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10日;NCC決定:電信三雄互連(IP Peering) 免費 (但是中華電信不理他)


chih_haohung wrote:
我是說四大固網業者...(恕刪)


您怎麼現在才定義其他固網是指,四大固網?

還是您先前就定義過了??
兩光小林 wrote:
您怎麼現在才定義其...(恕刪)


2000年 開放....

主要就是為了 中華電信 台灣固網 遠傳(速博,新世紀資通) 亞太  這四大固網業者 
這不用我定義 
chih_haohung wrote:
很正常啊,,,


為什麼其他固網業者16年過去了 都自己不去建設 家用的用戶迴路
利用NCC和民眾來施壓 當初2000年講好了開放 所有固網業者都知道遊戲規則
16年過去了 為什麼要懲罰我(中華電信)這一個腳踏實地 建設 用戶迴路的固網業者呢
我(中華電信)自從2006年也開始供裝建設FTTH了, 到今年也滿10年了

其他固網業者在家用固網這一塊 不要說電話線路是0%進度, 連FTTH線路也0%進度
這樣做有甚麼公平正義呢?!
(恕刪)

中華家用光纖沒有那麼久吧!
例如:VDSL供裝跟FTTH都沒有那麼久

最久是ADSL在來是光纖轉化箱>>FTTH這裡

chih_haohung wrote:
2000年 開放....(恕刪)

有線上網[編輯]
1.光纖(FTTx):利用光纖線路連入網際網路。依照光纖線路與銅纜的連接點,可分為光纖到交換箱 FTTE (Fiber To The Exchange)、光纖到路邊 FTTC (Fiber To The Curb)、光纖到樓 FTTB (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纖到家 FTTH (Fiber To The Home)等不同類型,目前台灣計有數家ISP推出此服務,分別為:台灣固網(台灣大寬頻光纖mylife)、中嘉寬頻(bb光纖)、凱擘(凱擘大寬頻)、台灣基礎開發科技(哈NET)、新世紀資通(遠傳大寬頻Seednet、速博sparq)、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大新店民主有線電視(大新店寬頻)、威達雲端電訊、台灣碩網網路娛樂(So-net) 。
2.ADSL:自2000年開始,中華電信數據通信分公司-Hinet開始提供512k/64k的ADSL。而市場上除了SEEDNet外,原本固守在Cable領域的和信超媒體以及亞太線上也轉戰ADSL市場。Hinet憑著本身獨佔電話線路的電信優勢,ADSL服務開始,立即取得9成市佔率,而改組後的SEEDNet維持市場第二大地位。而和信超媒體以「768k/128k的頻寬,512k/64k的價格」的策略切入市場,在短時間之內擁有ADSL用戶高達8萬人,取得了市場第三大地位,但也因用戶暴增,導致頻寬完全不以應付龐大的用戶量,再加上網路泡沫化在美國的NASDAQ股價暴跌,到2002年開始用戶大量流失。2001年,台灣最後一家加入寬頻市場的ISP業者So-net併購了台灣第一個ISP業者新絲路科技撥接用戶,於2001年9月開始提供ADSL與撥接寬頻服務,剛開始以~So Easy So Fun~,強調日式的寬頻服務,2002年4月開始,以SONY專業的ADSL、Adsl by Sony為號召,並且大手筆的贈送電腦週邊產品開始,打亂ADSL市場,並迫使已經毫無利潤的ADSL市場其競爭對手也開始以贈品、價格戰搶佔市場,在2003年7月的電信總局官方資料統計上,中華電信的Hinet因市場競爭過於激烈,使其市佔率一度低於七成市佔率,直到2004年台灣寬頻市場完全飽和.至2004年7月為止So-net Taiwan,成功的擁有13萬名用戶(市佔率2.54%)並取代和信超媒體成為台灣第三大網路服務提供業者。2008年4月,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公布2007(統計至2008年1月)台灣網路調查中,ADSL中華電信仍以84%市占率壟斷市場。
3.Cable: 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的公司和信超媒體與亞太固網寬頻率先推出了藉由電視電纜線路上網,目前系統業者以雙向Cable為主,已經無地區使用單向Cable,也就是上傳部分使用電話進行撥接。

固網市場壟斷問題[編輯]

中華電信因為過去電信業開放前長期經營傳統電話服務,當年因為沒公司願意承接銅纜的維護,故由已經民營化的中華電信買下所有過去已建設的銅纜,中華電信一直默默維護全台銅纜數年,其他業者直到xDSL興起才發覺傳統銅纜的價值,但開放後新進的業者為了考量建置的成本,及不願承擔傳統銅纜的高額維護費用,多選擇租用中華電信的線路,並向政府施壓要求中華電信以接近成本價開放民營業者使用,目前台灣所有ADSL、FTTx業者都與中華電信電路互相配合,因此,當時不少人誤會這樣會有造成寡佔的問題、減緩網路發展速度,但實際上不願意維護及建設的新進業者才是拖慢台灣網路發展的元兇。 近年,因為FTTH的興起,中華電信所擁有的最後一里用途越來越少,中華電信已經逐漸汰換舊時代的銅纜改為光纖,不過其他業者仍然對建設光纖興致缺缺,仍想利用與中華電信租用中華電信民營化後建設的光纖進行最後一里通訊,導致台灣的網路遲遲無法快速的成長。
xup6bjo45j4 wrote:
中華家用光纖沒有那...(恕刪)


2006年 當初是用AON(主動式光纖網路) Media Converter(光電轉換器) 供裝的 當然那時候極少 剛剛起步而已
最快也只有100Mbps 上傳5Mbps

chih_haohung wrote:
2000年 開放....(恕刪)

所以您認為,台北智慧光是否為固網業者??
2000年,完全傻眼,現在都2016年底了,是否該更新資料庫呢?

兩光小林 wrote:
所以您認為,台北智慧光是否為固網業者??


是固網業者
兩光小林 wrote:
2000年,完全傻眼,現在都2016年底了,是否該更新資料庫呢?


xup6bjo45j4 大大 在講 中華電信既有的 用戶迴路(電話線, 光纖)是否該強制開放給 其他三家固網花錢買股份
我回答: 根本不需要, 其他三家也毫無立場 利用NCC或民意 去壓迫 中華電信釋出股份 讓這三家固網一定可以花錢購買到 中華電信既有的 用戶迴路(電話線, 光纖)

你突然插一腳 台北智慧光, 但我想問你 這和 台北智慧光 有甚麼關係阿?....我真的不懂
台北智慧光 本身就有在拉FTTH, 幹嘛去向 中華電信買中華電信既有的 用戶迴路(電話線, 光纖)的股份

ck6wsofay wrote:
僅單純表達這幾年還有像台北智慧光網、大大寬頻、全國數位 ..等這幾家業者也可開始加入FTTH 建設行列。

還有新永安、大揚搞FTTH,因被台灣數位光訊科技收購
露天表示:www.ruten.xxx
chih_haohung wrote:
是固網業者xup6bjo45j4...(恕刪)

目前用戶迴路的確都在中華這邊在壟斷,我認為還是可以把
中華用戶迴路機房股份應該全部賣掉平均分攤給各ISP業者,
用戶迴路這邊本來就是全民公共財產,我問你用戶要不要租
用中華電路答案是要的,租用電路中華依照合約吃定你兩年,
不管你換遠傳大/亞太/索尼/台灣大都要繳電路費

中華可是兩邊賺,一邊賺ISP互連費一邊賺用戶電路費,
至於你說其他業者建不建設光纖電路你問石大最清楚,
這邊我不解釋
xup6bjo45j4 wrote:
目前用戶迴路的確都在中華這邊在壟斷,我認為還是可以把
中華用戶迴路機房股份應該全部賣掉平均分攤給各ISP業者,
用戶迴路這邊本來就是全民公共財產,我問你用戶要不要租
用中華電路答案是要的,租用電路中華依照合約吃定你兩年,
不管你換遠傳大/亞太/索尼/台灣大都要繳電路費鬼

中華可是兩邊賺,一邊賺ISP互連費一邊賺用戶電路費,
至於你說其他業者建不建設光纖電路你問石大最清楚,
這邊我不解釋鬼


壟斷是指 沒有其他競爭對手
問題是從2000年開始就有其他三大競爭對手(台灣固網, 遠傳, 亞太), 但是是這三家根本不想要建設 家用用戶迴路
哪有任何道理要強迫 中華電信 把他們的 戶迴路機房股份應該全部賣掉平均分攤給各ISP業者

就是因為 其他固網業者不能 建設用戶迴路 所以才有2000年開放用戶迴路 給這三大固網業者(台灣固網, 遠傳, 亞太)
也建立遊戲規則了, 結果16年過去了 家用用戶迴路 這三大固網業者一條也沒拉 更別說FTTH了, 這三大固網業者(台灣固網, 遠傳, 亞太)全部都在搞 企業用戶迴路
那這三大固網業者(台灣固網, 遠傳, 亞太)當初(2000年)向政府爭取 開放用戶迴路建設 不是在裝肖煒嗎?
相反地 政府都還沒有跟這三大固網業者(台灣固網, 遠傳, 亞太) 追究相關的責任(每年要 建設 家用戶用迴路多少%)得處罰,

這三大固網業者(台灣固網, 遠傳, 亞太)還好意思利用NCC和民意去要脅中華用戶迴路機房股份應該全部賣掉平均分攤給各ISP業者?
這樣和強盜土匪有甚麼兩樣呢?


用戶迴路市場從2000年早已經是開放了 自由競爭了, 我看不出有甚麼合情合理合法 強迫 中華用戶迴路機房股份應該全部賣掉平均分攤給各ISP業者 的任何理由

要用戶迴路, 所有固網業者請自己建 自己的用戶迴路.........在2000年起, 遊戲規則就在那邊了

按照你的邏輯, 一家新的第四台業者進來 也有權要求既有的那一家第四台業者, 他的用戶迴路機房股份一定給賣給新的第四台業者
不賣就該死?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