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Speedtest fastest 2015 測速公布2015 年ISP速度排名第一的是遠傳大寬頻Seednet !!

中華有自家的 Dr.Spped 測速軟體,所以一般人如果要測國內速度,就會用那個

Speedtest 通常用來測連接國外的速度

中華經濟型光世代,測連接國外,本來就慘不忍睹,尤其中國大陸的,慢到一整個誇張


Speedtest 所屬的 ookla 公司,並不是台灣的公司,其測速伺服器遍佈全世界,數據排行也不是專門針對台灣的。
選中華絕對不是因為他速度比較快、服務比較好或是費用比較便宜,

完全是網路穩定考量,

尤其是當你有連國外網站或是有國外客戶需求的時候,

參考一下連線圖,

http://map.twnic.net.tw/bwimages/dirFDCy2016s1m1/pageDisplayConnect.htm

中華電信以外對國外的連線根本少的可憐,

另外除了早期cable沒有電路費其餘皆有,

因為除了中華電信沒有其他家電信肯花錢在硬體線路建設上面,

NCC卻規定中華電信必須租給其他家使用(這有點題外話),

導致其他家電信網路發生問題還是去找中華電信,

所以你用網路是找大房東還是二房東好?
從數據可以看出,這些絕對是從客戶端到host 在台灣本島的 speedtest servers.
如果真的是seednet 第一,也表示,島內的部建,或是人數/設備比,seednet 比較好。。

請問,你每天上網去的地方都是100%在島內嗎?很大的機會答案是正好相反。所以,這個排名有意義嗎??
有最大的連外頻寬,和連國外快不快,完全兩回事

它有最大的連外頻寬,但它願不願意給你用,那是兩碼子事的。

譬如說一間很大的公司,超有錢的老闆,但是裡面也有領薪水很低的員工,不是嗎。誰說有錢人都是花錢/給錢很豪爽的,有些小氣的很,搞不好就是因為苛刻才有錢的。


光世代又分:經濟型(浮動IP)、企業型(固定IP),價錢差了兩倍,差別待遇

大多數人使用的經濟型,那個連國外的頻寬/路由優先權啊......

最大的連外頻寬,沒錯,但是優先供應給付錢多的企業、專線客戶,一般家用的只有撿吃剩的。

bluefoxboy wrote:
喔~傑克這真是太神...(恕刪)


Speedtest非常不夠專業

1.固網和行動網路應該要分開列出排名的, 哪有混在一起的.....
2.固網應該針對尖峰時段平均,非尖峰時段平均,不分時段平均 這三種分類才比較精準
3.94M/40M這種數值太剛好了吧 難不成測速的固網用戶都全部辦100M/40M速度方案的人? 沒有6M/2M,20M/5M, 60M/20M, 300M/100M, 500M/250M, 1G/600M的用戶嗎?

a.home wrote:
seednet不輸...(恕刪)


Hinet vs Seednet用戶之間對傳 在尖峰時段就慘不忍睹了
Seednet vs Seednet用戶之間對傳 在尖峰時段也慘不忍睹


Seednet在尖峰時段連中國大陸更是慘劇(比Hinet更差很多)阿....



fedora wrote:
有最大的連外頻寬,...(恕刪)


f大 Hinet是被你嫌到爛中之爛的ISP, 不知道幾年過去了你換到其他家ISP了沒

例如 電信業者的 Seednet 第四台的 台灣大寬頻, 凱擘大寬頻?

nandv wrote:
從數據可以看出,這...(恕刪)


我很懷疑Seednet 在島內會比 Hinet還好....

chih_haohung wrote:
Speedtest非常不夠專業

1.固網和行動網路應該要分開列出排名的, 哪有混在一起的.....
2.固網應該針對尖峰時段平均,非尖峰時段平均,不分時段平均 這三種分類才比較精準
3.94M/40M這種數值太剛好了吧 難不成測速的固網用戶都全部辦100M/40M速度方案的人? 沒有6M/2M,20M/5M, 60M/20M, 300M/100M, 500M/250M, 1G/600M的用戶嗎?..(恕刪)


SpeedTest 國際上知名專業網速評測公司

來到台灣這個小島就變不專業了,好神奇

1.
SpeedTest 有分 網頁版(瀏覽器)、mobile版(APP 軟體)。

如果網頁版的排名中,出現了台灣的行動網路,那可能是有用戶使用行動網路,但開瀏覽器去測的。

手機也能開瀏覽器,去網頁測速的。也有人用 3G/4G 當網路給電腦用。

因為 SpeedTest 是外國公司,並不了解台灣 ISP 名稱,是固網,還是行動網路。

事實上,全世界的 ISP 太多了,才不可能每個都去深入了解。

譬如說,我隨便唸一家外國 ISP 的名稱,然後問你:它是固網,還是行動網路,或者兩者都有。肯定回答:關我什麼事。

所以一定是依照:網頁版、mobile版(APP軟體)這樣去分而已。


2.
地球轉一圈,0~24小時,各個時差都有,比如台灣白天的時候,美國是黑夜的。顛倒過來亦同。

所謂尖峰時段、離峰時段,各個國家都不一樣的,要以哪個國家為準?

就算以台灣為準好了,地球以台灣為中心。尖峰時段、離峰時段,又要依照誰的定義?

因為是國際級的網站,當然就不可能有這種 Local 當地的標準或分類。


3. 94M/40M 肯定是「平均值」。

SpeedTest 哪有可能知道用戶的租用速率是多少,封包裡面又沒這種資料,會載明該網路用戶使用的是多少速率,不是嗎。

一定是測試的結果,有低於 10M 的,也有破百的,全部去平均的。

接近 100M/40M,那不過是巧合而已。


再說 100M/40M 測出來的速度,難道就真的 接近 100M/40M,像我用光世代,連接中國大陸的測試點,那個速度.......

所以它去分幾M的,有什麼意義。租用的速率,又不等於測速出來的結果。

如同前面說的,全世界 ISP 太多了,每個都要分幾M 速率的,那它得派多少員工去調查,還得精通各國語言的.....

又網頁如果密密麻麻的,列表 幾M速率,平均多少,不是太亂了。沒必要做那麼細的評測報告。一目瞭然,才簡潔有力。
fedora wrote:
SpeedTest...(恕刪)


1. 不是不可能是不想耗費人力去做, 所以還是不專業
它可以寫備註..本排名是固網和行動上網混在一起

2. 既然不分類 這種平均值有甚麼意義? 能叫真實的反應狀況嗎? 還是有數字出來就爽而已
3. 有這種巧 剛好平均就是94M/40M??? 鬼才相信, 擺明就是只挑100M/40M速度方案的用戶測速的數值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