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kuochin wrote:但,前陣子,台灣連...(恕刪) 以中華"家用"來說就好台灣->香港 大多是直連香港->台灣 會有不少繞路日本/美國情況發生 直連也可能走比較塞車的繞路速度不一定會變慢 但是全分到同一條塞車的就會慢到不行...* 下載東西主要是看香港->台灣的路由遠傳和台哥大直接到香港的線路至少有PCCW Taipei 或者到香港走HKIX交換NTT Taipei到HK/SG雖大多繞行日本但是速度也沒啥問題..(實際上繞行JP可能會比較快 因為NTT 台北到香港的帶寬並不大)反觀中華亞洲出口幾乎是每條都在塞... 只看對方伺服器outgoing到中華NTT 香港: 通常不太塞(家用根本走不到) / NTT 東京: 塞車 / NTT 大阪: 稍微正常(但是吃了NTT香港的流量)PCCW 香港: 有好幾條 通常路由經過211.22.33.78的到晚上必定塞車(Ping也會提升)PCCw 東京: 不太塞 (香港->台灣家用會走這條)HGC 香港: HGC本身線路等級分的比較多 走NTT/直達/到台灣骨幹走KBT過來HKBN 香港: 延遲是很正常很低 但是我測過的HKBN都超級慢... 不好評價微軟Azure 香港: 目前超級快 多數都可跑滿 因為是在台灣走微軟骨幹進香港TATA 香港: 回程走不到就是走不到 這條不太塞吧 但是根本走不到Telstra 香港: 很多繞行美國 而且會塞車Pacnet 香港: 很多繞行美國 繞行/直連都塞車 ** 限速特別嚴重的一條 **只舉例我日常會碰到的線路 打開各種網站/下載東西時常見到的線路恩 怎麼大多都是塞車呢....目前不塞的就: 微軟Azure/Verzion 香港/中國電信CN2 這些冷門或者昂貴的線路..現在很多公司的香港伺服器都還是圍繞在Pacnet/NTT/PCCW上面這幾條剛好也是沒加錢就不會有中國直連的 但是這幾條也是中華常常塞車的線路...而且想多付錢也沒辦法XD除非中華佛心去擴出口啦 不然這塞車還可以持續很久香港/日本/韓國一到晚上都塞的不行 最嚴重就是塞到packet loss 90%以上新加坡/馬來西亞還比較不塞車呢..美國是還在台灣就炸ping不知道是甚麼鬼中華電信這出口情況也快變成下一個中國電信了啦...
PLCN 海纜規格更新PLCN 海纜將會有六對光纖,每一對光纖使用 C+L 光波技術可做到 24Tbps 單一光纖容量,故總容量將會由原先透露的 120Tbps 變為 144Tbps。而根據 PLCN 最新的光纜配置,第一和第二對光纖預留了一些分支點,未來或許會有擴展段鏈接其他國家。
PLCN 海纜分支點解謎上一篇回文的圖片顯示 PLCN 竟然有分光器的存在,亦即代表 PLCN 海纜將會有分支段。而跟據可靠的消息顯示,PLCN 的分光器 BU 2 及 3 將會鏈接菲律賓,而該段海纜將會由 Facebook 分公司 Edge Networks 全資擁有;至於 BU 1 將會鏈接臺灣頭城,該段海纜將會由 Google 全資擁有;至於 BU 4 暫時將會是空置的。這邊顯示 PLCN 將會於臺灣上岸,並提供額外 24Tbps 的高速鏈路鏈接香港及洛杉磯。至於 PLCN 海纜從香港到洛杉磯的主幹容量將會由原先設計的 120Tbps 變為 144Tbps,而這段主幹將會由 Facebook、Google 和中國軟實力有限公司共同擁有。香港政府相關機構亦已經批准 PLCN 海纜於香港水域上岸。
根據 PCCW Global 提供的資料(PDF,第十二頁),PLCN 海纜將會於 2018 年第一季完成香港上岸工程。而隨着時間屬接逼近,Google 最近宣佈 Google Cloud 將會新增香港區,看似是為 PLCN 上岸做好準備。
PLCN 正式在香港上岸,距離網路新世代更接近了……PLCN 海纜鏈接香港與洛杉磯,投產初期即提供 144Tbps 容量,是跨太平洋路徑上最高頻寬的路徑。屆時,將可促進亞太區域跟美國的數據交換,亦改善目前主要依賴日本鏈接美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