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強迫開放最後一哩?中華電:要建設時其他家都不來啊


irs wrote:
那篇文章本身品質很差, 本來不太相信碩士能寫出品質那麼差的東西...


懶人包本來就是要求簡單閱讀,除非你能舉錯,不然這跟品質差是沒有關連性的

到結論成為"似乎"如何如何, 和附記"給大家看看真正的多數輿論站在哪方", 代表該文的邏輯基礎是建立在訴諸輿論這種謬誤之上. 如果作者本人是在中華電信工作, 那問題.8就大有問題. 這表示的是這不僅只是謬誤的問題, 而是為了建立一種對抗的意識形態而有目的性的誤導.


中華電信的員工並不代表他一定是支持中華電信
而且是該電信的員工,也不代表這一定是誤導
如果你能舉出何者是誤導並且證明,那你這些話才是事實的存在
如果你舉不出來,那就是變成你在誤導

我說的還不是點的問題, 例如提到"群帶資本主義", 但是幾個對象裡面這個問題最嚴重的就是中華電信. 次長=>董事長=>部長. 這種迴轉門結構可能是"群帶資本主義"裡面最高級別的案例了. 這不只是"裙帶", 根本是"臍帶".


裙帶資本主義跟事實上的建設的關連性為何?
為何現實中反而是裙帶主義的中華電信在建設光纜並且逐步在汰換設備,而不是其他不嚴重的在建光纜?
試證明之

再者, 開放管道這個議題不僅在於繼續導入競爭, 還要為匯流準備, 要修的不僅只有電信法, 廣電三法通通都要修. 主管機關可以繼續降低門檻引入新的競爭者(事實上已經做了), 但是既有的市場結構無法吸引競爭者加入, 是當前市場結構的問題, 這才是應該優先解決的事情. 降低門檻和開放管道兩者的縱效, 可以改善結構問題, 但不見得全然對現在的業者有利. 這也是完全被忽略.


管道一直有開放,現在在於"管線"是否要以成本計價而不是以市價計價
市場結構之所以無法吸引競爭者加入,主因是因為中華電信擁有銅纜?
還是因為所有業者不願意接受市場進入門檻的基礎建設?

事實是,舊管道這些基礎建設一直都有開放給所有業者使用
業者要降低土木與維護成本才造成現在不願意自行施作last mile的原因
而且中華一直都有在更新管道,因為舊電信管道不合新規格的光纜使用
如果你是中華電信研究所同仁的"同事",可以去翻翻中華電的管道地圖

此外,如果電信商連這個業界的"最低進入門檻都不願意跨入"
那電信商拿著建設執照進入這個產業是為了什麼?
ntt的例子已經很明顯的說明,如果租用銅纜有利可圖,自然維護商會願意進入光纖建設再租用給二級電信商
而英國的例子更明顯的說明,如果租用銅纜無利可圖,自然維護商會喪失對新技術的引進
造成一二級電信商繼續使用舊纜線

所以開放的重點在那裡?並不是開放讓電信商連進入門檻都不願意跨過
而是讓所有電信商有利可圖願意進入新市場
那為何要成本計價?完全說不通

當然該文對此是隻字未提, 僅將觀點窄化到的現存的競爭者身上, 其目的性呼之欲出. 即使不計較作者的身分, 那篇文章本身也就是一團瘴氣而已.


如果無法舉證,那這篇文章其實就只是單純的瘴氣
文章的對錯與否,跟作文者的出身並無絕對的關連性
irs wrote:
舉個例子來說, 上山...(恕刪)


看來你並無法舉出任何的證明來反論一些事實的存在
就像是為何有了非經濟地區的補助卻讓其他業者寧可偷接+租用
也不願意大興土木去做工程維持線路品質

如果你只學會用攻擊的方式來論證,那下次我可以邀你一起上山下海逛巷子
看看你所支持的政策的現實結果

另外學過經濟的人不會說自己會"預言"
而是"在假設的情況下推測情況如何產生"
所以能確定的,在看了你的文章後
就是你不是個會分析經濟市場的學者
只是套用技術分析對某公司市場影響的人而已

看來大家都不想花31元下載你的論文,下次你自己貼一份吧
不然強迫大家花錢等於是在強迫推銷你的論文
既然自認為是技術提供者,請保持著開放源的態度吧
讓大家看看你是那裡出身的為何結論跟現實差異如此之大

irs wrote:
舉個例子來說, 上山...(恕刪)


忘了回問.你應該知道在中華的光纜上寫著大大的
[遠傳:13,14]代表什麼意思
快說出來讓大家知道啊
froce wrote:
那篇文章之所以會被大部分網友贊同主要還是其中的分析切合網友的觀察和體認...
拿作者的身份做文章...改變不了那些拿一類證照的二房東不肯建設基礎網路的事實...


那篇文章本身品質很差, 本來不太相信碩士能寫出品質那麼差的東西...

問題.8:你是工讀生 ,發完文準備下台領五百塊錢 了嗎?或者你還是親戚朋友是中華電信員工或股東?
不是的,平常罵中華電信,和不願見到它被小氣財團捧走是兩回事,他們就是吃定官股持有比例最高,等於是看準政府和納稅人的財產,而且我很反感媒體故意睜眼說瞎話。我們的社會已經有太多「官商『媒』」勾結等裙帶資本主義的東西了,只要有機會能出點力阻止,我會的,否則我會感到懊悔。

到結論成為"似乎"如何如何, 和附記"給大家看看真正的多數輿論站在哪方", 代表該文的邏輯基礎是建立在訴諸輿論這種謬誤之上. 如果作者本人是在中華電信工作, 那問題.8就大有問題. 這表示的是這不僅只是謬誤的問題, 而是為了建立一種對抗的意識形態而有目的性的誤導.

我說的還不是點的問題, 例如提到"群帶資本主義", 但是幾個對象裡面這個問題最嚴重的就是中華電信. 次長=>董事長=>部長. 這種迴轉門結構可能是"群帶資本主義"裡面最高級別的案例了. 這不只是"裙帶", 根本是"臍帶".

又再者, 開放管道這個議題不僅在於繼續導入競爭, 還要為匯流準備, 要修的不僅只有電信法, 廣電三法通通都要修. 主管機關可以繼續降低門檻引入新的競爭者(事實上已經做了), 但是既有的市場結構無法吸引競爭者加入, 是當前市場結構的問題, 這才是應該優先解決的事情. 降低門檻和開放管道兩者的縱效, 可以改善結構問題, 但不見得全然對現在的業者有利. 這也是完全被忽略.

當然該文對此是隻字未提, 僅將觀點窄化到的現存的競爭者身上, 其目的性呼之欲出. 即使不計較作者的身分, 那篇文章本身也就是一團瘴氣而已.
hxxX54yPZ5HH5VHP\hmpX5gTPh99X5J4Ph00X5YBPjjhexX5exHPDX52JP555554P5ZZ5rr
irs wrote:
逛夠多了, 看夠多了. 對於這種直接一出來就是 gigo 的, 說實在的是沒什麼興趣.

你想要的目的是展現中華電信多棒, 但是普及服務基金則說明這些錢來自其他業者.
既然說是山上, 多半是不經濟區域, 那麼普及服務基金的涉入是當然.


但是你還是沒說明事實為何其它業者並不切入這塊市場
所以你沒有逛夠也沒有看夠,只是套用自我經濟模型闡述現象,以上


no. 我是對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 基本上只是反映對方的態度.

例如此處對"總體經濟"的論述, 有經濟學基礎的人不太可能會這樣說, 因為從各經到總經的連結其實有相當大的難處. 你可以把問題化約到各經或是總經的觀點. 但是不可能說是把他組合就能得到總體經濟. 即使是決定性的模型也會產生不可預測的結果, 這是當代的經濟學告訴我們的事情.


所以你說你預言到,是因為基層技術分析還是運用市場模型?
此外,總經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把個經總合而成
因為現在你的自我模型跟現實不合
所以請你先請把總經第一章再看一遍
並且再回頭看看台灣這個世界,謝謝

另外問題約化,是說明你對各種現象處理上,你有多種因素發生,並不能只參照單一因素
你之前所有的文章都做出這樣結論出來,以上,請再把文章再看一遍,謝謝

再來,經濟學者本來就不會"預言"未來
今天是你irs再預言未來,然後再告訴大家總經不可預測,然後再說我的論述有問題
一整個矛盾,請回頭看看你講的.謝謝

相反的, 經濟學告訴我們的是, 非競爭的市場會產生 Deadweight loss, 而這不利於整體.
所以從此處可以看出你對經濟學並沒有足夠的認識. 正是所謂的 Garbage in garbage out.


壟斷定價的問題出現在寡佔獨佔市場,很多人拿來分析中華電與中油問題上
很有趣的是在台灣,這兩者的問題出自政府干預而不是市場競爭
所以當你要提出這些你沒聽過的術語的時候.請搞清楚市場條件
市場失靈有太多種不同的因素.你把一個結論拉出來是想要講什麼
請先定義一下市場條件,謝謝

呃, 對了, 我沒有進行"攻擊", 而是讓你自己踢鐵板...
"讓大家看看你是那裡出身的為何結論跟現實差異如此之大"


看來你踢到一塊超大的鐵板,試著說明一下
"看來大家都不想花31元下載你的論文,下次你自己貼一份吧
不然強迫大家花錢等於是在強迫推銷你的論文
既然自認為是技術提供者,請保持著開放源的態度吧
讓大家看看你是那裡出身的為何結論跟現實差異如此之大"
這段話的全文

再比照一下這句
"中華電信的員工並不代表他一定是支持中華電信
而且是該電信的員工,也不代表這一定是誤導
如果你能舉出何者是誤導並且證明,那你這些話才是事實的存在
如果你舉不出來,那就是變成你在誤導"

以上
全文如此.請別再摘選文章誤導大家,謝謝

irs wrote:
逛夠多了, 看夠多了...(恕刪)


此外,這句話是要你看看現實中是怎麼流動
你想要自稱自己看很多,這是你的問題

畢竟論文指導教授一定會告訴你一句話
"論文結論一定要跟現實符合"

你要誤導我話中涵意也還是你自己的問題

下次跟別人講話可不要斷頭斷尾的,馬上會被抓出是在誤導事實
irs wrote:
你想要的目的是展現中華電信多棒, 但是普及服務基金則說明這些錢來自其他業者.

既然你覺得普及服務基金對中華電信是項誘因...
那其他一類電信業者為何不去賺?...

我是沒看什麼言論讓 ppit12345 踢到鐵板啦...
我只看到有人一直莫名其妙避不回應最關鍵的地方...
光追著別人的身份打...

另外我是真的很好奇[遠傳:13,14]到底代表啥意思...
(這樣應該可以證明我是網民一枚...不是中華打手了吧...XD)
不管誰都好...可以麻煩解釋一下嗎?...
froce wrote:
既然你覺得普及服務基...(恕刪)


中華電在民營化後建設的多心中繼光纜租用給遠傳電信使用
裡面的第13,14心現在是遠傳在用.中華維護

以上,誰告訴我最後一哩線路沒有開放給別人用的?
其他業者願意付錢給中華電維護表示他們覺得這樣比自己拉線省錢啊,看不出來這中間有什麼問題。
拿這點一直咬中華電信沒什麼說服力,只是說明其他家不肯花錢自己拉線而已。

布線成本太高? 線路拆一拆給這些固網看他們要不要,看這些固網這些年的表現實在不大可能吃下來,這些人只想賺好賺的而已。
irs wrote:
呃, 前面已經說了, 存在歧視. 就這麼簡單.


歧視與障礙,建立在那裡?

no, 是因為在那篇論文成書之前我已經知道方向了. 如此而已.


論文成書之前的預言代表這是現實?
所以你把你自我經濟模型用論文來試證可以符合現實

問題是論文只是在建議說怎麼用英國還是日本模式
而不是告訴你未來一定變成你所想的現實

以上.結案

這沒有用, 因為你所說的東西正在說明你在完全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你前面所有的論述基本上都處於這樣的基礎上.
除非你能夠提出一種理論說明獨佔市場當中能夠自動的獲得效率而消除掉 deadweight loss.
當然,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你看來又在誤導.市場問題僅能減少不能消除,因為沒有完全競爭市場
我也沒有在說明過完全競爭市場存在(反而你irs一直在說明開放代表減少障礙等於可以競爭)
而是在說明你應該要了解你的市場結構,提出你分析的市場條件
而不是在那打高空拿garbage說市場存在歧視與障礙要被消除
前面我也有說明,市場一定有進入門檻,現在你把last mile建設這門檻當做障礙,那就沒有什麼好討論的
政府不應該幫電信商做光纖這一塊,中華也早就新建光纖管道,跟銅纜與舊管道早就無關
你可以嫌棄中華的線路品質不好,但是不代表為何別家都不願意進入市場做土建

市場具有太多特性會造成無謂損失
用來批判中華電跟中油的多半是在有無謂損失的失靈市場下,是因為獨佔寡佔的壟斷價格造成的
而在台灣,壟斷價格的存在是因為政府干預所造成市場失靈
在此時經濟學家都會建議政府應該盡量減少干預,如此無謂損失就會減少

所以我真的完全確定,你,真的,不是,學,這,一,行,的,人
下次要跟別人討論經濟術語,請先把經濟學翻一翻吧............
不要把網路經濟學學好像真的一樣.......

基本上, 這只是打到痛點的反應, 就像上山採藥好辛苦, 結果是別人付的薪水.


我只看到有人一直斷章取義,看來在不同領域下你就只會這樣說嘴
下次有講到網路概論時再來說話吧,現實生活不是你的領域
連上山採藥都不做,難怪你真的不懂現實........
至少你中華電信研究所的"同事"有幾個還會上山採藥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