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頻寬不等於雲端, 有錯誤觀念的人還真不少

jackdr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以上...(恕刪)


不要把頻寬只能用在雲端這種想法深植在心中,高頻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雲端只是其中之一。

大頻寬用不到?那日本韓國香港推100Mbps雙向產品是假的?

不要只為了眼前的需求著想,而是先把路鋪好,未來不用再去擔心這一塊。

別國已經利用高頻寬在提供更多服務的同時,我們卻還在想哪一些服務要用到高頻寬。

到底要開多少"上傳"頻寬給消費者,這就是落差阿。

政府說2015年要達到80%每戶100Mbps上網,但是現在2010年,日本韓國香港已經達到了。

五年後呢,我們達到的是人家五年前就已經實現的目標(照目前的情況看來,達不到的機率居多),要追?想太多摟。
影片會說話,睜眼說瞎話上來消毒最不可取
帥無敵 wrote:
不傳輸資料你怎麼可能在本地端看到結果呢?

實際文件資料是可以不必下載到本地端,但相對畫面資料就必須完整傳送,而為了達到不延遲,畫面更新必須達到 24fps 以上,甚至到 60fps, 這反而是更依賴寬頻技術的。更何況現在用 1920x1080/1200 螢幕多的是,頻寬需求可說更刻不容緩。


你講的應該不是雲端,是遠端登入吧.....
照你這麼算的話,你在看01是不是畫面更新一秒也要24fps或高達60fps呢?
我覺的近期內比較有雲端系統雛型的應該是google os
雲端要多快頻寬才算夠.......

至少要能夠在一部沒有安裝處理軟體的用戶端
使用起來卻跟在用戶端有安裝軟體一樣,甚至應該有更快的反應體驗

線上版的office算是小事了
如果線上完整功能的PS呢?
甚至是線上完整功能的影片編輯呢?

雲端如果沒有很大的頻寬做後盾,發展是很有限且雞肋的

什麼是雲端發展到一個水準以上????
就是不管是拿手機,還是平板電腦,
他們效能上面應該接近無差別,
最大的差別只在於螢幕大小

雲端就是我可以不用隨身碟,不需要外接硬碟,不需要好的CPU和顯示卡.....
拍照不需要記憶卡
軟體不再是用"買"的,而是一種"租"的概念
我只要一個可以上網的簡單設備,就可以取得所有資料和處理這些資料

不然現在講的雲端.....還只算是開端的端


為什廠商要玩雲端.....或許雲端是解決盜版軟體問題的最終辦法(遠目.....)


ps.不要動不動就說別人觀念錯誤.......很無禮
如果自己講的也有問題的話,那更糗
嘴巴講的都是運算運算
可是舉的例子都是把什麼上傳給別人看
你的雲到底幫你算了什麼?
jackdr wrote:
你講的應該不是雲端,...(恕刪)


其實雲端只是一種概念

廣義的來說 其實網頁上跑的程式 (JS除外) 都是雲端

會被拿出來談 是因為 現在把越來越多的服務 應用上去

以前的雲端應用 只偏重於某個特定功能 或是某之程式

現在是應用的更廣泛而已

但是其實都是雲端技術

終極理想然就是 沒有電腦主機 只有螢幕+簡單晶片組+鍵盤滑鼠(或是觸碰)+網路線

就是一台電腦
jackdr wrote:
你講的應該不是雲端,是遠端登入吧.....
我覺的近期內比較有雲端系統雛型的應該是google os


所以GOOGLE才要先建置良好的網路環境,這是基本條件

Google光纖:美國寬頻問題的解藥?

Google計畫為5到50萬人建立光纖網路,網路最高速度可達1Gbits,等於是現在一般美國網路速度的200倍。此計畫獲得民眾極大迴響,Google則希望藉此找出高速網路的殺手級應用。

美國固接式網路的平均下載速度略高於4M,而比較先進的歐亞國家,下載速度最高可以達到100M;美國寬頻速度在30個工業化國家中排名只有19。更糟的是,美國人得花大錢才能上網。瑞典100M網路每月費用為16美元,韓國為24美元,在高物價的日本,160M網路的費用為每月65美元。美國50M網路每月就要145美元,而且不是每個地方都有。

如果只是寫email和找資料,美國民眾還能忍受這種網路品質。但高畫質網路電視至少需要6M的連線速率,視訊會議、遠端手術也都需要高速網路。一旦網路速度不再是限制,教育、政府、醫療、公共安全、能源管理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現相關應用,這正是Google想探索的領域。

許多國家讓電信公司共同分擔建立網路的成本,有些國家則設立獨立機構負責建造維護網路,並出租給各個電信公司。美國則寄望電信公司和有線電視公司相互競爭,但結果並不是造成價格下降、速度上升,而是形成寡佔市場。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相信,行動網路供應商加入寬頻市場可以增加競爭,並計畫進一步釋出500兆赫的頻寬。問題在於,大部分計畫釋出的頻寬是由電視台擁有,它們對此會非常猶豫;而最大的行動網路供應商Verizon和AT&T,都是目前寬頻寡佔市場的一份子。

LTE等行動網路的建構成本比光纖低,但在缺乏激烈競爭的情況下,網路速度仍舊會受限,使用者也還是得付出高昂的費用;難怪Google光纖網路能夠獲得極大迴響。
ksc91u wrote:
嘴巴講的都是運算運算...(恕刪)


您今天打了這些字 按確定

然後01 把這些字 套上您的圖片 ID 打上日期 做好聯結讓人引言

這就是雲做的事情

實際寫隻程式(別抓現成API)

您就知道 即使只是一個網路相簿

使用者只是傳一張圖片 做個縮圖跟展示

就是一堆運算所做出來的
憤世忌俗的版主發了一篇自以為是的嘴砲文
還可以從檳榔渣跟狗屎滿地扯到國家的建設及雲端發展
真利害哦~~~~~~~~~
我覺得~~~~~~~~實在毋須隨之起舞

jackdr wrote:
有誰是在廣達仁寶或是有推行雲端系統的公司裡負責或有參與雲端系統設計或規畫的呢?
我從頭看到尾都沒看到理論與數據來證明雲端系統要多少上傳頻寬才夠。


有, 小弟公司正在測試thin client架構

不過你問的太籠統了, 架構是什麼, 平台, potocol是什麼, 這些都有相關性
有看過100M只能讓20個user使用, 也有看過1個user用不到1M的流量的狀況

所以說要問多少頻寬才夠, 沒有標準答案的

jackdr wrote:
你講的應該不是雲端,是遠端登入吧.....
照你這麼算的話,你在看01是不是畫面更新一秒也要24fps或高達60fps呢?
我覺的近期內比較有雲端系統雛型的應該是google os


他講的的確是雲端,不是遠端登入
今天近端的設備只負責計算與壓縮遠端桌面的畫面以及傳送人機介面的訊號, 這些訊號傳遞過程中的確會有延遲狀況, 當壓縮能力不佳或頻寬不足時,的確會有那種畫面頓一下的狀況

為何一定要拿雲端來處理影片...

雲端能用的東西很多呀...
好像無法處理影像就廢掉了的樣子..

在坐的也沒幾位會在家成天處理影像?!..我可能一年用不到一次


我想有很多人大概連雲端是幹嘛用的都不知道...

只懂上傳,下載..結束.......




說白話點
老P3的運算速度會比四核心快嗎
不想花錢升級電腦的話....
把複雜的運算丟給雲端計算就是了....

有時候開發出來的即時系統客戶願意花幾十萬,百萬購買server建置機房嗎(還有後續維護費用)
不願意
用雲端就是了..
請勿購買韓國品牌,買伊索比亞的產品人家還會和您說謝謝,買韓國產品他們只會笑你笨再桶你一刀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