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

990724更新 為了台灣的網路發展,請大家有力出力,有時間出時間(歡迎加入臉書社群:台灣"亀"速寬頻網路!貴又慢!慢!慢!)

NYPD SWAT wrote:
不好意思喔,問一個小...(恕刪)


第二類電信事業執照是指
沒有架設實體線路固網或實體無線基地台,
而是以向第一類電信業者承租固網或無線基地台一定數量的門號或頻寬來經營自己的電話或網際網路業務的業者。

以ISP業者為例
台灣固網(台灣大寬頻)亞太固網寬頻(亞太電信)So-Net(So-net)速博網

中嘉和網到底是算在二類電信業者 還是算一類電信業者
hoshino01 wrote:
第二類電信事業執照是...(恕刪)


沒錯,所以不在這兩類電信執照中,卻經營網路生意的...........

我說的夠明白了吧。
NYPD SWAT wrote:
不好意思喔,問一個小...(恕刪)


我指的二房東不是那些ISP業者,而是社區寬頻業者。
有些二房東是真的有合法二類執照,有些其實早就過期,拿著過期的牌照在做生意。
有些是什麼公司行號都沒有,是自己在運作的個體戶。
但不管有沒有合法,他們都很會利用經濟型的寬頻去挖Cable或電信業的用戶。
這樣的結果,就是降低了整個產業的營收,對於提供電路的那一家傷害最直接。
對於用量不是很大的用戶來說,在Web 2.0之後,就沒再出現什麼吃頻寬的應用,
一些較低速的用戶,當然很容易被社區寬頻業者挖角。現在的頻寬管理設備,已不
同於以往。
不然你想為何中華電會這麼用力要推MOD,還不是想利用特別的優勢來綁住用戶。
而上行頻寬一直被掐得死死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主機代管的服務,因目前沒有什麼
經濟型的高速上行寬頻,所以在這方面就比較沒聽說有什麼問題囉!
還有其實有些行動業者,也很聰明,會捨棄專業型改用經濟型的,省下不少開銷哩!

kyoroid wrote:
我指的二房東不是那些...(恕刪)


是阿,如果都沒有執照了,為何不動手檢舉勒?

老實說,MOD跟現在那個唱KTV的,都是學NTT的。

NTT的映像サービス

學的不三不四的,還有朋友被華電業務千拜託萬拜託裝機湊業績勒。

如果附屬的服務夠吸引人,又需要穩定高速的頻寬,不會有人想要去用那種不穩定的二房東拉。

NYPD SWAT wrote:
是阿,如果都沒有執照...(恕刪)

社區寬頻業者一定都帶有地緣關係,甚至背景有座高山。
台灣就是這麼有人情味,就像到處都看得到違建,卻沒什
麼人敢檢舉;酒店林立,裡面做什麼生意大家都心知肚明
,也少有公權力敢動他;賭場隨處有,還不是開了好幾年
,安然存在著。其他的就不需再多說了。
還有,二房東的網路也不見得都不穩定喔!
現在的頻寬管理器,要針對每個用戶去做Qos、連線數、
保障頻寬、最大頻寬、MAC數量、ACL...等一些管理,
介面都做得很簡單,很容易就能做網管了。

NGN,是新型的網路架構, 台灣也有, 現階段多為ISP或大型企業自建網路骨幹
不屬於LL, 跟一般企業或個人用戶使用的光纖LL, 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hoshino01 wrote:
也不能怪中華電信啦 要怪就要怪新世紀資通 台灣固網 拿一級執照去作二類電信業者的事
要罵也要把這2家拿出來罵


這才是重點, 這兩家才是問題的根源

hoshino01 wrote:
中嘉和網到底是算在二類電信業者 還是算一類電信業者


它屬於二類
因為他沒有經營一類的執照(ex.語音...), 即使他有自有線路, 但他沒經營一類固網業務事實
hoshino01 wrote:
第二類電信事業執照是...(恕刪)


二類電信

NCC一類電信業者名單 請按此
說到那MOD和KOD, CHT也是很辛苦

MOD被第四台系統業者, 抓著立委去施壓NCC, 設定了重重限制, 因為系統業者深怕所有節目都上了MOD, 自己的SD畫質比不上HD畫質, 品質和價格被CHT打到垮掉, 自己光纖網路建設又無力(需要龐大資金), 所以只能出此下策, 威脅頻道商上MOD就沒第四台, 配合立委諸公的施壓, 造就現在這樣奇怪的MOD, 這也無可厚非, CHT自己也是啞巴吃黃蓮, 但他也有努力, 也是有一些好頻道在MOD, 第四台就沒有(例如Discovery系列的節目和最近世足的艾爾達)

前幾天晚上世足忘記是誰的比賽, 大豐有線電視的年代轉播一開始就定格, 左上角跑馬燈寫無訊號
把房間的MOD拉了個HDMI線到客廳電視上看, 畫質真的沒話說, 比第四台好太多了

KOD這個東西只能說是一個水土不服的產品, 日本人的生活習性畢竟跟台灣人不一樣
舉個例, 日本公車站牌上幾乎都有個QR code, 廣告書本上也都有著QR code, 台灣即使手機上網吃到飽已經是很普遍了, 但是利用QR code這種東西花了好幾年就是推不起來. 這也無可厚非, 畢竟國情不同, 硬要說臺灣比日本落後很多引進KOD真的對CHT不是那嚜公平, 殺頭的生意沒人做, 現在即使提供了這樣服務, 我相信業績一定還是很差.

如果酸一點,我們可以驕傲一點的是, 在歐洲也許MOD可以找的到, KOD有業者提供這樣服務嗎??(我是不知道...)
他們網路有些還是撥接的哩, ADSL也有計時和計量的計費型態, 至少臺灣這方面比較好
可以稍微安慰自己一下
hoshino01 wrote:
中嘉和網到底是算在二類電信業者 還是算一類電信業者...(恕刪)


中嘉和網的前身,就是和網寬頻
業務範圍主要以企業戶為主,另外就是做ISP之間的頻寬販售(需要有第二類的牌照才能買)

目前中嘉寬頻(ke-ing)跟中嘉和網(CNS-KBT)算是沒關係(在系統上面)
因為這兩間公司都有不同的AS number
也就是當中嘉寬頻(品牌名稱:bb寬頻)滿儎的時候,中嘉和網不一定要理會
詳情請見bb寬頻底下的一串字"bb 寬頻及bb 光纖為中嘉網路旗下中嘉寬頻股份有限公司所提供之服務"
沒有萬能的資費,只有懶惰的使用者!網路問題?盡量解決就好啦!
pigway06 wrote:
敬啟者:

茲復 台端6月18日電子郵件有關「台灣失去競爭力的網路速度」案,本會說明如下:

依固定通信業務管理規則第32條之1規定,經營者取得特許執照後,其通信網路另有增設或變更時,應檢具詳細網路建設計畫向本會申請許可,並於完成增設或變更後,向本會申請通信網路技術審驗。是以有關網路建設由各電信業者自行擬定詳細網路建設計畫,並檢附相關資料向本會申請建設許可,後經審合格後,由本會發網路審驗合格證明。有關各業者對是否針對台端關注之寬頻網路建設,係屬各業者權責,建請台端逕向相關業者詢問與建議。
另電信各項資費訂定,係由各業者自行評估擬定,並檢附相關資料提報本會審核,本會就其成本合理性與市場競爭因素等項核定(或備查)後,業者再行公告施行。有關台端關注經濟型對稱速率之產品亦屬各業者權責,將轉請市場主導者依權責卓處逕復台端。荷蒙關注電信業務,謹致謝忱!副本抄送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附民眾陳情資料),並於文到15日內針對陳情人提出相關疑義卓處逕復並副知本會

看不太懂@@


外星翻譯機: 我們不負責頻寬問題, 請找各業者
  • 5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