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nchee wrote:
現在是比賽烏賊戰術嗎? 中華電信光世代用戶不都是民營化一個一個找進來的,
外面馬路的光纖也都是民營之後鋪的, 幹麻要通通挖掉拆掉?
難不成你以為中華只有10M/2M? 你願意的話, 中華也提供2M, 4M, 5M, 10M, 50M, 100M甚至是1G專線,
只是價錢不便宜而已, 什麼叫誠意? 等到seednet和台固覆蓋率能拿上臺面再說吧
更不要說接的到, 穩不穩是另一件事
想要說別人胡說之前, 麻煩自己先做一下功課...(恕刪)
民營化一個個找進來,噗,那個不是本來國營的市話用戶!百分之90以上都是好嗎?
下載100M請問上傳是幾M?怎資料打一半的,還是功課只做一半?
台固拿下有線電視最後一哩,覆蓋率就是3分之1,時間早晚而已。
穩不穩?中華夜間時段連外頻寬,你要不要去測一下跟SEEDNET、TFN比一比,看誰快?您說要多做功課不是嗎?

FROM jehuen's Blog
中間那段電話線路不是買現成的是什麼,其他業者可以免費用嗎?那電話線是民營後鋪設的?



批評其他業者只會買現成的,種花的就都是自己鋪的,真好玩!還不是轉民營跟政府買來的!

becool996 wrote:
民營化一個個找進來,...(恕刪)
不能同意您再多了。
末端迴路、既有光化箱位置、路上的電信管道人孔手孔,絕大部分都是既有電信總局時期建立的。
民營化後的華電一點建設都沒有?也不至於,抽掉原有的銅纜換光纖倒是蠻行的,絕大多數連馬路都不用挖。
既有的電信管道就已經通到家家戶戶的電信箱。
民營業者?光纖走水溝,進線被要求回饋,左不能挖右不能挖,角色換成華電能有多厲害?
最後一次回應了, 對不知道狀況的人講, 只是對牛彈琴
那個你引來的那張圖只是其中一部份, 早期的光世代, 光纖是直接進到大樓的,
電話線只有使用到大樓內部的部份而已, 而那個部份是建房子的時候放進去的,
不是中華佈的線, 也不只有中華可以使用, 光化箱那是去年底才開始有的,
之前購買的設備, 是不能夠放在光化箱的, 當然也不會有那張圖的接法
至於光纖埋在銅管線中, 不是每個地方都可以這麼做的, 銅線可以轉可以彎,
佈光纖有一定的規則, 不是隨便穿進去, 而且中華佈的都是多芯單模光纖,
一折大概就要融接了, 過去ADSL用以前銅線的資產還有話講, 光世代佈線還在扯銅導線,
只是曝露出對網路知識的不了解而已
線路穩不穩, 不是只有頻寬而已, 而是網路建置的時候, 有多少備援和架構的設計,
不然三不五時斷個線連不上, 頻寬再大也沒有意義, 我是不知道你都連去那,
至少我10M/2M, 過去一年來都還蠻穩定的, 沒有碰到什麼斷線的狀況,
國內幾家固網及MSO我剛好都有接觸, 中華不管在網路設計及備援上, 是考慮過百萬用戶的,
其它業者要是真有百萬用戶上網, 我看也只能嘿嘿嘿了
TWIX的頻寬也沒什麼好談的, TWIX只是國內一個網路交換中心, 但不是所有國內外跨網都需要經過TWIX,
大型的ISP之間, 除了TWIX之外, 都會有另外的專線相接, 根本不用經過TWIX,
到國外的線路也是一樣, 大型的ISP都會有自己的線, 說穿了, TWIX只是方便沒有能力建置專線的小ISP為主,
以HiNet佔國內用戶的多數, 根本沒有必要建大頻寬到TWIX, 建那麼大, 也只不過爽了小ISP,
浪費錢而已
另外中華的大頻寬專線是有對稱上網的, 上傳和下傳是相同的, 主要是給企業用戶使用,
你要是出的起錢, 一樣可以申請, 沒有什麼上傳只能一點點, 錢的問題而已
yenchee wrote:
最後一次回應了, ...(恕刪)
光世代也是這一兩年的事情,哪來的早期跟晚期?
大樓總電信箱到各戶的線路當然各業者都可以使用,不過有些是客戶委託華電建置的就另當別論了。
至於光纖進大樓,這又牽扯到許多內幕與回饋的事情。
個人住的社區,有亞太跟華電進駐,但每個月社區收支表上,總是會有亞太機房租金,但就是不見華電機房租金。
如果華電進駐是不用付租金的,那還真的是無本生意阿。
至於交換中心,您就別鬧了,IX給小的ISP連?照目前的狀況,只是讓那些小ISP死更快。
看看華電對TWIX頻寬吧,小ISP接到TWIX,結果對華電頻寬不足(看流量圖就知道),客源流失還不是要倒閉。
有空多去看看日本香港的例子,各家業者都在IX交換,相對的小的ISP只要花費較低的成本就可以與各家連接,無須各家各家牽專線,才能達到高速交換的效率,有能力取得NS Number的業者,也可以選擇連入IX,降低成本。
您那麼瞭解內情,來解答一下為何華電不願意擴增頻寬到TWIX。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