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考不一的問題罷了.就好像在網路消費了線上看電影.消費者花錢去使用時會耗寬頻很合理.但照你的邏輯.對照上句那例子.消費者是不是要跟線上看電影的軟商抗議要求拉一條線到家裡呢?寬頻占用差別就在於有無使用的差異.個人也很體諒中華電信的苦心.若其他電信沒達到對等品質?那請問你是否也會對照要求中華電信的模式辦理抗議呢?所以這些問題僅邏輯思考的角度不同罷了.lordkon wrote:16M被吃掉10M...(恕刪)
lordkon wrote:16M被吃掉10M跟100M被吃掉10M是差很多的這叫合理?...(恕刪) 如果還有外加頻寬的餘裕,當然大家都傾向於選擇讓60M以下外加頻寬安裝MOD,但電路的最高傳輸速率要比申請速率高15M/1M,供裝距離限制會是個很大的瓶頸……現在16M/3M、35M/6M的供裝距離限制和6M/2M、20M/5M相同,所以6M/2M、20M/5M的人升速比較不受影響,但若要再外加15M/1M的頻寬,供裝距離限制會拉高很多,例如16M/3M,電路傳輸速率至少要有30M以上,35M/6M至少要有50M以上,這對於原本能裝6M但無法裝20M,是能裝20M但無法裝60M的人,基本就無法突破了。
chih_haohung wrote:中華電信 應該讓上...(恕刪) 錯了,中華要契約書載名MOD會吃幾M,而不是只說MOD共享頻寬例如:用戶申裝16M/3M加上MOD使用頻寬要載明剩下幾M?1.用戶在申請網速跟MOD申裝數量跟會損耗多少頻寬要一併告知用戶2.是否獨立申裝數據機給MOD使用,電路費用計算方式告知用戶
sogi123 wrote:我最近轉換ISP,...(恕刪) 這好像在10年前光世代初期才會發生的狀況...有時候反過來的狀況就是不用 MOD 較低速的網路(2M) 反而會爆速但這只是發展初期的狀況...以前還能用串流播放軟體用電腦播 MOD 的節目...鎖碼的也照播... 但後來慢慢都被加密如果有這樣吃頻寬的情況可能是位於線路末端的用戶 不管是一般網路還是光世代有這樣的情況 當然要立刻反映! 不管是打123 或是 ...不管是剛安裝 或是已安裝一段時間安裝的工程師不知道...經驗不足故意裝傻 撐過7天 交給之後的查修
xup6bjo45j4 wrote:錯了,中華要契約書...(恕刪) 有時候 事情很簡單 但當事者就搞得很複雜我前面就建議了中華電信 應該讓 上網+MOD用戶 自行選擇1. 上網+MOD 共用一台 數據機, MOD會吃掉上網頻寬(合約上寫清楚) 但MOD費用很便宜2. 上網+MOD 各自用一台 數據機, MOD不會吃掉上網頻寬 但MOD費用很貴(合約上電路費也寫清楚)
peter_yu wrote:現行就是如此 無所...(恕刪) 我指的是 上網+MOD 同時都有申辦的用戶而不是只 純 MOD 用戶目前 中華電信針對 上網+MOD 同時都有申辦的用戶並沒有所謂 上網 一台數據機 + MOD 一台數據機 這種方式我想 中華電信應該要發展 數位有線電視(DVB-C)技術 才對 這才有贏面畢竟 IPTV(例如MOD)技術 本來就 劣於 數位有線電視(DVB-C)技術要硬拚真的很難!況且現在FTTH可供裝率是所有網路業者最高的 以後 搞個三波長FTTH 也不是難事 數位有線電視 更可以順水推舟
chih_haohung wrote:我指的是 上網+MOD...(恕刪) 這不管 你可以建議 但是中華應該不會變沒啥好吵的 Google Fiber也是共用頻寬(Share) Google TV只在130/mo中有(HD畫質)商業與其他速率 1G $70 100M $50全部無Google TV服務
是阿!以單件事與物.用同樣的條件相較之下.有腦袋的都懂得.peter_yu wrote:沒啥好吵的 Google Fiber也是共用頻寬(Share) Google TV只在130/mo中有商業與其他速率 1G $70 100M $50全部無Google TV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