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1080 wrote:
發了那麼多張的固網執照,為什麼還會是獨大??
因為基礎設施綁在某家身上阿
看看歐美的電信法規,基礎設施是必須拆開而且分租的
在台灣的電信自由化法規下,不能租路邊箱子空間擺我的DSLAM、OLT,不能租用管道放我自己的光纖
只能整段帶設備租用,租用了我又看不到機器上各項counter,不巧出了問題只能單方面接受訊息
任何一個有工程背景的人,不會覺得這有問題??
不要說中華挖了馬路就好棒棒完全沒錯,請問修建的新管道佔了他綁住的基礎設施百分之多少??
此外不同縣市,新建工程、養護工程跑得行政流程跟時間都不一樣。
若該道路上已有原電信局管路,依照各縣市規範或可使用搶修理由進行挖掘。
然後又要拿出政府當時有標售銅纜,是其他業者不買基礎設施的云云
這個故事從來沒辦法從國產署、檔案管理局等機關找出來當時標案內容、底標金額
簡單的例子如果一條航線賣個100兆,或是一條公車路線賣個1兆,今天飛機只有華航公車只有國光號
至於這個所謂標售銅纜的事情,有沒有發生過,或是過程如何。由於政府不肯公布,目前都無從得知
延伸閱讀,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中華電信民營化過程資料不公開的看法
https://www.ftc.gov.tw/upload/b6434cf2-a136-4606-bddd-a614dd7ff533.pdf
基本上在目前法規的排擠下,業者在近年有推共同管道的縣市可以走共同管道,共管不達的地方只能走水溝。
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早期建築法規,業者線路轉進用戶建築的管道屬於中華的。
中華不開放,你其他業者就要挖地鑿牆沿原管道規劃入戶,不然就是飛線上頂樓樓梯或是電梯管道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