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我對Bonding(雙線供裝)的看法(3/5更新+附圖)

hkw163 wrote:
早已上 FTTH, ...(恕刪)


FTTH當然比FTTB的多(施工困難)
bonding也是一樣(要多拉一次線)
H問題多老師傅也不想碰

A改F(5M~20M)最簡單跳個pot而已

總結:
VDSL終究只是過渡性產品,傳輸介質的特性,終究還是會有他的極限,FTTH才能一勞永逸!!FTTH目前的涵蓋率應該超過65%了,不要忘了主動打電話去詢問!!

大大, 你說
"中華電信 FTTH 目前的涵蓋率應該超過65%了", 真的還是假的?

那台灣第四台業者的Cable Modem就很快等著被殲滅了...........

chih_haohung wrote:
大大, 你說"中華電...(恕刪)


這就是統計上的手法

一個光化箱擺進GPON模組了,他就告訴你這個箱子下所有收容電話用戶,都已經涵蓋近FTTH供裝範圍了

光纖有沒有到用戶家,或能不能到用戶家,是另一回事

愚民手法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石光上林 wrote:
這就是統計上的手法一...(恕刪)


果然是愚民手法,,,,,,那只能說中華電信已經把路邊交接箱放 PON模組(FTTH專用) 進去的比率已經有65%, 至於 交接箱~~住家FTTH專用香菇頭 比率可能不到10%吧
chang987 wrote:
中華電信去年下半年採購的V2是G.Vector搭配G.Bond規格,你都沒在看新聞的嗎??
G.Bond跟G.V...(恕刪)


這好像是傳聞, 查不到中華電信的相關資料 有人有詳細的資料嗎

yngwielo wrote:
這好像是傳聞, 查不...(恕刪)


他亂講的啦

VES1724和DAS3626根本沒有vectoring

http://www.broadbandtrends.com/yahoo_site_admin/assets/docs/BBT_VDSL2Vectoring_12300v1_Summary.33434333.pdf

而且合勤的vectoring也是國際倒數的...有和沒有差不多吧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13年上半年,國際電信聯盟(ITU), 才將G.Vector納入V2新規範,國內晶片製造商就迫不及待的宣佈要進入量產!!並釋出"中華電信更可能於2013年下半年釋出VDSL2 G.Vector設備標案,可望成為全球首先導入G.Vector技術的電信商之一"的訊息..

以中華電信的立場來說,在商言商,當然除了考量實際情況外,還要在經濟與效益間作考量,由於V2供距並沒有改變,故上述所謂的"13年下半年釋出VDSL2 G.Vector設備標案",應該是延後了….

理論歸理論,實際歸實際,但是效益必需與經濟平衡才行…..
講到嘴角全波,實際市場還沒有具公信力的測試報告,隨便聽聽就好…..
更何況,中華電信在V供裝上,也實在不宜再擴充了!!

H的涵蓋率已達70%以上,但設備使用率則偏低,應該努力提升,避免設備線路閒置浪費,如果設備使用率能提升到70%,那麼H供裝就可以超越V供裝….

光纖到家指的是到你家附近的光供出線點(大樓是電信室),而不是真的到你家!你家是你的私人領域,在你沒有提出申裝之前,電信公司有何權利佈纜到你家?固難點就在這裡,現在很多新建大樓,除非跟中華電信簽約代建代維,否則幾乎沒有大樓社區的光纖網路,所以魯中華電信沒有用,要跟大樓社區的管委會反應才行…..

就是要有固難點,才會有挑戰性,就是要有固難點能設法克服,才是企業生存的利基….別人不行你行,就不用擔心被作掉當肥料了!!


很多的外包施工人員不喜歡BONDING,這我可以理解,因為很多狀況,這不是拉二對線跟拉一對線的差別,而是不需拉線跟需多拉一對線的差別(既有的一對線已經存在)

中華電信又何嘗喜歡BONDING?二倍的線路跟設備,卻只收一份的租金,在商言商,根本就是賠錢的生意,只不過,有時不能計較這些,畢竟這是唯一可以快速達到頻寬加速的有效解決方案…

外包施工人員也應該體諒中華電信的立場,真不喜歡就不要來投標,在那邊嫌到嘴角全波,也改變不了這個既定的事實…
日本是世界FTTH最進步的國家,關鍵在於它們的大樓新建時,一定會佈放光纖網路,電信公司只要引進到大樓電信室建置光分歧器及佈放銜接的承端即可,沒有什麼難度可言…..

台灣的狀況就不一樣,幾乎沒聽過大樓有佈放光纖網路,除非跟中華電信簽約:代建代維!!

150公尺以內,單埠可以供裝到100M,那麼是不是也意味著,如果有需要,150公尺以內,BONDING就可以供裝到200M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那在以後呢??G.Bond+G.Fast,150公尺要供裝到1G,也應該不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別忘了大樓住戶供距都在150公尺以內,在光纜無法佈放的情況下,這也是個不錯的另類替代方案…….

BONDING不好嗎??
對中華電信而言,當然不好,因為花二倍的設備,二倍的線路和二倍的維運成本,卻只收你一份租金…..

對用戶而言,你本來無法供裝100M的(供距在150~400公尺),現在卻可以了…
如果你是300~400公尺間,如果沒有Bonding,就要說聲抱歉,你只能供裝20M,借問,這樣你會沒關係嗎??(看清楚是20M不是60M)

BONDING當然也有它的小缺點,PING值會提高(但6ms跟12ms對你有差嗎??),故障率也會提高(因為你用了二個埠二對線)

把已經成熟在市場運作的G.BOND說的一無是處,卻把尚未量產且沒經過市場考驗的G.VECTOR捧上天,真不知道說辭的邏輯在那裡??
chang987 wrote:
把已經成熟在市場運作的G.BOND說的一無是處)


如果這麼成熟,國際電信商的規格內會出現bonding

deutsche telekom這些歐洲跨國電信應該會開標案

然後台灣的中磊、智易、WNC、達創科技、富士康應該會量產出貨

財經媒體會報導利多

問題你有看到嗎??

vectoring的出貨數量還是高於bonding,為什麼??


bonding干擾造成的信號瑕疵,你讓小學生把線插拔再登入數據機看數字都能夠看得懂

我就讓我國小的表妹把192.168.1.1加到CHROME書籤,點幾個按鍵看個數字,數字不對就通知我,我幫他報修(他用的是6M+MOD的單線VES1724+P880)

一般人只要把bonding的其中一條線拔掉,然後重啟數據機進去看數值,會看到信號便比較好

bonding使用時其中一路很容易不穩定,造成瞬斷掉封包


chang987 wrote:
故障率也會提高(因為你用了二個埠二對線)


正確來講是用了兩對從頭到尾都併行的線,提升近端串音干擾,使得線路很不穩定

對數據機來講,近端串音就是信號從一條線出來,馬上耦合到另一條線再往回跑進數據機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chang987 wrote:
那在以後呢??G.Bond+G.Fast,150公尺要供裝到1G,也應該不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VDSL的變數遠遠多於GPON,也就是附一樣的錢買到的服務品質會差異很大

變數有你講的室內線路粗細,抗電磁干擾能力等等

電信商應該儘量避免這樣的狀況

要用電話線衝到1G,你想想看那個CPU要做多少調變要多大功耗


石光上林 wrote:
如果你是300~400公尺間,如果沒有Bonding,就要說聲抱歉,你只能供裝20M,借問,這樣你會沒關係嗎??(看清楚是20M不是60M)


一年前,VES1624CTA+的供裝60M範圍是400公尺,為何後來縮短了50公尺??

那為何一開始要訂400公尺??

因為中華的系統還做得不夠好,無法做到使用數據機和DSLAM協調出來的供裝速率,來當作供裝的參考

只能一直統計多長的距離會有最少誤差(還是有誤差,所以會有用戶裝了一直斷線,或是用戶線路品質很好卻要使用bonding)

應該這樣問,中華還在用原始人的方法來判斷供裝距離,沒關係嗎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