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一群人嫌中華上傳太小 BT上傳卻很小氣連50K都沒有

claus950 wrote:
當初P2P被開發出來的主因是為了要分擔檔案伺服器的流量
但是由於10年前,個人用戶幾乎都還是採用ADSL這種上下傳不對稱的網路架構,而導致P2P的效能低落
最先想要解決這個瓶頸的就是eDonkey,首先採用了多點連線的架構,不過可惜的是效能依舊不夠好
直到BT出現後,加入了利於搜尋的Torrent檔與Tracker以及更有效的Choking Policy(上傳高的人優先獲得下載順位),才真正底定了P2P目前的架構

說到底,如果當年的網路架構就是對稱的話,A點上傳=B點下載,BT會不會出現還是一個未知數呢

引用WiKi,那你有沒有查過P2P的原意與技術架構、細節是什麼、用途有多廣 ?
不曉得是哪篇偉大的論文曾經有提過「因為網路架構瓶頸才產生P2P的」?
ADSL不過只是當時硬體技術尚未成熟的規範,跟P2P被開發出來的原因是無關聯的
即使對稱頻寬已實現,還是需要透過P2P的方式來達到有效率的分享資源
而不是一昧地消耗頻寬 ....

你引用的原文也出現,BT帶來的影響
「以線上遊戲為例,有些線上遊戲的線上更新(如魔獸世界)就是採用BT的技術。所以當每次有改版時,動輒數百MB的更新檔,透過遊戲廠商所提供的更新程式,以BT的方式進行下載分流。這為以往的其他種線上遊戲,每次重大改版就必須重新壓製光碟,或是等待單一下載點的下載方式,帶來另一種節省成本的經營模式。」

claus950 wrote:
鬼扯嗎...是阿,扯也要有點東西才扯得出來啊...XD

難不成現在VDSL2、FTTH是為了加速推廣P2P而產生的嗎 ?

Jones95.Chen wrote:
呵呵~現在那種不求甚解的人很多,
口氣大又沒有禮貌的人更多,你就不用放在心上了...

那你也來講點東西好了,什麼叫不求甚解、口氣大又沒有禮貌 ?
P2P 相關技術論文有一堆可查詢,不曉得你看過幾篇 ?
你又做了哪些 P2P 相關研究 ?
麻煩說說「P2P是因為ADSL才被開發出來」的論點根據 ?
claus950 wrote:
唉呦,說話很不客氣喔...(恕刪)


Wiki???

那不是可以改來改去的嗎???

如果照維基這樣寫,

國外一堆用BT的是在做啥,他們可不是像國內不對等如此扭曲..

世界上好像只有BT...講得好像世界上只有宅宅...

上傳要開幾K,是你家的事,「有圖有真相」代表的也只是在截圖那瞬間的行為,不代表會持續

只要把設計者把BT軟體設定為:下載只能為上傳的2倍速度

這樣不就全都解決了...


公德心、道德感這種東西存乎人心,但不存乎現實;只行於己身,不行於訴人
http://absee.com.tw/Ref.asp?uRef=114460
325abcacb wrote:
剛剛打開BT下載東西...(恕刪)


無聊...自己愛用bt下些有的沒的東西就說啦,你以為上傳功能是專門給bt用的嗎,網路費是別人在付的又不是你,人家要上傳要多少關你屁事哦~你管的著嗎? 更何況bt下載的東西都是合法的嗎,別大言不漸了
網路我一個人用,沒有特別需求時,我都是上下載全開,上下載的總量比是 1(下載) 比 1.25(上傳) ,上傳水管沒那麼大,只好用更多時間上傳,但求最少上下載比達到1比1,雖然沒人要求,但求自己心安,不要當自私鬼就是。
claus950 wrote:
說到底,如果當年的網路架構就是對稱的話,A點上傳=B點下載,BT會不會出現還是一個未知數呢


他的意思是如果當時若我們用的網速是100M/100M或更快時
BT會不會被推廣使用還是個問號?
雖然HTTP,FTP模式的效率還是沒有來的BT效率好
不過BT的分流效率絕對跟上傳速度的快慢是有關係
如當時的初代BT,我記得我好像還在用貴貴的2M/512K,還是1.5M/384K....忘了
不太記得當時有沒有學網的加持,下載還算OK,反正下載也只有1~2M的速度
再來的8M/640K才開始有人閒上下載比例太離普,才會開始吵

lovesharepc wrote:
你自己都從WIKI節錄了 P2P是為了降低伺服器負荷
我認為就算網路是對稱P2P還是會誕生(他只是降低伺服器負荷,這跟網路是對稱跟非對稱沒關係啊)
BT也是會誕生
因為WIKI說到的加入了利於搜尋的Torrent檔與Tracker以及更有效的Choking Policy(上傳高的人優先獲得下載順位)
他算是為P2P架構增強效能,不管怎麼看其實都跟ADSL沒關係啊

我要開機啦 wrote:
一定也會出現
因為你說的A點上傳=B點下載是在一對一的情況
今天若是好幾個B在下載呢
那A的上傳豈不是要更多
那跟HTTP或FTP有什麼差別

唉唉,要開始講古了嗎??

其實最早的P2P是1對1的沒錯,還記得ezpeer這東西嗎(其實最早的應該是Napster)??
跟小弟一樣夠早接觸網路的人,應該都對這東西又愛又恨
愛的是方便至極,一如Napster對於西方世界造成的影響,導致流行音樂大崩壞(後來出現救世主iTune)
恨的則是找到的東西下載速度一整個就是悲劇...
當大家都還在用撥接(56K)的時候,速度慢的悲劇大家也都還能接受
但是當中華開始推銷第一代ADSL(那時候我沒記錯的話應該512K/64K),上傳速度的悲劇就讓人感到不愉快了

這個時候救世主BT出現,靠著聚沙成塔、團結力量大的原理,把眾人的微薄上傳給匯流成巨大的洪流
從此之後,大家的生活就變成了"聽說XXX很好聽(看、玩、用),你有嗎??沒有我抓給你!!"...XD

所以一切來的如此自然,自然到大家沒有想過"如果頻寬從一開始就對等,也許1對1的P2P就夠用了"
因為多點式的沒有意義啊,如果我分享出來的8成就能塞滿你8成的頻寬,誰還需要冒著建立超高連線數讓數據機當掉的風險,才能把下載撐到8成的網路技術呢(更別說早期的BT程式還會傷硬碟)

chais wrote:
即使對稱頻寬已實現,還是需要透過P2P的方式來達到有效率的分享資源
而不是一昧地消耗頻寬 ....

其實這是很弔詭的一件事,因為在現在的生活中,BT絕對是被歸類在耗損網路資源的那一方
只有在對等頻寬逐漸成熟後,才有可能經由減少連線數,達成不會過度消耗網路資源又能快速分享資源的願景

另外,我跟您確認一下,小弟的觀點是"BT是由於ADSL頻寬不對稱的環境下而發揚光大的產物"
而非P2P!!
chais wrote:難不成現在VDSL2、FTTH是為了加速推廣P2P而產生的嗎 ?

其實我不懂你這句的意思,你自己也說:ADSL不過只是當時硬體技術尚未成熟的規範
那VDSL2、FTTH只是往成熟邁進,跟加不加速推廣P2P有何關係呢??

ghip1011 wrote:
國外一堆用BT的是在做啥,他們可不是像國內不對等如此扭曲..

其實大部分的國家使用的應該都還是非對稱網路
而已發展對稱網路的國家,用BT通常都是基於一些"不能說的秘密"
合法的使用行為通常不會藉由BT這樣的工具達成(當然遊戲更新算是例外,他們應該也是唯一一家這樣做的)
chais wrote:
那你也來講點東西好了,什麼叫不求甚解、口氣大又沒有禮貌 ?
P2P 相關技術論文有一堆可查詢,不曉得你看過幾篇 ?
你又做了哪些 P2P 相關研究 ?
麻煩說說「P2P是因為ADSL才被開發出來」的論點根據 ?

呵呵~你不用來嗆我啦~...
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
另外,我有跟你說話嗎?不都是你自己在講的嗎?
呵呵~你要自己對號入座...那我也...
≡ 若知前世因 今生受的是 若知來世果 今生做的事 ≡ 嗡噠咧嘟噠咧嘟咧唆哈 ≡ 太極法印 ≡

Jones95.Chen wrote:
呵呵~你不用來嗆我啦~...
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
另外,我有跟你說話嗎?不都是你自己在講的嗎?
呵呵~你要自己對號入座...那我也...



每次都有人到最後不是在討論,而是在打嘴砲

lovesharepc wrote:
每次都有人到最後不是...(恕刪)


中肯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