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huang0317_3 wrote:
請參考韓國和香港,在政經人文的各方面,韓國和香港比日本更接近台灣。
我說的是"當初",我們發現被日本大幅超越的時候,那時韓國跟跟香港還不夠格做為參考的對象吧...
alexhuang0317_3 wrote:
台灣一直是學著日本的相關作法來做,連中華電的官股釋出比例也都是仿效日本NTT。
只不過你看過台灣哪個業者像日本Yahoo BB一樣帶頭殺價?
只不過你看過台灣哪個業者像日本au一樣自建網路?
小弟只看到一堆嫌貴不要用的廠商
以及政府開了2億的罰單卻不用繳的的廠商
那我講要仿效的地方,他們有真得仿效嗎?
所以,如果政府是照我說要雙方都各退一步,且有真的去監督執行,沒有罰單不罰單的,要合約說沒做到限制幾個月內必須補做完畢,不然就照合約的內容撤照,這樣不會有效?
alexhuang0317_3 wrote:
有第一名第二名在,為甚麼要跟一個 "跟臺灣是差不多等級" 學習?
更甚況你似乎沒有仔細研讀Irs大的資料,
Irs大的資料中有提到Netindex
以Netindex的資料,BT線路密集的英國首都,竟然只有18.32 Mbps,在台灣的前十大城市,隨便都比英國首都快。
你講的我一頭霧水,我都說是學明顯進步的日本了,只是我搜尋到的資料中並不大能看出英國比臺灣慢到什麼,但我也沒說要學習英國。
我的確是沒注意到Netindex,而從Netindex的網站裡的確可以看到的是BT比一堆其他業者慢、比臺灣一堆業者都慢,然而...就算看了我還是搞不懂這跟開放ADSL線路費成本價不好有什麼關聯。
看起來不過就是跟臺灣一樣,在大幅獨佔的線路上大家都跟在國營事業的背後走,然後其他獨立線路部分崛起,所以最多只能搞到18.32 Mbps等級的水準。而在今天臺灣ADSL只有8M規格的情況下,當然也是尋求目前更加成熟的其他管道比較好吧!但過去日本的50M ADSL即使到今天還是依舊不怎麼遜色啊!更不用說之後的50M revo了。縱然之後免不了式微,可是若過去能確實的朝著這方向走,會有什麼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