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7910162 wrote:我詢問的價格!!企...(恕刪) 感謝peter大提供企業專線的資料這又比普通的固定制高一個等級這樣我就可以認為中華電信的優先權是指:電路優先權:指的是802.1p的QoS封包標記,在L2層級電路中具有高優先傳輸網路優先權:指的是路由、設備負載與集縮比在固定制頁面中的比較是說非固定制網路優先權最低(廢話,都走168.95.98.254,超高集縮比),固定制網路優先權較高(一個Gateway固6也只會有31戶,低集縮比)但是都是Bridge Mode而企業專線以上的等級都是Routing Mode在企業專線的頁面表示Routing Mode網路優先權固然高(因為一條線有一個專屬Gateway,專用)所以其他(包含多機型固定制)都算差了以中華電信的資料,我整理了一下這麼一看非固定制就被貶得不成形了...一句老話,一分錢一分貨補充:是說我今天終於看懂了多機型這名詞...我還看懂了中華電信的SDH專線有T1、E1、T3、DS3、STM-1、和最高的STM-4(622Mbps)
kaotoby wrote:感謝peter大提...(恕刪) 我是小公司 這個價格算是小CASE.....大公司網路頻寬更大 每個月繳的錢上10萬元都有所以說為何 10M那們貴阿 一分錢一分貨企業用戶重視:穩定常用到的就是VPN、視訊會議普通用戶重視:速度/品質只要速度夠快,速度達到滿 就覺得ok了除了連到國外頻寬....
kaotoby wrote:為甚麼總是有誤解呢,...(恕刪) 連外的話Hinet真的有按照該IP是不是固定IP而做手腳,光以NTT和Hinet的互連來說,NTT和Hinet分別有在東京,大阪和香港互連。而在香港測試的話真固定IP連進去Hinet都會走香港的互連,相反假固定IP就會走大阪的互連而非固定IP就會走東京的互連(Hinet去程的話三個都會經NTT香港互連到達目的地)。這除了令到香港的伺服器上傳至Hinet穩定度不好以外,透過研究NTT骨幹路由器的BGP routing table還很明顯是Hinet的惡意調整(從NTT路由器上看到的資料是Hinet根本沒在與NTT香港互連的BGP session宣告所有Hinet的IP段,只挑選了真固定IP段做宣告令NTT香港骨幹以為Hinet非固定制IP就一定要往東京/大阪走)
chrisintaipei wrote:固二固六集縮比居然...(恕刪) 那只是假設的參考資料真正Hinet在切/24的網段給固2和固6的時候應該是混著?我覺得啦剛好也可以當作一個最高和最低的參考值另外我有一個疑問Hinet對企業電路打的802.1p標籤繞送到別的ISP後會在嗎(我認為對面ISP會重打標?)還有這個802.1p標籤在Hinet出口(到別的ISP)會有優先頻寬嗎?
carasha wrote:Hinet 目前的 (恕刪) 請問一下 Routing Mode 與 Bridge Mode的差別是什麼?從您的說明上來看我的理解不知道是不是對的?Routing Mode -> 電信公司提供的 ATU為 Router功能Bridge Mode -> 資料送到電信公司的設備去做 Routing. 自己這邊ATU設備不做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