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台灣網路慢的真相不是中華電信(追加內幕:立委逼台鐵、媒體洗腦、政府補助)

~Going~ wrote:
整合服務數位網路(I...(恕刪)



喔 原來ISDN不是光鮮= ="
看來我理解錯誤了
我就是這篇文章的作者....沒想到被轉貼來

我是建議大家直接看原文出處
排版的比較理想
比較方便閱讀

因為我小時後一直聽人說ISDN=光纖 orz
(已查明原因,當時ADSL出現前,光纖的終端都使用ISDN,故確實有將ISDN稱作光纖的情況,如今天VDSL說是光纖一樣)


我有打電話詢問中華電信
他們說當時的各家業者確實都是題光纖
那我就不知道當石的光纖叫什麼了

http://forum.gamer.com.tw/C.php?page=1&bsn=60076&snA=1163674&subbsn=0

我想本文對於各位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在於對媒體洗腦的舉證分析
還有那些傢伙的資本額 黑幕那一串吧
畢竟01的人都有電腦知識
fedora wrote:
這兩點,覺得有 "矛盾"
很多人說:早在 2006年,中華電線就已經開放最後一哩,以「成本價」將電路租給其它固網。
那麼 NCC 有什麼理由要阻止中華電信「降價」?
導致其他不願投資用戶迴路的民營業者,「跟進降價」並虧錢



現在的網路費用分為兩部分
分別是電路費及通訊費
而之前中華電信的降價是降通訊費的部分,而非降電路費
那麼哪怕把通訊費降到賠錢,只要電路費有賺回來即可

但其他業者則因為電路也得跟中華電信租用,所以若是通訊費跟著中華電信降,則賠本收不回來

此公文你找我要,我不知道有沒有,也懶得找給你,但之前新聞的確鬧很大,我不信你找不出來



而成本的話我是不清楚,但若就文章中所述,兩者應該還是有些差別的
一開始的成本並不是真的完全"成本",就像很多店家跳樓大拍賣也會宣稱成本,但實際上仍是廣義扣除掉商品的所有存在風險
而現在要求的則是更進一步,除了原物料進口外,其他中華電信內部的人工建置,及後續維護,都不算在成本內,等於要自行吸收
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確,不過供個參考吧…


用個比喻,你老爸是作擺攤的,你及你一個弟弟各自繼承了一半的租地開始發展,而你雖然一開始沒什麼錢,但努力之下,終於從小攤販買了個店面
而你弟弟,整天懶得作事,就在攤位前發白日夢…
但就當你準備用這個店面大展長才時,你弟弟就一狀告到老爸面前,說:"為什麼哥哥可以有店面可以用,我也想要有啊"
然後你老爸就說了,叫你把店面分成一半,並且租給弟弟,因為是兄弟,所以你只能收他水電費,其他就像是裝潢之類的,你都得自行完成

那麼此時你作何感想呢?

目前的確中華電信是一家獨佔沒錯,但從上面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這種獨佔也是來自於其他業者不肯投資,只想坐享其成…
政府一直用政策干預,扯中華電信後腿
結果生雞蛋無放雞屎有
乾脆重新收歸國有
整合服務數位網路-维基百科


整合服務數位網路(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

是一個數位電話網路國際標準,是一種典型的電路交換網路系統。它透過普通的銅纜以更高的速率和質量傳輸語音和數據。


當初 1998~2002 年左右,推 ISDN 專線,推最大的,就是中華電信

當時的網路主流是 33.6K/56K 數據機撥接(MODEM,俗稱:魔電)
利用數據機,將電腦數位資料,轉成電話的類比聲音,與遠端的機房進行撥接

MODEM 實際上就是在打電話
一開始撥接還會聽到:嗶嗶~嗤~喳....這樣的聲音
除了網路撥接包月卡,電話費還要另外算

那時如果家裡有在上網
電話資費最好轉成 C方案
好像10分鐘3元的樣子(年代久遠,忘記了)
但最小單位就是 10分鐘,就算只打1秒,也算10分鐘

電話費:
如果 10分鐘 3元,一小時要 18 元
一天 24H 要 432 元


那個時候,MODEM 撥接網路不能 24H 連線的
因為要電話費,都是抓完資料就關掉
要發文什麼的,也先記事本打好,一上線立刻貼上,然後就關掉


而 ISDN 專線,是全數位的,不必轉成類比聲音
且它是24H持續連線,不必另外算電話費
當時有 64K、128KB 等速率選擇,月租費近上萬元,主打企業市場....

ISDN 可以說,就是 ADSL 的前身。

※ ISDN 不是光纖,也是電話線,只是數位傳輸。

antagonist1 wrote:
喔 原來ISDN不是光鮮= ="
看來我理解錯誤了
我就是這篇文章的作者....沒想到被轉貼來


這位仁兄
你在巴哈批我和fedora說是財團的代表還不夠嗎?
那麻煩你好好在這邊也宣傳一下,謝謝
順便再幫忙找幾個同伴


資料來源:HiNet 客戶服務

民國 84年 = 西元 1995 年

那時 ADSL、VDSL 都還沒出生呢

恐怕連光纖骨幹,都還沒舖設(不是很確定)

網路都是用電話線的....

註:Google 也還沒出生,當時網路上 www 網站不多,多數是 BBS、e-mail、FTP...等應用。可說是 Internet 啟蒙時代,網頁還被叫做:烘培雞(home page)。


1995 年,電腦歷史上最大事件是 Windows 95 的推出
在那之前,PC 電腦都是用 DOS(WIN 3.1 是 DOS 下的軟體)

486 晚期,586 早期
主機板沒有內建網卡,要上網就必須買網卡。且數據機也是自己買。

電腦主流配備:
RAM 16~64MB
硬碟:420MB
3.5" 磁碟機(1.44MB)仍是主要的交換檔案方法
有光碟燒錄機,但上萬元,普通人買不起

IE 還沒出生,Windows 95 沒內建任何瀏覽器

如果申請網路,或者買撥接包月卡,廠商都會送一片光碟
裡面有 PPPoE 撥接程式 (for win9x )
和 Netscape 領航員瀏覽器(後來被 IE 消滅了)

fedora wrote:
資料來源:HiNet...(恕刪)


當年就是沒鋪設光纖骨幹,所以ISDN才會常常和光纖掛在一起說,最終在競爭上輸給ADSL,因為ADSL可以用銅線電纜傳輸
樓主發的這篇文章
是有釐清一些問題
但是立場上是否完全正確則有待討論

整篇的立場是:
政府與立委針對中華電信的民營化的政策大失敗
財團電信因為當初對於趨勢判斷錯誤
現在反過來挾著民意要中華電信吐利
所以中華電信很可憐很無辜?
*******************************
對中華電信而言官股仍是最大股東
整個來說
是中華電信與其他民營財團電信業者的金錢分贓恩怨
卻要全民替兩邊擺爛買單
老實說我一點也不覺得誰無辜
兩邊都是爛貨
先是政府早期政策大錯誤
搞到最後兩邊都在擺爛
一邊獨大貪婪賺很爽不肯吐利
一邊財團挾著民意與官商勾結來壓迫中華電信吐利
這才是真相吧

中華電信當初買下官方的最後一哩
那又如何?
原本這最後一哩
政府就不該賣出去
而是應該要成立公基金會去管理
光纜這類的資產也該是國有
由國家建設公平去租給業者去販售頻寬
進行商業競爭
偏偏中華電信很爛
但是民營財團更爛更爛
所以造成整個台灣網路基礎建設很爛
所以台灣全民付出極大代價
怪政府
怪財團
但是中華電信都沒錯
都不該怪?
中華電信好正義好無辜?
我只覺得中華電信是因為當初財團犯錯又不好好經營
因此變成一家獨大壟斷
獨大後又不肯好好降價利民
只想賺爽爽
財團當然眼紅所以動用政治關說來搞中華電信吐利
所以我覺得樓主貼的整篇文章的立場非常有問題

所以目前的情況是
中華電信獨大壟斷
民營財團電信業者眼看已經無法競爭所以亂搞
NCC又被民意與政府立委配合財團關說而把持
當然NCC對於壟斷的中華電信一定要開刀呀
這是為了維持基本的商業競爭
不然呢?要讓中華壟斷嗎?實體線路都不用降價嗎?
實體線路不降價
然後中華電信把網路費降到死
然後中華電信就更加壟斷了
應該要這樣嗎?
中華電信巴著最後一哩不放
然後不肯吐利
因為咬到嘴的肥肉不肯吐出來
我只看到兩邊的嘴臉都很醜惡很貪婪
一方勾結政府的高權力逼吐利
一方都把持國家的重要資訊建設肥肉滿嘴口水不肯放
雙方都只想著爭利貪婪

當然這都怪政府及立法院與財團掛勾
當初整個電信民營化都是在亂搞胡搞
財團機關算盡卻人算不如天算
中華電信貪婪壟斷卻不肯負社會責任
壟斷國家網路基礎資源
更想壟斷整個市場
所以人民倒楣付出資訊建設落後的代價
中華電信賺爽爽
財團也賺爽爽
政府也是人民一票票選出來的
只能說一整個說穿了就是噁心
台灣鬼島大部分的島民被50年政治洗腦愚民導致
1.選出無恥政客
2.產生一些擺爛高薪的吸血寄生公務員
3.養出些貪婪無能只會官商勾結壟斷市場,又沒有社會責任的財團企業
才造就鬼島奇蹟的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