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真的也有100/100M的寬頻網路...只是他叫"學術網路"

claus950 wrote:
非常感謝您的提問,以...(恕刪)


本人補充一些感想,會用粗體字標記。

非常感謝您的提問,以下是小弟的觀點,不是絕對的真理,但求從普通人的角度回答

Q1:一般使用者有用到這麼大的頻寬嗎?
1.其實目前的頻寬流量對於一般使用者是足夠的,但是我們10年前用2M/256K的時候不也是這麼說的嗎?
如果我想從網路上欣賞或是讓人欣賞高畫質影片(比方說祖母想看看在遠方的孫子)
如果我想跟攝影同好分享剛拍攝完的RAW檔案
如果我今天開發某種有趣的服務,而這個服務需要使用大量頻寬(例如線上幫朋友重灌電腦...囧)
(靠!能想到這個,我都佩服自己了,如果微軟能出一張光碟由線上直接安裝,哪還需要好人啊XD!)

寬頻這種東西,沒有人在嫌太快的,網通技術每月每季都在更新,結果用到的是數年前的技術,會不會太可憐。 夠用就好?全台灣道路速限最高的是110公里,那製造那麼多可以開超過110公里以上車幹嗎?
還有一般使用者,怎麼定義,您說了算?


Q2:一般使用者願意花這麼多錢去弄一個需求不是那是大的服務?
2.花很多錢??香港的100/100M才99塊港幣而已喔1000/1000也才400塊港幣(另一棟樓的資訊)
另外,有人會補助給創意嗎?沒有頻寬就無法商業化的東西有人願意補助??
DHL說因為台灣沒有高速公路,所以工業局要補助我貨物坐高鐵的錢(更別提飛機)??

先去看看日本跟韓國香港的寬頻服務內容後,再來發言會比較好。 不是每個人都只會看網頁而已,很多個人工作室或獨立創作者都是靠著網路走出國際的。 如同前面人所說的,國外都已經1080I了,國內還在走類比訊號,會不會太可悲。
還有,不弄出產品,怎麼知道市場如何?預知未來?話說上個月才接到C社詢問光世代上傳提升到4M的電訪,當場給他打槍


Q3:花了這麼多的資本去做的最後一里,效益到底在那?
3.這個問題小弟真的就無法答覆您了,因為氣候暖化跟能源耗損的關係在學界也尚無定論
不知道在這邊談雲端技術跟虛擬化技術會不會太艱深了
去年一整年,加上前年後半年大家都在談論雲端跟虛擬化
這兩項技術可以降低企業在電腦機房的能源耗損30%以上,而這兩項技術的建立平台一樣是網路
不過這些只是理想值,或許如您所說會對環境造成衝擊,但是衝擊多大,或是不做反而不行
我想您一樣無法給小弟一個明確的答覆吧

前面很多人抱怨其他固網不努力佈線,現在您又說花了那麼多資本去拉最後一哩???

Q4:4.沒事幹嘛老扯中華電信,難到固網只有中華電信一家嗎?
4.誰叫他市占率第一,而且應該有超過60%,加上他有官股可以進行操作
當然也不是叫他明天就拿出100/100M的方案來,但是學術網路7~8年前就可以,中華電信要拖到什麼時候
不要再讓我說"怠惰力"了

仔細去看看電信法,很多條款將中華電信排除在外,就知道他們已經拿到多大的權利了

Q5:學術網路?以前那是拿來下載P2P,現在不清楚?
5.根據上面幾位網友的說法,學術網路只是受到限制,P2P的東西,我想還是秉持著工具無罪論

您又知道學網大家都在P2P?不要忘了,Skype和一些通訊軟體也算是P2P的技術之一。

Q6:大水管上傳真正目的是什麼?是真的對一般民眾有利嗎(CP值)?還是圖利一些特定業者?
6.大水管上傳的目的是什麼我想並不好定義
但是我是這樣認為的"當一個東西夠普及的時候,就不存在著刻意圖利的問題"
一樣舉高速公路為例,難道他是為了圖利特定客運廠商嗎(國光?)

為何沒有利?我10分鐘可以上傳完的HD影片,要我花兩小時傳?電費您出?

不知以上觀點是否能夠解除您的疑惑
但是站在台灣正在慢慢被邊緣化的角度來看,很多東西已經不能再拖了,網路只是其中之一

台灣不是正在被邊緣化,而是已經被邊緣化,內部的建設都爛到一個程度,人家怎麼敢投資?
學術網路本來就是為教育而生存

不是拿來下載及架設私人網站用(*有中隊將CS SV架設在學術網路,最後被抓包,小過一支)

宿舍的下載速度都很驚人~
1秒10MB
但一般大學都會有流量限制
在宿舍掛BT很容易就會超流的~
我想問一下

有人舉youtube被google併購的案例

我想問一下,錢進誰口袋,又不是我口袋,也不是中華電信

是既得利益者!你有本事搞,你說你沒本事賺,誰理你阿!

NYPD SWAT wrote:
本人補充一些感想,會...(恕刪)


補充點小小的心得,也感謝各位的回應的論點都相當的有參考價值:

1.我不會在2M/512k時說頻寬是夠的,但是100M/100M的
運用對一般使用者真的剩餘很多(最少目前是)?
我想CP值才是一般使用者需要,如果網路的CP值可以維持
很棒,沒有人會有怨言網路頻寬很大的。
2.工具無罪我認同,但是他背後代表的是什麼(我是指那些侵害
他人的運用),如果您是某些創作者,您的大作被如此傳播,
我想您應該會有其他感覺的。
3.大頻寬有利於其他運用的,這是正確的,我想沒有人會反對。
4.倒楣的中華電信,我只有說他活該,誰叫他要有這些背景!
可是我覺得該被指責的是那些拿了投資大眾的錢而不重視
投入最後一里建設的新進業者。
5.過度的建設(消費)是浪費,救地球最好的方式是減少不必要消費!
不使用時適當時機關掉電腦,所省下的電會遠比您上傳HD影片所省的電省很多,
有多少人是掛著網路上,上傳時間並沒有太大影響,想想其他省電方式比較好!
例如換塊節能主機板...





感謝 claus950 大大的意見 :D

不過說實話,也許是因為小弟身處的學校電算中心做的不夠好~
每次到晚上網路使用人數一多,宿網(學網)就開始瘋狂嚴重delay+loss,

且學校為了系統穩定+平均分配頻寬,限制每台電腦連線數(session)不可超過 400,
且大幅降低(限制)下載速度,因此不論是使用 http、FTP 下載,或者使用其他下載軟體,
速度皆不如 一般ADSL。
不過說穿了,這是因為使用人數多。
如果使用人數少,甚至只有幾台電腦用,那鐵定超快,但是學網不可能只有自己用呀 ...

小弟之前到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查看資料,(http://map.twnic.net.tw/)
其中有個 Flash 版的連線寬頻圖,可以明顯發現 學網(TANet) 的頻寬並不大,
甚至許多地方完全沒有互連。
因此假設我要使用 學網連線至 中國或其他國家,則必須先連到中華電信在轉出去,
速度實在快不起來。

另外個問題也是為了宿網公平,因此每個IP都會有流量限制,限制會因不同學校而有所不同,
但基本上如果看個線上影片不小心忘記關,隔天下場就是爆掉囉 .........

基於許多理由,小弟還是寧願自己花錢申請一條網路自己用啦 ~
沒人跟你搶

而許多人對 學術網路超快的印象,則是因為以前在光世代推出前,都只有
256、1M、2M、8M 的頻寬,跟學術網路的100M甚至1G 差距太大了。
alextan wrote:
補充點小小的心得,也...(恕刪)


所以摟,您自己都說了:

5.過度的建設(消費)是浪費,救地球最好的方式是減少不必要消費!

那華電拉一次光纖,各家業者不用重複拉幹線,租用不是達成您的目標?

怎麼會又被批?搞不懂呢?

還有,回到第一點,使用者的需求,不是你我可以決定的,您的想法,就跟之前中華電信主管在記者會上所說的一樣(上傳要那麼快幹嗎?不是都在下載嗎?)一樣的顢頇無知。

既然您說工具無罪,後面又把罪推到工具上?不是自打嘴巴?那跟某南部市長說飆車族太多所以要把摩托車限速一樣的可笑。

中華電信倒楣?他可偷笑勒,有公股在,什麼事情都如魚得水,有看過中華電信工程車可以掛"執行公務中"嗎?

有看過電信業者投資設備,還可以跟政府要折抵的嗎?
KevinYu0504 wrote:
感謝 claus95...(恕刪)


學網走國外,大多是走各校跟ISP申請的線路,或走教育部跟國高中心的Proxy出去。

TANET與NCHC流量圖

線路不一定是走中華電信,很多固網在學校都有線路進去的。

TANET台北區網中心-政大流量圖

提供給您參考,聰明的您應該一看就懂。
網路網路很重要~

小的只知道這個0.0

但是只要是有關到"政府"(政治人物 官員. . .等等)

不是我們小老百姓能輕易動搖他們的

傻傻的我 認為有2種情況有可能拉~

1.動用黑道勢力"勸說"(政治檯面下的原動力 沒黑道別想搞政治)


2.全台千萬人集體上街遊行抗議(全台一半人民 因該夠嚇政府了)XDD



哀~~小的只能在這邊發擾騷 小蝦米的心酸壓
學術網是作學術用途.
用來架私人站, 會嚴重影響其他使用者, 是自私的行為.

1樓既然認同這種自私行為, 有什麼資格炮中華電信?
中華只是為股東作最大利益.

自相矛盾, 語無倫次.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