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香港光纖,超級便宜,中國光纖也便宜了,台灣為什麼這麼貴

Dr.Corgi wrote:
我也是希望網路能更便...(恕刪)


說到台灣的網路費用比香港來的貴
但是其實有一點不知道各位大大有沒有注意到
就是香港網路其實有包括很多隱藏的費用
借20樓大大的圖一用


像是移動、安裝的費用幾乎都是把台幣換成港幣在收
多了上門檢查的費用
也就是打電話報修
師父來你家檢查是要錢的
假設要修,一定也是依據材料等費用再多收一筆錢

而台灣像是中華幾乎就是免費吃到飽
打電話來修、換小烏龜
都是免錢

不是要戰的意思
我是非常接受使用者付費的概念

假設中華少收一點電路費
但加收查修費

這樣搞不好雙方都有利??~
中華可能可以降低查修成本
用戶也可以省電路費用
當然前題是如果查修是中華自身問題~理當要自行吸收成本~不該由用戶收取

各位前輩會覺得是否可行~?
柏欣印 wrote:
說到台灣的網路費用比...(恕刪)

你也要看NCC跟那些股東會不會同意這樣做不然就真的呵呵
撞牆壁 wrote:
前情提要:香港光纖,...(恕刪)
上次回老家河北農村,安裝了中國移動100M,18人民幣一個月,另外贈iptv,可以看150多個電視頻道,老人就是看看抖音,微信之類,對網速沒什麼要求,也不需要翻墻。老家那邊最低100M,最高300M速度,因為特別鄉下,適合村不到300人,平常村中也就是幾十個老人。到目前為止,村莊面貌沒什麼變化。除了天然氣入戶,自來水入戶。公共排水都沒有。等著廁所革命呢。
柏欣印 wrote:
說到台灣的網路費用比...(恕刪)


香港安裝費新申請一般都可以自動豁免
唯獨維修費是使用者付費,我也覺得合情合理

我記得以前台灣固話也有一個5元的每月維護費
然後是可以取消的,但之後線路故障查修要收費
我覺得這樣也比較好
撞牆壁 wrote:
香港安裝費新申請一般...(恕刪)


使用者付費,這個想法很好,但會接受的人恐怕不多~
比如:
1.客戶網路不通,飆罵客服,結果工程師上門檢修,發現只是網路線沒接好!
2.老人家換新手機不會連WIFI,報修~
3.家人不小心將MOD切換到其他的訊號源,報修~
4....

以上這些情況都是實際發生過,如果收費,有台灣人接受嗎?
香港人口密度非常高,土地是天價,大部分人都是住大樓公寓



這種集中式住宅風格,要搞社區網路很方便

中國大陸也是人口爆炸(14億人)
一二線城市,絕大部分人也都是住高樓大廈
光纖 500M~1G 很便宜的,其實是一二線城市
鄉下農村就沒那個速度了,費用也比較貴


台灣都是老舊矮房、獨棟的透天厝居多


當初就不該搞什麼管線地下化,政客貪污故意給工程包商油水,馬路挖了填,填了挖,到處坑坑洞洞,地無三里平,下大雨還出現天坑....挖路挖的好,要飯要到老....


日本那麼先進,也是矮房風格,至今也沒廢除電線桿,
要說地震颱風,日本難道還會比台灣少了

地都平的,不會在那邊挖了填,填了挖

日本也是固網非常便宜
光纖 1G雙向 台幣千元以下
甚至還有 2G雙向 的,台幣2千左右
FTTH 光纖到屋,都是從電線桿牽進去的,施工快速簡單,成本低


但台灣網路又貴又慢,也不全然是住宅風格、管線地下化的錯。主因在於電信商太貪。

牽拖什麼挖路成本高,不批准挖路,都是藉口。講白就是貪而已。

香港、中國大陸,租用固網不單單只是固網而已,還送手機門號,4G吃到飽,每月幾百分鐘的電話費(打免錢)。整個「套餐」的價錢比台灣還便宜。就可見台灣的電信商有多貪!

註:要明白香港人的薪資水平是台灣3倍左右。網路套餐(固網+手機上網)卻比台灣還便宜。日本也是薪資水平台灣3~4倍,網路也是比台灣快還便宜。

台灣是固網要剝你一層皮,手機門號/打電話/4G上網 也要剝你一層皮,一隻羊(消費者)被剝好幾層皮......


*************

然後每間電信商,其實都有很多外資入股,貪那麼多,卻是給外國人賺去,錢都跑去國外,台灣經濟愈來愈衰敗。

因應時代改變,民主自由,原先國家專營事業,開放准許民營競爭,無可厚非。但官股最多的中華電信(交通部持股35%),不起帶頭羊作用,加速電信商競爭,讓價格降下來,速度提昇上去,卻反過來抬價!真是豈有此理....

手機 4G 要不是台星、亞太在那邊削價競爭,今日民眾恐怕還被三雄狠狠抽智商稅。

固網很多人說:別家都不建線路啊,只想當二房東。

其實第四台有建光纖啊,第四台的固網不是用中華線路吧。但問題是價格也沒比較便宜,因為他們業界有一個共識:價格都依照中華的為準....所以中華的光世代若不降價,第四台的網路也是那個硬價格,都不會相差太多。

官股企業本有責任帶頭電信業競爭,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削價才對。偏偏卻是帶頭坑民眾,硬是不降價,不帶頭競爭,變相抬價,還編理由說啥 NCC 不給通過。NCC 也是政府單位,意思是政府帶頭坑民眾囉?
fedora wrote:
香港人口密度非常高,...

還編理由說啥 NCC 不給通過。NCC 也是政府單位,意思是政府帶頭坑民眾囉


你的論點很多似是而非 先不討論

不過政府政府帶頭坑民眾這件事是有"證據的"
1. 4G 標案 政府收了快 1200億
2. 5G 標案底價從150億漲到300億 預計最後總標案應該會遠超過4G

光這兩個政府就可以收3000億左右的標金 "羊毛出在羊身上" 這些費用怎麼可能"不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不採取規格標 保證網路品質和價格合理" "反而用價格標 助長業者收取高額費用 去補高標金的洞"
網路怎麼可能不貴?

至於固網和NCC的問題 很多人討論過 基本就是"官商"問題

這一篇有詳細解說 網路慢之於中華電信真相-NCC才是罪魁禍首(上)

第四台網路也有很便宜的 (100M 300元) 但是"不穩定"
中華電信有官股超過35% 要降價 政府"一句話"就可以
沒降的原因 自己想想 (和第四台問題一樣 還是官商)
ace ventura wrote:
因為除了A 其他都躺著收錢 結果就是 "沒有競爭" 消費者無法享受快速便宜的網路

網路慢(貴)之於中華電信真相-NCC(政商)才是罪魁禍首(上)


這篇真相在這裡有個假像

""
於是中華電信用巨資向政府買下全台的銅線電纜用戶迴路 (來源,註1),並有傳聞說中華電信當初是受到政府壓力,才吃下沒人要的銅線電纜。
""

這個結論哪裡來的? 你能找出來源嗎?
政府二級單位行文、打行政訴訟都沒有找到答案喔

https://www.ftc.gov.tw/upload/b6434cf2-a136-4606-bddd-a614dd7ff533.pdf

交通部以及中華電信不願意公開民營化過程,以及他的"其他"資產 銅纜、管道取得成本,及方式
以及後來如何鑑價變成涵蓋在2003年資產負載表 2582億"其他"資產

那麼,你覺得這跟陳明文的300萬相較,有沒有甚麼你懷疑的地方?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大陆宽带附送一个防火墙
接上去直接用连google、facebook都上不去的
早期全台線路都是官方之姿加政策性的中華電信去鋪設線路,民營後大部分線路權利仍歸屬中華電信維護,後來開放電信,但其它電信一、二類業者並沒有積極參與用戶端線路鋪設,所以大多還是向中華電信租借線路權,當然中華電信擁有很大的定價權,雖然我也不認同此現象,但總歸一句話"東西我家的,要用就得付錢"的概念,要打破此現象,還是要靠其它電信業者願不願投入基本線路建設啦;

其實現在新大樓的第四台光纖也漸漸網速有拉上來了500M/50M+第四台+HD頻道一個月也差不多一千上下了,我住公寓60M/20M-seednet光纖網路費+線路費年繳型每個月都還要六百多元費用已明顯有市場競爭趨勢,類似的話題幾年就會輪一次。

電線桿地下化立意良善,明明是地下共同管線規劃機制未建全,都市計劃未完善,別妖魔化了
deicide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