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網路線材DIY的問題...

最近常逛的電子材料行,也都有看到這種組合包,價錢的確很便宜,但櫃上放的量很少,甚至只有一兩包,似乎己不是主打的商品了,再說壓線夾三五佰的也都做得很精緻,看起來也不像是次級品(好不好用我不知),好線材也都有50公尺裝的,甚至可以零買...所以那種便宜的組合包也就不那麼吸引人了...再說現在的人買三c零件都會上網做功課,會買這種組合包,不如直接買成品了...

YK5543 wrote:
昨天逛長明街時在禾樺...(恕刪)


請教各位 :

最近家裡整修, 也想順便拉 cat6 網路線, 但是對於水晶頭還是搞不懂 cat6 跟 ca5e

在構造上有什麼不同? 爬了一堆文以及到電子材料行看過還是一頭霧水 :

線整理好後, 塞到水晶頭後, 是否看起來是上下2排? 還是跟 cat5e 一樣是一排

1. 因為看過的文章裡, 都說cat6 跟 cat5e 的接頭不同, 但是線在水晶頭內的排列方式,

有的說是2排, 有的說是一排

2. 在電子材料行(台中的廣x電子)看到 cat6 及cat5e , 看來都是一排; 只看到cat 6a 的是上下2排

若是cat6 及cat5e 的水晶頭外觀上都沒差別, 那是不是只能相信製造商在包裝上的標識,

而且YK5543您提到的這個廠牌還有通吃 cat6 及 cat5e 的接頭, 更讓人搞不懂

(小弟不是唸相關科系, 只是愛DIY ), 謝謝
我也是外行隨便玩玩而己
塞進水晶頭應該都是一排吧,有一種水晶頭內含另一個整線頭,有一種是單排,有種是雙排的,但進水晶頭都是一排8個接點
而且現在一般用的,CAT5e就夠用了
CAT5e好像只會用到線材內的1236線蕊,CAT6好像會用到全部8條線蕊
kaworu.liu wrote:
不過大多的好一點點的線 都會再線上面標示 000-305這樣 方便使用者拉好線之後計算使用多少米
(一般都是305米開始到扣...).(恕刪)

通常線上標示不會是 000~305,標示通常不止3位數,大部分是6位數例如 205001~205306。
這是因為工廠生產時是一大捆遠超過305公尺,是要裝箱時候裁減成305米(或是1000ft)裝箱。

kaworu.liu wrote:
24AWG UTP (UTP無遮蔽 AWG 線徑 http://www.hoyo.idv.tw/78/awg.htm 當然是越大線越粗)
這時候又要來考慮 你公司配管是否夠粗..(一般四分管2條CAT.6 大概就可以讓你動彈不得了)..(恕刪)

這好像講錯了,awg 標示番號越小表示線徑愈粗,不是什"當然是越大線越粗"

kaworu.liu wrote:
純銅非常軟 軟到一個不行 不過好線...都....很硬 硬到一個靠杯...因為真材實料 同樣305米 重量多很多...(恕刪)

端看"硬"是很不正確的。
patch cord(跳接線)就一定是軟的,因為是內部是多絞線作成的,這是全世界的標準。
好的公司可以透由各種方式(大量生廠、技術、科技、專利、研發、...)讓產品成本降低,且一樣通過各式各樣的認證。

下面是摘自 "資料通訊與佈線設計" ,這是本很讚的翻譯書
粗導線具有更好的物理強度與更低的電阻,然而導線越粗,製作電纜需要的銅就越多,這會導致電纜更重、更難以安裝、價格(成本)也越高。

電纜設計的挑戰性在於儘可能使用小直徑的導線,同時保證在必要的電壓與頻率下達到導線的最大容量、最好穩定值。

早期cat.5線23~24AWG,現在cat.5e 線採用24AWG即可。
隨著科技進步,銅的純度不斷提高,導電性能越來越好。所以通信電纜設計的規範自動放棄了對導線實際直徑的要求。
真正重要的是性能而非導線直徑,特別是以阻抗歐姆值。

所以!以後不要單純看線上的AWG,莫名的線上標示23AWG,大品牌有認證的線標示24AWG,您相信誰?

黑心線除了標示不符外,回收銅、再生銅、包心銅.....手法可多了,這些都無法從外觀得知。

大型公司的銅是有簽長期供貨契約(如同台電之前新聞:高價煤礦長期供貨契約,慘遭國內輿論撻伐),當缺銅時、或銅價大漲時,這些大廠商是不需擔心。


下列是有關黑心電纜線的影片,網路線的材料也有銅、PVC,剛好可以參考,原理是類似的。

62chaokai wrote:
通常線上標示不會是 ...(恕刪)

基本上不要把東西講的太難懂比較好解釋

我以前也在賣網路線 你搞錯我的意思了....
(兄臺你已經搞錯很多次我的意思了)

數字當然是多位數 但是不是每一家的只會標示整捆電纜的總長...
也有些廠會在上面再跟你標示本箱的線材還有幾呎 然後後面在標示總長 所以知道看尾碼三位數就好了..

至於你跟人說AWG數字越小越好 不如跟他說比較粗的線 一般外人人聽不懂AWG 但是粗細看的出來

一般挑選當然純粹挑硬不正確 不過過軟的也不是很好的 基本上大品牌的線 大多有點偏硬 (應該說軟硬適中)
不太會有機會讓你看到很軟的大品牌線...當然也是有含銅量很少 線很硬的濫線(某代理商自有品牌XD)

基本上 同樣廠牌跟系列 你會會選AWG23 還是選24的? (我認為是看工程利潤而定來挑選)
你的講法只能對於雜牌線來說...(基本上雜牌你想看號稱23AWG也很少見..)
對於品牌線來說 AWG23跟24本來就是成本考量而已 ...

去盤商那邊滿坑滿谷的線材 什麼價位就大概什麼水準...內行的一看就知道了
然後什麼量有什麼折扣也很正常...除非你線材不是跟盤商叫貨的..才會有極大成本差異..

相同的文章不用一貼在貼 ...知道就好了 反正會在乎的就是會在乎 不在乎的就是不在乎..

沒足夠錢的就是很現實用爛線....錢多自然可以挑喜歡的線材...我看法跟Z大比較一樣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什麼屁股吃什麼瀉藥....(我也是業務底的 所以利潤多寡比較重要..客戶要求過低的經費就不要接就好了)

至於銅的純度你可能想太多了...又不是以前的技術銅沒辦法提高純度 而是什麼價格用什麼料而已
網路線本質上根本沒進步多少..(跟電腦比的話)..cat.6又不是這一兩年才有
網路線這種跟國際銅價息息相關的 一樣的東西..只有買的時間點跟價位有差 而已..

挖舊文章沒什麼好玩的 ..
cerenin wrote:
最近家裡整修, 也想順便拉 cat6 網路線, 但是對於水晶頭還是搞不懂 cat6 跟 ca5e

在構造上有什麼不同? 爬了一堆文以及到電子材料行看過還是一頭霧水 ...(恕刪)

cat.5e:TIA/EIA-568-B所界定及承認。並提供100MHz的頻寬。目前常用在快速乙太網(100Mbit/s)及千兆乙太(1Gbit/s)中。

cat.6:TIA/EIA-568-B所界定及承認。提供250MHz的頻寬,比CAT-5與CAT-5e高出一倍半。cat.6的規格上,更加強了串音干擾及系統雜訊的解決方法。並能提供10BASE-T、100BASE-TX及1000BASE-T的各種乙太網類型。甚至在短距離(55公尺)內,可提供萬兆以太網(1Gbit/s)。

ca5.6a:TIA於2008年2月發表的ANSI/TIA/EIA-568-B.2-10中,列明CAT-6a的傳輸頻率可高達500 MHz,是CAT-6線的兩倍。並且在100米內,提供10GBASE-T的萬兆以太網。

簡單比較表:
cat.5e 100MHz 100/1G Mbit/s
cat.6 250MHz 100/1G Mbit/s (附註10G Mbits/s 於55米內可達成)
cat.6a 500MHz 100/1G/10G Mbit/s

還是建議作母接頭(jcck)後,買現成跳接線(patch cord)是較正確的作法。
這個 zman網站 裡面很多寶,關於標準的佈線方法有詳細介紹。
kaworu.liu wrote:
基本上不要把東西講的太難懂比較好解釋

我以前也在賣網路線 你搞錯我的意思了....
(兄臺你已經搞錯很多次我的意思了)
(恕刪)

對錯與複雜難懂是兩回事。講的簡單好懂並不表示可以亂講。

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沒有確定下請不要誤導,您可以選擇不要回覆。
如果是我講錯了有人指正,我會道歉並感謝,因為這樣讓我進步。


以下摘自wiki:
美國線規(英文是American wire gauge,縮寫為AWG),是一種區分導線直徑的標準,又被稱為 Brown & Sharpe線規。這種標準化線規系統於1857年起在美國開始使用。
鋼鐵工業使用不同的線規,所以下述內容並不適用於鋼絲。
導線的直徑與導線承載電流的能力有很大關係。線規數字越小,表示線材直徑越粗,所能承載的電流就越大;反之,線規數字越大,表示線材直徑越細,所能承載的電流就越小。



kaworu.liu wrote:
一般挑選當然純粹挑硬不正確 不過過軟的也不是很好的 基本上大品牌的線 大多有點偏硬 (應該說軟硬適中)
不太會有機會讓你看到很軟的大品牌線...當然也是有含銅量很少 線很硬的濫線(某代理商自有品牌XD)

基本上 同樣廠牌跟系列 你會會選AWG23 還是選24的? (我認為是看工程利潤而定來挑選)
你的講法只能對於雜牌線來說...(基本上雜牌你想看號稱23AWG也很少見..)
對於品牌線來說 AWG23跟24本來就是成本考量而已 ...

上述這論調是有問題的,選擇網路線的好壞與awg 無直接關係,更與軟硬無關係,請先了解 solid實心導線 與 stranded 絞合導線的差別先,有關這點我會另外發一篇詳細些讓大家參考。

下列摘自wiki:
根據ANSI/TIA-568-B.2-1內的標準,CAT-6線的線徑可由22AWG至24AWG,比CAT-5線的規格更有彈性。


kaworu.liu wrote:
去盤商那邊滿坑滿谷的線材 什麼價位就大概什麼水準...內行的一看就知道了
然後什麼量有什麼折扣也很正常...除非你線材不是跟盤商叫貨的..才會有極大成本差異....

黑心電纜線有機可乘的出現,是因為成本最低,價格是正常貨(通過標檢局檢測)的一半。便宜的未必不好,最貴的也未必是最好,選擇通過標檢局檢驗的產品,或是通過國際認證的產品是較推薦的方式。

了解規格後,知道自己要什麼可以選什麼,這才是zman 的意思,國際大廠有好產品,國產也有不錯的產品。


我沒有挖舊文,是此篇有人回覆後浮上來,我幫忙回答並指正些錯誤。如果我針對您的文,應該不只這篇。
62chaokai wrote:
對錯與複雜難懂是兩回...(恕刪)


重點是 我有說AWG數字越大線越粗嗎...不要自己搞錯....你再看一次我說的 我可沒說AWG數字越大是越粗這種事..
(做工程都知道spec定義吧 你看過哪一篇是回AWG請挑數字越大越好嗎?
我本意是線徑越大整條線越粗 會導致很難配線 只是我剛好寫在後面讓你誤會而已(剛剛回去看我一年前文章才知道你再講什麼 原來是雞同鴨講..)...不然我貼AWG網址幹麻XD 看也知道數字越小面積越大 )

至於線的好壞跟AWG確實沒有絕對影響 但是跟價位一定有影響...

但是如果同品牌AWG如此不重要 廠商何必做?...天天講spec不會很辛苦嗎..? (整天看英文spec很累耶)
要專業度 與其在這邊講spec
還不如儀器拿出來量看看有沒有到spec標準就好了..

公司在網卡測試那邊 也是濫線 好線都測...然後儀器量下去就好了 (低於spec標準就是有問題)
你做網卡就不能保證客戶全部都用高檔線材....
在CV test report 一定spec定義都是爛線 好線都要測
測試長度有常常超過100米也在測試...spec規定是就是及格分數而已...
實際上設計都是超過spec規範才能符合各種不同的環境跟平台
如果你思考在於客戶一定會照標準來做 那你產品到現場會問題一堆...
現實層面就是 客戶10之89 一定不會照標準施工的.. 而且下游廠商一定會偷料的..


我不講專業名詞 就是希望能簡單的解釋給一般人聽 =/= 不知道專有名詞

用到黑心線基本上也沒皮條阿...多少錢做多少事情而已...
我不相信你跟店家說 我要XX品牌XX線 店家還會拿出黑心線給你 除非消費者跟店家都是白痴才有可能
kaworu.liu wrote:
重點是 我有說AWG越大線越粗嗎...不要自己搞錯....你再看一次我說的 我可沒說AWG數字越大是越粗這種事..
(做工程都知道spec定義吧 你看過哪一篇是回AWG請挑數字越大越好嗎?...(恕刪)

兄台您可能打完字沒有注意看吧!再看看吧

kaworu.liu wrote:
至於線的好壞跟AWG確實沒有絕對影響 但是跟價位一定有影響......(恕刪)

awg 與價格也沒有直接影響,不要再誤導了,我之前不是也貼了嗎?
同廠牌cat.6線通常比ca5.e 貴,但cat.6 線銅導體未必比 cat.5e 粗,可見awg 與價格無關。
cat.6 會較粗主要是因為包含 中心十字架,銅的部份未必較粗。

kaworu.liu wrote:
要專業度 與其在這邊講spec
還不如儀器拿出來量看看有沒有到spec標準就好了..

公司在網卡測試那邊 也是濫線 好線都測...然後儀器量下去就好了 (低於spec標準就是有問題)
你做網卡就不能保證客戶全部都用高檔線材....
在CV test report 一定spec定義都是爛線 好線都要測
測試長度有常常超過100米也在測試...spec規定是就是及格分數而已...
實際上設計都是超過spec規範才能符合各種不同的環境跟平台
如果你思考在於客戶一定會照標準來做 那你產品到現場會問題一堆...
現實層面就是 客戶10之89 一定不會照標準施工的.....(恕刪)


測試不是您講的這樣,測報是件很專業的事情。

kaworu.liu wrote:
用到黑心線基本上也沒皮條阿...多少錢做多少事情而已......(恕刪)

請不要再幫黑心貨找藉口。
我會去找適當店家買,通過標檢局的產品多得是。
zman 說過有心就買得到。
忘了說:"zman 說過佈線是不需要打水晶頭"。雖然很多人都聽不懂,但zman 一直在推廣正確佈線觀念。
62chaokai wrote:
兄台您可能打完字沒有...(恕刪)


同廠牌 品項 (外箱一樣) 可以勾 23AWG跟24AWG 23一定比較貴...(不然就是盤商亂報價不是嗎)

(就你說的 可以勾22-24...同品項 一定22比較粗)

你現在講的是張飛打岳飛吧...(拿cat5.e VS cat.6..)

我也知道CAT.6有十字 比較粗...實際施工就是看現場..我不會拿CAT.6比CAT.5E說 CAT.5E偷料
還有就是PVC上面可以動手腳 電腦power大家都喜歡拿重的說嘴 自然有廠商放鐵塊灌水..)

在測試時後 請把平台 固定下來在講....會把平台起跑點搞錯 那就不是測試報告了..
(你很多講法就是張飛再打岳飛了...你一直跟我講平台不一樣 我一直跟你講平台一樣的時候如何)

報告是不是這樣寫....我只能說你想的太美好了...除了協會的spec以外

報告的spec是自己定的標準 請參考百佳泰..之類的單位 大家測試標準都不一樣

但是報告內一定是 掃平台一定都是高單價高品質到低單價低品質全掃...數量越多越好

而不是整篇報告你只會看到他掃高級品..

說實在的 我也希望下游工廠全部都照DB做產品...問題是純照原廠spec的DB 就是沒競爭力產品
(滿滿的用料跟晶片幹麻...少一毛是一毛的東西..量產上百萬個價差很大..)

所以滿街都是便宜貨...問題一大堆

PS test report的數字僅供參考...實際使用應該會有極大差異..(環境變數很大)

只要不是自己親自測試 親眼所見 真的參考就好 ..(spec一定有規定環境變數)

XX環境之下穩定測試幾天之後 = 經過認證同意商品壽命可達幾萬小時...
實際上幾萬小時以年計算..商品量產一定不是慢慢等幾萬小時..


我基本上意思就是跟Z大一樣 與其單一品項花過多經費 還不如設計一個均衡的計畫
均衡的花費很重要 把錢花在刀口上 對於企業很重要 
只有不是花自己賺來的錢的單位(公家單位跟學校 或是 需要靠頂級設備賺錢的單位 才"比較"需要高級配線..
什麼錢最好花 就是別人的錢最好花...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