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10日;NCC決定:電信三雄互連(IP Peering) 免費 (但是中華電信不理他)

twmi wrote:
目前NCC提出的修正案主要的重點是
1. 把現有免費互連的條件稍做修改,把IP擁有數量與國際互連總頻寬兩項不合理的項目改為寬頻用戶數與營運時間條件,加上本來就存在的訊務量、中繼容量以及POP數量比例條件,決定是否符合免費互連條件。...(恕刪)


這還是繼續利用不合理的互連價格與路由政策,壓抑後進的業者競爭空間的問題。如果只是商業競爭輸贏就算了,這件事之所以受到關心,在於無效的管理機制已經讓國內的網路發展受到扭曲,競爭下的消費者利益也受到破壞。
把日本和韓國那套搬來,很難嗎?
為什麼還要繼續延續你所謂的 "利用不合理的互連價格與路由政策,壓抑後進的業者競爭空間的問題。" ?
只不過對象是從以前政府完全掌控的一家,
變成多了兩家嫌貴不要用的廠商。


說實在,只是繼續持續市場機制失靈。
讓台灣的IX和日本香港的IX越差越遠而已
把日本和韓國那套搬來,很難嗎?
能的話先去看看JPIX和HKIX有多樣化嗎?
那樣的制度才是對台灣的網路發展有正面的影響。
否則只是把政府完全掌控的一塊肉,分給特定嫌貴不要用的廠商而已。

nowin wrote:
若IX真的這麼好賺,台固/遠傳或其他業者早就那起爐灶了.何必一天到晚找NCC"主持正義".


有人說IX好賺嗎? 昂貴的Private Peering費用不是交給TWIX,是Hinet向其他業者要的,賺錢才不是目的,只是用價格來阻止相互頻寬的擴大,擴張既有用戶優勢以削弱對手爭取用戶的競爭力。不然何需拒收其他"國內"ISP業者花錢買的國際IP Transit頻寬從Internet其他地方進去的路由呢? 有聽過Hinet有辦法跟連在Internet上的國外大小ISP/ICP收錢嗎? 怎麼國內的ISP與願意在國內建在地機房提供更快服務的的ICP,卻要單向付中華電信不符國際行情的互連費...
twmi wrote:
有聽過Hinet有辦法跟連在Internet上的國外大小ISP/ICP收錢嗎? 怎麼國內的ISP與願意在國內建在地機房提供更快服務的的ICP,卻要單向付中華電信不符國際行情的互連費... ...(恕刪)

1.互連費是NCC通過的

2.在NCC實施電信三雄互連(IP Peering) 免費
會從付中華電信不符國際行情的互連費,變成付中華電信、遠傳和台灣大不符國際行情的互連費。
只不過對象是從以前政府完全掌控的一家,
變成多了兩家嫌貴不要用的廠商。

3.這個針對特定廠商打造的政策,只是繼續持續市場機制失靈。
讓台灣的IX和日本香港的IX越差越遠而已
把日本和韓國那套搬來,很難嗎?


twmi wrote:
1. 把現有免費互連的條件稍做修改,把IP擁有數量與國際互連總頻寬兩項不合理的項目改為寬頻用戶數與營運時間條件,加上本來就存在的訊務量、中繼容量以及POP數量比例條件,決定是否符合免費互連條件。
2. 明訂從其他業者接取之免費互連頻寬,要等量以上提供其他家免費互連,以平衡公共利益。
3. 明定經營網際網路接取服務之市場主導者公共互連之義務。
4. 明訂互連批發價納入第一類電信事業資費管理辦法辦理。...(恕刪)

第1.3.4項沒看到實際條文內容沒有想法...
但第2項翻譯成白話---好像是拿CHT的資源或原本該支付給CHT的費用去補貼除了CHT之外的固網暨其隸屬之ISP?業者.並且鼓勵原本在CHT的ISP?業者跳槽至其他固網,因為轉枱費用將會全部由CHT買單??
nowin wrote:
第1.3.4項沒看到...(恕刪)


兩家ISP間建立專用互連,走的就是你家用戶到我家用戶以及我家用戶到你家用戶的流量,費用的分攤是可以根據進出分別的內容商議價格。但怎麼能說建立互連就是占用中華電的資源,或是應該要無條件付給中華電的錢。互連是互相的事,目前在這裡發生的奇妙情形是,

A ISP跟中華電互連改善兩方間用戶頻寬,
結果A到Hinet的流量要算錢付給中華電,
Hinet到A的流量也要算錢付給中華電,
兩頭賺,費率還是中華電信指定,用越多付越多。

CHT說:嫌貴那不要用,反正我把從你家用戶從國際Internet流回來的路過濾掉,比較便宜是吧,不給連。
要通,請用我指定的費率留下買路財。


回到第2點,除非流量規模相當,不然免費互連的條件下當然有人比較吃虧些(但有門檻),因此就從獲得相對比較多好處的人增加一點義務,讓比你小一點的人也占你一點好處(也許他們對最大家跨不過免費互連6條件的門檻),整體公共利益才會擴散。

twmi wrote:
兩家ISP間建立專用...(恕刪)


不如把所有ISP的財產都充公, 公共利益就會更擴散...

twmi wrote:
什麼三雄互連免費只不...(恕刪)

twmi wrote:
1. 把現有免費互連的條件稍做修改,把IP擁有數量與國際互連總頻寬兩項不合理的項目改為寬頻用戶數與營運時間條件,加上本來就存在的訊務量、中繼容量以及POP數量比例條件,決定是否符合免費互連條件。
2. 明訂從其他業者接取之免費互連頻寬,要等量以上提供其他家免費互連,以平衡公共利益。
3. 明定經營網際網路接取服務之市場主導者公共互連之義務。
4. 明訂互連批發價納入第一類電信事業資費管理辦法辦理。


NCC現在修法和修互連條件, 就是幫其他兩家小ISP解套,
想用法規強制規模懸殊的兩小ISP和HiNet免費互連,
免費使用HiNet大網路的建設, 挖中華的肉給其他兩個財團吃.

中和小黃 wrote:
一直提圖利問題,只不過是在模糊市場獨大者利用不合理的互連價格與路由政策,壓抑後進的業者競爭空間的問題。如果只是商業競爭輸贏就算了,這件事之所以受到關心,在於無效的管理機制已經讓國內的網路發展受到扭曲,競爭下的消費者利益也受到破壞。
說實在,在市場機制失靈下,能冒著傷害既有市場掌控者利益的批評維護公共利益,只有政府而已。NCC與行政院這次有點積極作為,個人認為只是剛好。


前面多次互連降價, 台灣大寬頻和新世紀資通有對消費者降價嗎?
NCC要中華電讓利給其他兩家ISP, 是圖利他 們背後的財團,
還是顧及消費者權益?

今天其他兩家ISP如果肯努力建設,長到跟HiNet一樣大,
那免費互連沒有人會說話.
但是拿'小'網路要'免費'跟人家'大'網路交換使用,誰要?

什麼市場失靈?
十多年來,幾家ISP只肯作二房東,躲再NCC萬般呵護的保護傘,
轉手賣中華線路和頻寬作無本生意,從不想網路建設和投資,
現在再說市場失靈,會不會太好笑?

一次降價,兩次降價還嫌不夠, 貪得無饜,
現在想直接免費互連把HiNet的網路建設整碗捧走,
NCC真是獨厚這兩小ISP和背後財團到太超超超超超過,
說他圖利財團,只是事實

以後,打著免費互連的旗子,去用別人的網路就好了,
誰要要建設?
twmi wrote:
昂貴的Private Peering費用不是交給TWIX,是Hinet向其他業者要的,賺錢才不是目的,只是用價格來阻止相互頻寬的擴大,擴張既有用戶優勢以削弱對手爭取用戶的競爭力。不然何需拒收其他"國內"ISP業者花錢買的國際IP Transit頻寬從Internet其他地方進去的路由呢?


1.
拿小網路要跟大網路交換, 不用補償?
說到底, 還是想白吃別人的午餐?

HiNet向這兩小ISP收費, 就如同台灣大寬頻和新世紀資通也會跟底下更小ISP收費一樣,
拿小網路想去跟人家大網路互連, 就必須對對方的較大網路建設補償.

2.
各ISP購買IP Transit和海纜,是要服務自己的客戶,
可不是要讓其他ISP可以隨意繞路灌流量進來,
後者這種行為, 跟偷用別人東西不給錢的賊子沒有分別,
所有的ISP都會擋


twmi wrote:
有聽過Hinet有辦法跟連在Internet上的國外大小ISP/ICP收錢嗎? 怎麼國內的ISP與願意在國內建在地機房提供更快服務的的ICP,卻要單向付中華電信不符國際行情的互連費...


小ISP付費給大ISP就是國際行情, 國際慣例,
沒有人會願意讓別人免費使用自己建設的網路,
其他ISP都不跟底下的ICP收費嗎?
ICP用你的網路建設不給錢,你願意嗎?

說到這,我也很願意把我的戶籍遷到帝寶,
我也可以拿我家跟帝寶交換住,
可是人家就是不願意讓我免費住進去,
卻要單向要跟我收好幾億,真是太不合理了


網站最討厭就是 IE only,政府機關很多這種網站。

尤其早期自然人憑證晶片卡,只能 IE only(ActiveX only,windows only),被民眾罵翻天,比如報稅或健保之類的,都需要用到自然人憑證卡。後來內政部開發了 JAVA 跨平台的讀卡軟體,才解決了 IE only 困擾。

早期很多銀行網路ATM,也都是 IE only(ActiveX),現在有愈來愈多的銀行 ATM,支援 IE 以外的瀏覽器。


************************************

那網站第二討厭的是什麼呢?

中華電信 only !

只有中華的線路去連才會快,其它家 ISP 去連都很慢。

中華電信 only = IE only(意義類似)

大家說說看,討厭不討厭

最好全世界都是用中華的線路,就好像全世界都用 IE....

能相容不同,才是大同。


************************************

現在網站誰還在 IE only ?

要網頁設計師,去開發兩份網頁,一份專門給 IE 使用,另一份給別牌瀏覽器使用。這是浪費成本,浪費時間。

同理,民眾開一個網站,難道要每家 ISP 的線路都申請一條?

只為求:不管那家 ISP 線路的觀眾來連,都可以通順。同樣的,這是浪費成本!阻礙台灣企業競爭力!


也許有人會說:Windows 市佔 90% 啊,IE 超多人用的。

就像有些人會說:台灣最多人用中華電信。

首先,並不是所有人都用 IE。IE 很爛,只要內行的都明白。

也不是所有台灣人都用中華電信,中華電信很貴,大家都明白...

香港 1G 雙向,台幣 800 元
中華電信 100M 雙向,台幣 1,699 元...


比外國的可能比較不公平,但就算比國內的,中華也算貴。

很多收入比較低的家庭,並不是用中華的網路,而是用更便宜的 cable 或社區網路。

這些人上網去看網站,因為 IP perring 的問題,速度很慢,這不是阻礙台灣的經濟發展,那些人都是消費者,都是待宰的肥羊啊。

難道開公司網站,開購物網站的,為了照顧不同的客源,還得每一家 ISP 的線路都申請一條不成?簡直莫名奇妙。光網路費就會把公司財源拖垮,還談什麼靠網路賺錢。

twmi wrote:
兩家ISP間建立專用...(恕刪)

若中華電信是採一頭牛剝二次皮方式或因寡佔而鬨抬價格,NCC介入當然很合理.實際上NCC也已介入多次.逼迫CHT不斷降低互連費用.這是非常合理的作法.

但現在的方式,公平性似乎讓人有所質疑.
打個比方這作法就好像是日月潭附近的小飯店因為 涵碧樓/日月行館/雲品等飯店進駐,而生意一落千丈.為了救活這些小飯店,因此政府就要求這些五星級飯店必需無條件將資源與小飯店"資源共享".凡購買小飯店住宿券者可無條件升級使用這些五星級飯店的房間暨飯店內相關設施.而這些小飯店就可以將多賺來的錢用來改善飯店的設施,並且可再降價回饋旅行社或購買住宿券民眾.
這當然是天大的德政,因為透過飯店間可彼此資源共享互補有無,可讓原本經營不善的飯店馬上起死回生,生意興隆.而旅行社/一般消費者當然也熱觀其成,因為我只要花2000元,即可享受涵碧樓等級的服務.最好是全台的旅館一併比照辦理.馬上救活無數即將關門歇業的飯店,再度創造經濟奇蹟.但真的有這麼神奇的藥方嗎??
上述僅純比喻,並無對任何地區飯店有所隱喻.若有冒犯之處,敬請見諒!!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