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強迫開放最後一哩?中華電:要建設時其他家都不來啊

fedora wrote:
修正草案不知道哪一條...(恕刪)

這位老大,你要不要回去看一下你107F說了什麼,不要一直跳針或一直搖擺挑自己有利的說。
不停的轉,這樣很難討論下去。

fedora wrote:
你說的很有道理,我個...(恕刪)


我覺得你一直沒看清楚大家反對分拆線路的原因

反對這次的分拆...並非是真的認為分拆不好

而是NCC根本就沒規定分拆後...其他業者所應負的責任和相關建設..

既然這樣...分拆線路真的看不出到底有什麼用??

舉例來說..
規定中華共用管道成本價開放其他業者使用
那應該規定其他業者在多少時間內建設多少比例..及投入多少比例資金..

要求線路成立獨立公司或分公司
應該規定其他業者認購多少比例股份..之後建設需負擔多少比例費用..

但全部都只看到規定中華的部份....其他業者的一樣都沒有...
那開放共用管道和成立獨立線路公司做啥??
線路會自己蔓延??光纖會自己長到用戶家?

你說的論點其實都有道理...但你卻一直忽視其他業者應負責的部份...
以前常看到一些怪現象, 在電視, 報紙和網路上看到一堆人猛批中華電信 壟斷又做不好, 太貴又慢...

結果開放多家經營後... 價格還是被聯合壟斷了, 甚至還常發生中華電信降太多, 反而被其他家的打

手在媒體猛批惡性競爭的荒繆情節...

還是那句老話, 雖然國情和時空背景都不同, 這些沒出息的其他家電信還是看看Yahoo BB是如何逼退

NTT在固網的生意. 無論當時還是現在, NTT可是比中華電信還巨大的怪獸啊.
我是末端消費者

全家人三台電腦,一個月交九百多給中華

雖然和其他國家比起來不是最便宜最好的

但在同樣繳九百多塊的情況下,這幾年網路速度也由

8M/640K → 10M/2M → 20/2M → 20M/4M → 50M/5M → 50M/10M 龜速進步中

現在中華電信被迫交出建設成果

未來它勢必會大幅減弱投資力道

我只是末端消費者

我繳錢給中華電信至少網速會穩定提升(雖然提升速度不算快)

現在ncc搞出要中華電信為其他業者讓利這麼赤裸裸圖利財團的事

未來網路的進步速度有很大機率會變為龜速甚至是原地踏步

繳給中華至少他會建設,而且有34%會進國庫

未來網速的進步要靠吸血鬼財團佛心覺醒

看看現在的中油和台塑吧

要台灣網路降價

該做的是強制立法規範財團投資建設彼此競爭

而不是要中華電信讓利

動漫遊子 wrote:
我是末端消費者全家人...(恕刪)


謝謝支持
敝公司的確有需要檢討改進的地方
但我想請問f兄
如果台灣只有一家公司在建設,那需要其他電信業者做什麼呢??
請其他業者交出執照,成本價租給消費者不是更好??
我們需要台灣大哥大、遠傳做什麼呢??
leukiding wrote:
我覺得你一直沒看清楚大家反對分拆線路的原因
反對這次的分拆...並非是真的認為分拆不好
而是NCC根本就沒規定分拆後...其他業者所應負的責任和相關建設.....(恕刪)

基本上,法律是很難訂得很明確的。
所以才有律師法官的存在...
法律很難規定良心二字
即是有完美的法律,也需要有良心的執法者和公民存在,才有用。
看看前一陣子那精美的ETC 2億2千萬元罰單,最後還不是...

剛剛google到的論文,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一下
下世代固網寬頻之管制架構研析: 以開放接續政策為例
直接po論文的結論

本文實證結果顯示,若政府實施 LLU 管制,DSL 普及率的成長幅度將會增加
2.3%左右;相對地,cable modem 普及率之成長幅度將隨之降低約 0.4%。而 LLU
管制的實施不影響光纖網路的建設與否。


在有建設光纖網路的國家裏,已實施 LLU 管制者的
光纖年帄均成長率約為 12.92%,略低於未實施 LLU 管制者的 13.29%。
小弟有個建議不知道各位認為如何

基於"網路"隨著時代的邁進,已經逐漸成為"基礎建設"。

政府是不是應該把線路方面的所有權收回,採外包的模式,由中華電信或各家電信業者承租以及後續維護等。

這樣子在線路鋪設以及汰舊等方面較無爭議。

悠閒過生活 wrote:
小弟有個建議不知道各...(恕刪)

這個可行度極低,因為當初政府連線路都賣了
要買回去需要多大的費用不是現在政府該做的!!!
該做的對其他三家ISP定出嚴厲的要求,例如10年自有線路達9成,產生4家對打狀況
才有辦法低價費用,高網路需求,例如韓國三家 日本兩家 香港兩家(大概)

悠閒過生活 wrote:
小弟有個建議不知道各...(恕刪)

想法很好,可是實際上做不到,因為必竟台灣不是共產國家,你要如何收回?現在政府窮的要命,目光也不在這,如何收回?
其實我覺得最簡單的是看大哥大,為什麼手機會有3雄和其他的業者在競爭?差異就在,大哥大在拿到執照後,在多久內要有多少的涵蓋率,不然執照就收回,基地台都建了,錢都投進去了,當然就會努力找使用者。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10幾年都不建設的公司,執照不收回。

alexhuang0317_3 wrote:
下世代固網寬頻之管制架構研析: 以開放接續政策為例


暈~ 怎老是自己掌嘴... 有看沒有懂也不用這樣吧? 真的是會笑死人.

當然那基本上還是讓光世代脫身, 不要納入LLU, 因為"效果不明", 但作為學術研究又不能泯滅事實, 所以結論出來NGN關鍵仍然是管道. 而這正是原來實施LLU的用意所在(瓶頸設施).

"而 LLU 管制的實施不影響光纖網路的建設與否", 這句是廢話, 重點是帶出"此結果証明LLU管制的確左右了競爭業者對於寬頻技術的選擇。" 意指LLU會讓業者傾向使用便宜的DSL技術. 而這正是光世代的現狀(即使自有管道也是佔著毛坑不拉屎).

所以那篇論文總結下來就成為: 適當開放現有現有的基礎建設會是NGN的關鍵. 就是因為這幾篇論文才把電信管道、人孔、手孔資料納入修法範圍. 路過的人記得自己去看一下內容...


拜託! 要說嘴也先得稍微看懂人家在寫什麼. 不要老拿正好相反的東西砸自己的臉. ok?
hxxX54yPZ5HH5VHP\hmpX5gTPh99X5J4Ph00X5YBPjjhexX5exHPDX52JP555554P5ZZ5rr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