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我對Bonding(雙線供裝)的看法(3/5更新+附圖)

怕被人challenge就不要寫文章阿

封鎖我不能再回此文有用嗎?? 連雜訊產生都搞不懂的人我是不知道裝機品質怎樣啦

好險,我不跟您共事

chang987 wrote:
用圓的觀念,150~300公尺用戶數會是(300^2-150^2)*3.1412=67500*3.1412,300~400公尺用戶數會是(400^2-300^2)*3.1412=70000*1.1412,兩者的用戶數約莫相同……


規設的路徑與涵蓋範圍如果用圓的去算,今天會少很多問題

通常在都市,交接箱都很密集,會遇到超距幾乎都是附近有更近的交接箱後來建好,但附近用戶沒有遷移過去

舉個明顯的例子,中壢有個榮民路,隔壁平行有個興仁路,興仁局就在那

但榮民路的用戶是走5公里外的德育局

原因是興仁局是後來蓋好的,但是他西邊的用戶沒有被改接進來

所以都市遇到超距的,應該說服規設科遷移接取交接箱到附近的其他箱子,而不是都使用bonding

bonding最大問題在於很容易彼此兩對線互相NEXT(近端串音干擾),Ping算是比較小的問題,但對於ping會介意的人還是很多(打3D GAME在跟別人搶時間的、語音視訊的都會注意這個問題)

目前中華的bonding不管是在地下銅纜排列沒有互相錯開;連交接箱和用戶終端要進終端設備的線也都沒有去用不同纏繞繳距的,又加上沒有使用vectoring技術消除crosstalk

所以供裝品質十分不穩定,就算用bonding升上去100M使用上還是會感覺比之前差很多

~~~~~~~~~~~~~~~~~~~~~~~~~~~~~~~~~~~~~~~~~~~~~~~~~~~~~~~~~~~~~~~~~~~~~~~~~~~~~~~~~~~~~~~~~


chang987 wrote:
13年上半年,國際電...
卻把尚未量產且沒經過市場考驗的G.VECTOR捧上天,真不知道說辭的邏輯在那裡??(恕刪)



http://library.constantcontact.com/download/get/file/1106396448324-11/ComtrendConnection-VDSL2-Slides-1+through+4.pdf

來,我幫你google,瑞士電信實驗室告訴你了

bonded pair (crosstalk causes reduced rate on each pair)

他提到速率會下降,而速率會降得比之前更低,很大的原因來自於更高的干擾(希望你不會跟我辯論這一點,不然我還要去翻通信理論)

然後你講的AT&T確實買了有bonding的設備 NVG589,是在去年六月之前買的

http://community.arubanetworks.com/aruba/attachments/aruba/unified-wired-wireless-access/26009/1/Motorola%20NVG589%20VDSL2%20Gateway.pdf

附上他的官網討論區

http://forums.att.com/t5/Residential-Gateway/AT-amp-T-New-Equipment-Lineup-List-Motorola-NVG589-VAP2500/td-p/3484689


但是不要忘記它也有支援vectoring,我不知道你講的市場考驗,AT&T有沒有算進去,AT&T實驗室也是貝爾的其中一個分支,如果你覺得她檢驗得不夠嚴格,那我也沒甚麼好多的

這台要支援vectoring有一個很明顯的原因,他是一台VoIP gateway,而在純bonding無vectoring下VoIP是很容易斷線的,通話品質很差


在幫你GOOGLE一個NVG589實際使用狀況

http://www.dslreports.com/forum/r28611586-New-NVG589-Install-Pair-Bonding-Question

profile速率有時候會被設錯,打給機房他們就會改回來

~~~~~~~~~~~~~~~~~~~~~~~~~~~~~~~~~~~~~~~~~~~~~~~~~~~~

你們提到應該想辦法提升FTTH供裝我很贊成,但同時我也不懂為何還要支持bonding

bonding裝機也會遇到室內銅線用完等等的問題,和FTTH遇到裝潢過不去一樣

要使用光纖正是因為它穩定不受干擾,沒有複雜調變等等的變數影響效能

但這和中華電信現在推的毫無考慮crosstalk的bonding完全背道而馳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chang987 wrote:
理論歸理論,實際歸實際,但是效益必需與經濟平衡才行…..
講到嘴角全波,實際市場還沒有具公信力的測試報告,隨便聽聽就好…..


chang987 wrote:
H的涵蓋率已達70%以上,但設備使用率則偏低,應該努力提升,避免設備線路閒置浪費,如果設備使用率能提升到70%,那麼H供裝就可以超越V供裝….

閒置浪費是我目前看到最大的問題,
有H的大樓,有些是可以裝,但用戶根本不想裝…
有的大樓是,已經建設好了,但到屋內那段,因大樓設計不良,全部都不能拉…
順便問一下,〝H的涵蓋率已達70%以上〞是指全台嗎?
chang987 wrote:
日本是世界FTTH最進步的國家,關鍵在於它們的大樓新建時,一定會佈放光纖網路,電信公司只要引進到大樓電信室建置光分歧器及佈放銜接的承端即可,沒有什麼難度可言…..

那是新建才有,那不是新建的,也不是會有一樣的情況嗎?
chang987 wrote:
150公尺以內,單埠可以供裝到100M,那麼是不是也意味著,如果有需要,150公尺以內,BONDING就可以供裝到200M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這我倒是沒想過,改天再去問看看…

chang987 wrote:
對用戶而言,你本來無法供裝100M的(供距在150~400公尺),現在卻可以了…
如果你是300~400公尺間,如果沒有Bonding,就要說聲抱歉,你只能供裝20M,借問,這樣你會沒關係嗎??(看清楚是20M不是60M)

這才是我想表達的重點,無奈有些人就是看不懂,扯一大堆有的沒的…

chang987 wrote:
BONDING當然也有它的小缺點,PING值會提高(但6ms跟12ms對你有差嗎??),

我也覺得沒差,50M升60M,多10M的速度,用戶都沒感覺了…PING值差一點,是能差多少?

chang987 wrote:
把已經成熟在市場運作的G.BOND說的一無是處,卻把尚未量產且沒經過市場考驗的G.VECTOR捧上天,真不知道說辭的邏輯在那裡??

FTTB裝機人員 wrote:
這才是我想表達的重點,無奈有些人就是看不懂,扯一大堆有的沒的…


有Bonding設備,供距150~400公尺,用戶可以供裝100M

沒有Bonding設備,供距150~300公尺,用戶可以供裝60M,300~400公尺,用戶僅能供裝20M

用圓的觀念,150~300公尺用戶數會是(300^2-150^2)*3.1412=67500*3.1412,300~400公尺用戶數會是(400^2-300^2)*3.1412=70000*1.1412,兩者的用戶數約莫相同……

即有Bonding設備,150公尺~400公尺,可供100M,沒有的話,一半可供60M,一半僅能供20M…

60M或100M,可能感覺不大…但是20M跟100M,會感覺不大嗎??

用Bonding,中華電信要多付出一對線一個設備埠,卻也沒有多收一毛錢,要聽信一些一文不值的偏執論點,現在就算想要,有40%以上已經沒機會了..然後,50%..60%..70%.............機會是不會等待人的!!

都講這麼白了,以後,也只能淡淡的說:某某先生或女士,我們已經規劃FTTH建設了,請耐心等待吧....
FTTB裝機人員 wrote:
順便問一下,〝H的涵蓋率已達70%以上〞是指全台嗎?


對,台灣本島..
不過,說的精確一點,必需再扣除HC(HOME PASS)的部份,近60%吧...今年起,不會再有HC了...
還有,涵蓋率指的是有光供出線點,你說的"大樓設計不良,全部都不能拉…",不能扣除!!
因為那不是中華電信能夠努力的部份..


FTTB裝機人員 wrote:
那是新建才有,那不是新建的,也不是會有一樣的情況嗎?

對,不過日本H發展的早,大概九年內的新建大樓一定有,至於超過九年的,離九年愈近,有的機率愈高..
所以,VDSL也是存在的,畢竟大樓供距在150公尺以上的機率並不高,就算超過,還有BONDING,可讓400公尺以內,供裝到100M,以後G.VECTOR技術成熟,甚至G.FAST規範出爐,G.BAND+G.FAST要達到1G,也不是沒機會的....


FTTB裝機人員 wrote:
!!!這我倒是沒想過,改天再去問看看…


科技始來自人性,供給始終來自需求,只要理論可行,規範出爐,就辦得到..
現在因為ISP並不提供200M供裝,所以實際測不出來,問了也沒有意義....


FTTB裝機人員 wrote:
PING值差一點,是能差多少?

PING值大概差6ms,即單埠ping 168.95.1.1是6ms,bonding是12ms...
有差嗎??單埠ping www.baidu.com約莫是70ms,跟ping www.hinet.net大概是30ms,相差40ms,有差嗎??我這樣比喻,應該就不言可喻了.......

chang987 wrote:
有Bonding設備...(恕刪)


這兩天Bonding的單子跟升速單子100M+MOD不少

業務促銷都是60M+1元升100M/MOD(150套餐)或是100M/綁豪華餐

FTTH很棒但缺點也是有,最大的缺點就是(拉線困難),
拉公寓走戶外早晚維修一堆,風吹雨淋光籤線壽命大減,
走盤梯上去(釘線困難)被人拿鐵鎚敲一下光籤就完了

老舊大樓穿管線更困難(管線卡死),新大樓就比較簡單點(沒裝潢的話)

chang987 wrote:
對,不過日本H發展的早,大概九年內的新建大樓一定有,至於超過九年的,離九年愈近,有的機率愈高..

日本還真是有遠見啊,台灣怎麼感覺還差很遠…
chang987 wrote:
要聽信一些一文不值的偏執論點

謠言止於智者,不想裝的,我們也不會強迫安裝,客戶至上…
lordkon wrote:
FTTH很棒但缺點也是有,最大的缺點就是(拉線困難),
拉公寓走戶外早晚維修一堆,風吹雨淋光籤線壽命大減,
走盤梯上去(釘線困難)被人拿鐵鎚敲一下光籤就完了


可供BONDING的設備,也是唯一可供100M的設備
現在BONDING把所有的設備埠都用光了,造成用戶供距雖然在150公尺以內,卻沒辦法供裝100M,想擴建,早就沒空間了,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

當初50M自動升速60M,一看就傻眼,50M升60M,用戶沒感覺,但是中華電信可就代誌大條啊….關鍵在50M供距400公尺,60M供距300公尺,供距300-400公尺的用戶,全部得用BONDING才能解決,用圓面積的觀念,原50M用戶,供距在300~400公尺,比率佔近45%....光這點,就讓規設跟客網累壞了…

人累壞了沒關係,早就豁出去爆心爆肝了,但是光化箱一個接著一個滿了,新裝或升速一個個卡住了….

都到這種狀況了,行銷還在玩"業務促銷都是60M+1元升100M/MOD(150套餐)或是100M/綁豪華餐",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門市領了號碼牌在排隊的客人大排長龍了,還要開車載貨出去沿途叫賣??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想打VDSL主意??當然是No way…待裝用戶優先!!

沒有供裝距離的H是唯一能皆大歡喜解決問題的,雖然FTTH扣除HC也已有60%的涵蓋率,但由於拉線困難(特別是舊大樓),拉公寓走戶外也正如您所言"早晚維修一堆,風吹雨淋光籤線壽命大減"

現在能作該作的是V供改H供,能改就改,不能改也不能太勉強,無法擴建的光化箱優先,BONDING的用戶優先…年底想達成H:V:A__40:40:20的目標,恐怕不行了!!

行銷手上有一疊單子待CALL,奈何拉線困難,客網施工能量無法應付(常常連繫好施工時間,到了現場卻傻眼),也急不了!!
FTTB裝機人員 wrote:
閒置浪費是我目前看到...(恕刪)


請教一下大樓因為設計不良(以前來裝機的中華電信人員有提到我們大樓是分離線路無法拉
但有住戶有意願,也有住戶只用社區寬頻
這樣的情況下那些有意願裝FTTH還能裝的了嗎?

因為以前工程人員牽線時把不小心把大樓保全系統的訊號線給弄斷過,所以管委會也不想在冒一次險
這樣是不是就註定跟FTTH無緣?
PS 大樓約五年..
請教一下關於內線品質的問題 (屋內電話線)

究竟使用標準電話線的串流品質比較好,還是用cat5e網路線來替換會更好? (都以大廠線來說)

謝謝!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