腦界價格戰殺得一片紅海之時,出現了iPad藍海...(iPad不怕高價,只怕買不到)

台灣在爭吵著「最後一哩」、「網路費」時,韓國卻是幾GB的檔案在數秒內下載完畢...(我看實況都嚇到)

韓國這頻寬...無非就是為了將來的「雲端」做準備,等到未來全世界的雲端機房都在各光纖帝國裡

到時不是最後一哩跟誰租的問題,而是國家該向誰低聲下氣的問題!


以上, 這位朋友在別串所講的我真的很認同
只是, 雖然在這講的好像理想多麼崇高,但如果我真的當上中華電董事長(當然不可能)
到時, 恐怕也只是另一副嘴臉,<--現實
很可惜, 官派的中華電信董事長如果是一副商人嘴臉
那跟那些唯利是圖的財團有何兩樣?怪罪財團不長進的同時
也想想自己身為台灣電信業的龍頭,有沒有帶領其它業者讓這個國家,這個社會的電信產業一起長進

社會公共利益 vs 中華小股東利益請自行選邊站, 嗯?各位想站哪邊?

喔~對了,如果不想這麼做,那可以把剩下的35%全釋出,這樣就不會有人有意見

再補一句,台灣人什麼不會,內鬥最在行!

antagonist1 wrote:
我從頭到尾沒說過這句...(恕刪)

我想你可能要再好好研究一下,"光纖(ISDN)"這說法,其實有點像現在大家在笑XDSL是偽光纖一樣,當你由光纖"轉"成XDSL後,你己經變成另一段網路了,而不是單純的"光纖網路"。ISDN是一種"專門"用在電話線上的數位信號傳輸規格,當你轉入光纖,他就己經被轉成光纖的傳輸規格,而不是原來的ISDN了,早期只有電話線時,ISDN是一個提高頻寬增加穩定度的最佳方式。
固網開放時,那時光纖正在進入商業化,因為看上光纖的各種好表現,所以各家固網才會以光纖來建設骨幹,因為是0開始的建設,所以才會熱門,因為需求很大。
不要再爭了,台電設備通訊都跑光纖,傳聞光纖建置比中華還多(想想有電的地方就有光纖,有電不一定有網路喔),曾經提出經營網路事業卻被"不與民爭利"(民??)四個字打回來,如果光纖拿出來用會倒很多家網通業吧......

如果政府要推網路島早就推了,可利用的資源實在太多,想清楚最大的敵人是誰吧,有時候聽政策宣導講的反話會很有趣,哈哈哈~
viccheng1925 wrote:
我想你可能要再好好研...(恕刪)


安安你好~友品安安
我並不是想爭論,因為我不覺得這裡是我文章的重點或關係到本文對錯,只是好奇,因為當時不可能有光纖到府,更不可能接到56k,ADSL也還沒出現,大概是2000年後 ~ ADSL問世的這段時間

「由於光纖的高頻帶寬特性,使得光纖的通訊容量亦相對的提高,非常適合應用於未來的寬頻㆒整體服務數位網路(Broadband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B-ISDN),更可以結合分波多工的技術(WDM)將所有的影像(Video),聲音(audio)及數據(Data)等資訊全部加以數位化,再編碼整合送到㆒條光纖㆗同時傳送,最後到接收端再解多工將各資訊還原。」

這是職訓局出版的「認識光纖」,他這邊講的是連接到B-ISDN上面,光纖,似乎跟大大說的對不太起來,我也記得小時後確實聽過ISDN=光纖的講法,而且是在報紙上,大概兩千年前後,但這年代太久遠了,一般人也都還在用56k
fedora wrote:
D) 頃全力去...(恕刪)



提高ping…會被罵死吧!

土/匕人舌 wrote:
現在還有人用256K的網路么。。。。我在大陸這裡最少都是6M的了,一年600人民幣,還送一個CDMA的號碼,裏面每個月送你話費


台灣目前最慢的是 ADSL 1M/64K

我們網路是(下載/上傳 )不對稱的,所以速率就會比較奇怪

1M/64K 每月是 239 台幣(約人民幣 50元)
一年 50元 x 12 個月 = 也是 600 人民幣

不送號碼的,純網路。

大陸都比台灣先進啊


台灣目前比較普及的最高速度是 50M/10M
每月 999台幣 (213 人民幣)
一年 11,988 台幣(2,551 人民幣)

很誇張是吧,超貴的

fedora wrote:
台灣目前最慢的是 A...(恕刪)

等等,朋友在上海工作,是家族企業

他申請的網路就是512Kbit download,月費8百多台幣,要更快、比如4Mbit,大概一千多台幣

沒有到處6MB的狀況啊...@@
為什麼NCC變成獨立機關後....
反而越來越爛!?

那些NCC委員,到底是誰選出來的?
還有! 監察院、調查局到底在幹甚麼!?
明明已引發眾怒,為啥麼不主動調查彈劾!?

台灣為甚麼會這麼了腐敗.....
那群沒用的民代、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因為反對而反對的在野黨(兩黨都一樣,不管誰是在野都會做一樣的事)!
台灣如果沒有你們作亂,一定會更好.....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