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想到剛到上海時他們跟我說上海網速最快2兆我立刻直覺判斷2兆=20M他們跟我說是2M時我差點昏過去....順代一提有沒有在大陸的朋友測過他們的光纖是不是上下一至我自己跑speedtest是完全不一至 甚至又時候上傳筆下載還快問本地人也一問三不知...
kysf wrote:你不知道光世代有個4M/768k比WIMAX 4M/2M還慢,這種光還真暗...(恕刪) 有亮的你不選,要選暗的.萬一中華電信沒有提供低速的,又有人要罵了,說我又用不了那麼大的頻寛....
undefined大陆民众“兆”的用法虽不科学,但古来有之。我国南北朝时期有一部数学专著曰:“五经算数”,此书主要解答儒家经典四书五经里出现的各种涉及数学的问题。本书把万以后的大型数字分为十等:“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在具体应用上,同样的数字还被另分为四个等级,“下数,万进,中数,上数”,这四个等级之间的区别在于进制不同。下数也就是日常生活的普通运用采用10进制。而万进,中数分别是采用万进制和万万进制。采用上数计算时需特别注明进制,按古法规定,是“数穷才变”,通常在十等数中,后者是前者的平方。故按华夏古法,大陆民众称百万为兆是有依据的。下数中,十万为亿,百万为兆。现今日韩,台港澳,新加坡,东盟(东协)国家中的华人对兆的定义与大陆不同。他们用的是“万万为亿,万亿为兆”。这种计算方式同样出自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对数字的定义不同皆因自东晋以后出现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代,各个国家都在制定不同的度量衡和历法。显然,孙子算经里的数字比较科学。故清康熙帝时期御制钦定了这种计数方式为大清国家标准。康熙帝对西方科学的态度不是那么排斥,他在位主持了编修大型数学丛书“御制数理精蕴”,本丛书对物理几何代数都有涉及。现今现代中文里的数学概念大都来自此书。民国初年,大清的方方面面都被民众认为是落后的表现。易服,蓄发,废科举,废大清律,废官制,等等。连带本来比较科学的计数方式也被民众抛弃,当时的中国民众社会生活极其简单,文化闭塞,举国上下的经济仍是小农封建经济。亿兆这样的大数普通人根本用不到,既然这样为显示与满清划清界限,在民国初年的民间重新用起了“五经算数”中下数的计数方式。而后这种不科学的方式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