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交大資工林盈達教授講解服貿網路資訊問題

RenaTanaka wrote:
明明就那個中一被打的...(恕刪)


我也很想知道,張中一的被打臉文是指哪篇
哪邊被打得亂七八糟,可以給個連結嗎?


至於你說的林一平,最近也有發言

張善政:電信開放官學定義不同而誤會

曾任交大資訊學院院長的科技部次長林一平說,這次開放的技術應是ATM網路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非同步傳輸模式),而非學者說的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協定標籤交換)。

對於上面所講的論述,很多人也有很多不同意見,所以我不知道好笑在哪邊?




ArsonChu wrote:
我也很想知道,張中一...(恕刪)


你這一篇新聞 連你信仰的張中一自己的網頁http://blog.xuite.net/chongyie/dead/210887607
都說林一平說錯了 還拿來回?? XD
另外我說林一平也是專業的 NCC去校園宣導時 怎不敢叫林一平去講解呢?
去跟林盈達還有另外2.300位的這方面的教授辯阿...真理越說越明不是嗎?

RenaTanaka wrote:
你這一篇新聞 連你信...(恕刪)


信仰張中一? 我是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

是你說林一平很專業,我才提出他最近說過的話有問題

我並無支持誰才是對的的想法,單純就公開的言論分辨

這樣有問題? 他說的話中有被人質疑的部分拿來回這樣也有錯?

真理我不知道會不會越辯越明,我不知道

我只想知道,你所說張中一的被打臉文是指哪篇

哪邊被打得亂七八糟,可以給個連結嗎?


haungpower wrote:
part 1part...(恕刪)


這三篇裡面寫的有些對有些不對, 那些東西會開放, NCC是主管審查單位
基本上它就有法規的解釋權, 如果有爭議, 要走的是改變法規的程序
那是立法院的權責, 問題是電信法修正不太可能由立委自行提出
繞了一圈還是會由NCC來提, 這也是我對這個單位沒好話的原因
NCC權力太大, 但是卻不知道怎麼做事, 該管的不管, 不該管的管一大堆

基本上二類電信的定義當然是NCC說了算, 吵這些是沒有意義的
至於資安只要連網, 就會有資安問題, NCC在這點可說是很不專業
但是那和中國無關, 也和開放無關, 至於說言論會被業者管制
這個就可笑至極, 開放不等於獨佔, 這家業者不好不會換別家嗎?
就算其他業者全倒光了, 至少還有中華電信吧, 這種說法就和那個出版業的可笑說法一樣
這家不給印, 不會換別家嗎? 通通不給印, 還可以電子發行
多的是方法繞過去
張中一的上面有人轉了三篇都辯過了

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opencms/news/detail/2d9c455b-bf03-11e3-a617-ef2804cba5a1/?uuid=2d9c455b-bf03-11e3-a617-ef2804cba5a1

林宗男等三位連署發起人也提出自己的經歷,反駁政府「學者不懂實務」說法,並抨擊「最不懂實務的可能是政府官員」,甚至主管機關NCC根本未參與服貿談判;對於開放第二類電信電腦業務到底是中方要求、還是我方自行提出,到現在NCC都拒絕回答,更讓人擔憂背後中方的企圖何在。
--
最後一段..連NCC自己都沒參與談判了 還在那邊定義是NCC定義的??
人家教授那些學者都在講最新技術 只有張中一一直講舊的思維
如果NCC自己都沒辦法參與談判 他們定出來的"定義"就是對的嗎? 中國的定義才是對的吧...
-
一開始我的意思是NCC裡面為啥都沒電機.資訊的人才出來講話?? 所以我才說叫NCC叫林一平出來講阿
他也是IEEE fellow阿 而且有人連林一平都不知道 我也沒辦法啦
NCC要跟人家辯電信資訊的東西 都請一些媒體系.傳播系 甚至土木系的怎能說服人??


謝金燕真的很紅, 一直跳針跳針跳針跳不停, 申請第二類電信業務要NCC蓋章
那些東西算第二類電信, 當然是NCC說了算, 這不代表他就一定是對的
蛋頭NCC之前還把CPE的Wi-Fi當基地台來審驗, 搞得送審快翻掉了
最後只好取消Wi-Fi功能

至於蛋頭學者也是先畫靶再射箭, 連網哪有沒資安問題的
就算是封閉網路也一樣有資安問題, 早期AT&T的機房就被滲透過拿來打免費電話
完全不開放, 國際駭客一樣到處跑, 這年頭APT越來越多了
需要被教育的不是網路開不開放, 是用戶本身的安全意識
IEEE fellow不fellow就不用拿出來講了, 那個出了象牙塔
沒人在理的
__需要被教育的不是網路開不開放, 是用戶本身的安全意識
資安國安很重要,用戶本身的安全意識也很重要
但光靠用戶本身的安全意識並不管用,不是每個用戶都具足夠的網路專業能力
資安國安是政府的責任……
免於恐懼的自由是基本人權,保障人民免於恐懼的自由,是政府存在的成因之一!!
ArsonChu wrote:
曾任交大資訊學院院長的科技部次長林一平說,這次開放的技術應是ATM網路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非同步傳輸模式),而非學者說的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協定標籤交換)。

對於上面所講的論述,很多人也有很多不同意見,所以我不知道好笑在哪邊?(恕刪)


林一平說「應」,何為「應」?(個人猜測他沒有實務經驗)
以台灣實務來看,目前還有ATM的電路嗎?(有的話,屈指可數啦,比例正大幅降低中)
幾乎都轉換成MPLS。

至於封閉網路的風險在哪,個人看法,在二類電信業機房架設sniffer設備(NCC管不到、查不到、看不到),再分析、轉送出去(去何處?不管),這是潛在分險。

尤其使用這些電路的企業,目前以為未與Internet 界接,所以傳送的資料全都未加密。
(相想您的健保、戶政、役政、公路監理等等、私人的如證券、銀行等亦是)
所以風險在此。

包含 GSN VPN(政府網路)的電路都是。
其實業界都知道,只是NCC 一言堂,所以不能公開明說,私底下講講都可以啦。
至於那些技術都不懂的民眾相信誰說的,不重要。
在業界從事實務的人員會自己避開這些風險,如果可以避開的話。

但是這議題,也不是全然如此,今年開始有些政府機構(只是有些而已)開始注重資料保密。
所以在新開標的專案,開始加入資安選項(ISP也樂見,至少營收每月多很多$),在資料傳遞過程會要求加密。但是這只是開始而已。

若2類電信開放,且這些政府單位未做好防範措施,個人担心這是資料不用多久,對岸全都掌握。

以上,供參考。
chang987 wrote:
資安國安很重要,用戶本身的安全意識也很重要


昨天看德國報導,德國企業每年因資安所造成的損失約200~400億歐元。
當中包含被竊取的技術資料等等。
所以報導訪問一家資訊公司,主要提供企業主可以安全保護資料傳遞過程中不被攔截。
資料不被竄改等服務。

且該公司業務量也日亦增多,這是德國的觀點,供參考。

所以資安要自己做,但是目前的狀況是台灣的政府自己不做,就要開放,這點不太好。
若做好資安防護,且要求民間業者(如銀行等大型公司)也做到。再開放。
個人不反對。

因為在這情況下,大陸會賠本進來淌混水,就拭目以待吧。
錢可以不用賺,重點在裡面的資料,若資安達到資料不外漏(和目前資料未加密傳輸對比,並非真的可以滴水不漏)的情況,即使開放,也不會有大陸人士進來開此類公司。沒錢賺,也沒什麼可以撈。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