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強迫開放最後一哩?中華電:要建設時其他家都不來啊


vincent323 wrote:
照這種謬論,你家有電視,大家一起去你家看就好了,給你電費你就要感激的痛哭流涕,
反正一個人看電視也是看,一群人看也是看? 那不就是誰買電視誰倒楣?

)


老爸曾和我講說,他那個年代大家要一起去里長家看電視,還是黑白的

不過大家都是帶水果或是醃菜去,沒給電費XD

另一位長輩也和我說過,小時候他看書,會跑到中華電信的機房前面看,因為當時只有電信局旁邊有路燈

那時大成路的房子就楊梅電信局最大,光復北街光復街還沒開

不過,現在都 21世紀了,民智已開,老方法行不通囉!!
一、關於cable
要開放有線電視線路也未嘗不可,只不過有線電視普及率比電話低了不少,尤其過去行動電話還沒人手一機時,基本上正常家庭每戶平均應該是有一隻以上室內電話的,所以當初要讓每家庭都能有網路且公平競爭,會想到的當然是電話線路。

不過我不會連同cable一起講開放有更重要的兩個原因:

1.本來有線電視的收視用戶用該系統提供的網路就不用額外付電路費,但使用ADSL連中華自身用戶同樣需要付額一筆不小的線路費,而我所所謂的開放是建立在希望線路費降至成本就好的訴求上,但沒開放的cable早就已經跨越了這個目標。或許可以當作線路費被包含在網路通信費裡,但ADSL加上線路費就硬是明顯的貴上一截,所以cable的網路費也不容易讓我覺得有額外多收線路費的相關疑慮。但若收視戶是因為某些緣故不用繳費的,那有一堆相關優惠方案都是不能用的,同樣速率上需要繳多一些錢,這跟日本ADSL的狀況類似,我個人是覺得那費用可以接受就是。

2.cable是廣播式網路比起ADSL較不利於多家網路進駐一家有線系統,比起電話線我比較無法想像怎麼開放。感覺上CABLE的網路像是種另類的社區網路,要多家系統特定給某一用戶會有問題,不過連到該社區的網路線跟別家網路一起走應該也不是不行就是。

二、關於NCC

我個人是認為,建構出NCC的相關人等才是問題的元凶,所以比起來我不會想怪NCC的委員。
而以制度面來說因為總統、立委是民選的,NCC委員是行政團隊挑、立委核定的。民眾不能直接選NCC委員,也不能直接罷免NCC委員;但能直接選總統、立委,罷免總統立委。因此罵NCC委員也沒比罵其他民選的有意義。

三、關於開放最後一哩的成效

其實從英國跟日本的例子來看都可以看的出,要快速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有心,只是就是因為國內的業者比較不想花心力,所以我才希望不要讓最後一哩的問題使他們更沒心,且最好是在提供他們的同時要強力的推他們發展。雖然說很明顯政府對那幾個財團業者很明顯的放縱,但以臺灣的環境來說,便宜的開放最後一哩對網路發展是有很大助益的,至少是能更迅速的建構網路與公平的競爭,只是因為拖到現在光纖當道,開放電話線變的較沒意義。但以充分發展為開放條件的約,若設定的完善也能確實的監督執行,那沒道理成果會差到哪裡去。

四、最後

三民主義不等於自由經濟,非全管也非全放任。商人不會想公平競爭,但不公平競爭下市場不容易蓬勃發展,消費者也容易受害,所以才需要政府出手,所以才需要民代立法,所以才會有反托拉斯法之類的東西出現。
我的意思是,我認為我的理想可以解決不管你們有講或者沒講的問題,但也只是理想而已。一個英明有為的極權政府效率絕對是最高,但現實很難有這麼完美的事,所以才會需要民主的互相制約體制,所以我說要政府能管線全包的前提為他是一個有能耐的政府。
我講的政客有包含各級民代。
本來就是這樣 要開放 沒人要來

卻整天 壓迫NCC 要中華開放 要中華降價

自己在那賺無本生意!! 台灣網路會慢 一半要怪那些業者

沒人要合作阿 沒人要一起合資出錢 鋪線路阿

為什 別家網路費都能比中華便宜 問問自己吧

聯外線路 他們有出過錢嗎 維修保養 有出過錢嗎??

也別都怪中華電信了... 畢竟人家也民營了 沒人要做賠錢生意

就像手機4G要開放建設 NCC也是說 要等別業者 不能偷跑

網路發展慢 就是 魔頭NCC + 子弟兵那些業者
93123211 wrote:
老爸曾和我講說,他那個年代大家要一起去里長家看電視,還是黑白的

不過大家都是帶水果或是醃菜去,沒給電費XD

另一位長輩也和我說過,小時候他看書,會跑到中華電信的機房前面看,因為當時只有電信局旁邊有路燈


我小的時候住南部,當時電話也不是每家都有(好像牽支電話要繳6000台幣的樣子),有急事才會去村長家借電話,印象中當時都會廣播說:某某某,你的親戚打電話找你,請到村長家接電話之類的 XD

那些年代的台灣人真的很純樸老實,做事情腳踏實地,不會想要一輩子都占別人的便宜,如果當年每個人都照財團的手法,現在我應該是在里長家裡上網回文順便看電視...
pwo wrote:
要開放有線電視線路也未嘗不可,只不過有線電視普及率比電話低了不少...(恕刪)

台灣有線電視有504萬戶,中華電寬頻用戶445萬戶。
所以要讓每家庭都能有網路,想到的當然是有線電視,又可以省掉付給中華電線路費。
真正更普及的,還有電力線路。
有興趣的可以查這裡 http://ja.wikipedia.org/wiki/KDDI
日本KDDI還和東京電力合作...

pwo wrote:
ADSL加上線路費就硬是明顯的貴上一截...(恕刪)

你已經說明了開放有線電視線路的優點

pwo wrote:
2.cable是廣播式網路比起ADSL較不利於多家網路進駐一家有線系統,...(恕刪)

誰說開放線路一定要 "多家網路進駐一家有線系統"?

pwo wrote:
因此罵NCC委員也沒比罵其他民選的有意義。...(恕刪)

所以罵中華電就比較有意義?
所以有位曾說出 "為什麼韓國有、我們就一定要有? "的官員上談話性節目批中華電,就比較有意義?
這位官員上任以來,有和他的同事們-交通部部長,NCC主委,有一起解決問題的決心嗎?
他們三位可是同一位老闆啊...
有權力改變現況的決策官員,反而不能罵?

pwo wrote:
便宜的開放最後一哩對網路發展是有很大助益的...(恕刪)

請參考英國,英國就是這麼做的,其結果就是...
自建網路而且沒有被英國政府管制的Virgin Media就是英國第一快,當然有競爭力
被英國政府管制的BT第二,
其他用BT的ISP也就是更慢了...

BT線路密集的London,竟然只有18.32 Mbps,在台灣的前十大城市,隨便都比London快。

這樣會比較好?

更何況台灣多的是嫌貴就不要用的商人?
電信法「最後一哩」爭議 張善政拋變化球

目前政府和中華電信還在爭論「最後一哩」的定義,最後一哩分為銅纜、光纜以及光纜到街邊,以銅纜進家中的3種方式。當初中華電信還是電信局時期,布建的銅纜最後一哩已經開放,現在的光纜是民營化後,公司資本支出投資布建,現在政府及中華電信仍在溝通光纜最後一哩是否也需開放。
================================================================================================
有NCC罩的單位真爽耶
建設給別人去建設
別人投資失敗了 -> 呼 還好我們還沒投入 免的損失慘重
別人投資成功了 -> 逼對方成本租用

不用自己投入建設 不用自己承擔風險

銅纜已經被強姦租用給其他業者了
近幾年 中華電信積極佈局光纖
現在看到光纖成功了 又想來分一杯羹? 喔不 是連建設都不想要 直接要別人的成果

土匪是嗎 ???


要開放可以 但是絕對不是成本價
這樣以後誰還要當冤大頭建設 ...
花很大力氣看完一整串, 支持中華的人多, 大多數人都認為財團只想賺錢, 而不負拿特許執照應有的責任

基本上講的沒錯, 我是完全同意, 但其實我仔細想想, 其實站在公司就是為了要賺錢的立場, 他們的做法也沒錯:

1. 電信局至少從光復後就開始建設了吧 (還不管接收日據時代的建設喔) 到89年民營固網開放至少經過50年吧, 雖然說現在技術進步, 但相對民眾及公權力對於施工及品質要求也提高, 相對也會減緩建置的速度, 因此, 在固網開放時, 便要一個從0開始的公司, 去跟一個已經建設50年的公司搶客戶, 好像人家馬拉松, 已經快跑到終點了, 你才要從起跑線開始, 這樣子你會認真的想跑嗎?

2. 接下來幾年, 中華挾著先前的建設底子, 快速的在市場搶佔寬頻用戶, 且加上Cable也是第四台線路就地 合法化的情況下, 加上本來就是區域寡佔, 兩者早就把市場近乎吃光了, 第三者現在要經營寬頻市場, 請問除了挖既有這兩類的客戶之外, 要去哪找客戶? 要挖客戶就要跟人家比價錢比品質, 這兩件都是讓業者賺更少錢的事 (提高品質通常就是要比人家更多的投資), 建置意願就更低了

大家可以說, 大不了就繼續維持現在的局面嘛

每年叫中華降價就好了 沒理由要叫中華開放祖產吧

其實沒有錯 反正12年過去了 大部份人也很習慣現在的狀況

但是別忘了網路及各大媒體上總有一批人愛說

日韓的網路比我們快多少快多少怎樣的 不停的給政府壓力

反觀日韓怎麼做到的 就是他們的市場有充份的競爭

業者之間就有辦法去壓價錢 提高品質 去挽留客戶

這也是電信自由化大家最希望看到的 透過市場機制

去提升使用者的消費體驗

因此我們的NCC才想效法他們 因此才想破腦袋去逼中華變小 民營變大

目的就是希望營造競爭的環境 讓消費者從中獲得更多利益

今天大家該反開放最後一哩 因為不公不義

但是我更希望能看到網民能討論出更多能夠刺激競爭的做法

否則只會反對 沒有建議 其實對現實是沒有幫助的


valdamild wrote:
花很大力氣看完一整串...(恕刪)



你有一點誤會了,我們大多反對的是NCC的開放方式,不代表我們支持中華。

1.我沒有要他一下子追上50年的公司,但是至少要有點作為吧,你看276F所貼的,2006年NCC早就要中華開放了銅線,結果2006年到現在,這些固網有多少自有線路,人口少的地方就算了,都會區建一建不過份吧?可是幾年過去了,其他固網的自有線路率是多少?個位數

2.好吧,不建拼不過,那就把一類電信執照交回,直接讓中華獨大,那NCC是不是就不用要中華創一個批發價,直接便宜給消費者就好了。

我不反對開放最後一哩,問題是如何開放,現在的開放方式,只是讓其他固網如2006年一樣,等著用成本價的線路而己,問題還是沒有解決,NCC開放最後一哩的同時,應該要定一下多久要有一定比率的自有線率,不然就交回執照,錢投下去自然就會努力好撈回本,就像大哥大一樣,為什麼大哥會有電信三雄,外加很多小咖,台灣大還比中華賺錢?因為大哥大執照拿到後,要在時間內達到一定比率的基地台覆蓋率,不然執照會收回,錢投下去了,每家都嘛努力。反觀固網,只有不停的提供保護,有何限制?這樣如何讓固網動起來,會改變什麼現壯?
我如果記得沒那時候有一個線路叫ISDL很興盛,那時候XDSL不興盛!!!
4家領第一類執照,總資金約2千多億,好像除了中華其他3家都把資費拿去投入ISDL
但是最後投資失敗無法在建XDSL線路時候就在要求開放最後一哩,這個應該要怪中華太有遠見還是其他ISP太笨?
早年是有台灣固網可租
曾經我租過2m/384 固8
還是用台固開台優惠卷1000元租用

後來有一陣子台固決定放棄所有家庭戶的adsl了
因為設置成本

早年我的電話線還是很克難的從遙遠的大樓拋明線做架空纜線過來

不贊同用同業批發價發給其他固網業者
要的話就用end user價格發給其他固網業者
電話線可以說是歷史共業
必要的時候就開放沒辦法,雖然很多纜線都是後來佈放

但是我會希望中華不要把光纖開放
嫌貴???那就不要租
除非該業者能從加值服務賺回來

當中華辛苦的在建立規劃的時候,為什麼其他同業不來參一腳
因為沒錢賺,現在就要霸王搶佔
沒有萬能的資費,只有懶惰的使用者!網路問題?盡量解決就好啦!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