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頻寬增長來說應該是1999 - 2000這段期間 ADSL出現開始如果是以普及率來說我認為應該是3G -> 4G的時代,智慧型手機開始崛起搭配行動網路,大大提高了普及率行動寬頻普及率從 2011 年的 13.10% 開始逐年成長,在 2022 年達到 81.47%
我只知道台灣從來沒有快過2000年在玩P2P WINMX時,人家日本都有10M-100M了台灣主流還是768K10多年前,日本光纖都500M-1GB時,台灣主流勘勘上10M,還是撥接ADSL呢現在,我都不敢去看日韓網速跟價格,我怕會被種花電信氣死。
回你最後一段衛星不是讓上網變快的它的價值是在發生自然災害或戰爭之類的情況下保持網路穩定暢通而且如果有山難救援之類的也可以降低網路死角增加搜救成功率所以雖然很貴但一個進步國家勢必得往這個方向發展然後如果是山區偏鄉這一類光纖難以布建的地方可能拉幾十公里只有不到100戶會用到非常不合成本這時候可改用FWA來解決
各種上網方式(光纖、海纜、衛星、微波等)其實都是互相補強就像前面有人提到的那樣如果台灣遇到地震之類的大型災害至少網路還可以通以最近常被切的海纜來說被切斷後還可以靠微波如果低軌衛星發展起來就算海纜被切斷至少還有備援網路點多邊形技能其實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