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p6bjo45j4 wrote:
你點出問題來了,目...(恕刪)
LAST MILE的成本都還好,大多是一次性的建設費用,但是...ISP互連費是每月每年不停在繳
,其實一般人都會覺得國內頻寬應該會比較便宜,錯了!!!在台灣這種畸形的網路環境,國際頻寬比國內頻寬還便宜
,黑心一點的廠商就不跟國內ISP互連,只用國際頻寬,跟中華電信就在美國或香港交換。
xup6bjo45j4 wrote:
石大也點出不少中華問題,他還當作無視略過)
雲1234
第二條路是走SEEDNET過去,有人會有疑問為什麼會走SEEDNET,這要從TANET多點互連規範(TANET多點互連法規)來說,TANET 多點互連門檻隱藏在『不使用 TANET 骨幹』,『與 TANET 一半區網直接交換』『互連點要交換相同 AS#』『ISP 北中南東有三點骨幹為 T3 以上電路』,TANET 單點互連門檻更高,門檻隱藏在『流往 TANET 教育、學術、研究流量需達 500M 以上』。台灣現階段不存在單一 ICP 與 TANET 教育、學術、研究用途達到 500M 流量,門檻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