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yle wrote:
沒發現您也有罵其他固...(恕刪)
不會,台灣的業者都該罵,一個是不爭氣,一堆是不長進。

orea2007 wrote:
高檔耳機是進口的,請...(恕刪)
Victor0907 wrote:
簡單提幾點意見:
要建設光纖網路,在管道與路權上的建設成本佔了極高比例,但新業者對於這些管道的掌控,實在難以與既有獨占業者的優勢相比。
而當銅纜線市內迴路被更替為光纖後,因為網路架構的改變(如改用PON),原本租用既有獨占業者Last mile的新業者,也會產生新的障礙。
再者,既有獨占業者憑著優勢的市場力量,在網路建設的籌資成本上,會比新業者更低,因為它可從既有服務中收取更高獲益、破產風險更低、也更容易取得低利貸款。
總之,表面上,銅纜線市內迴路是舊有的,光纖市內迴路是後來新建的,但實際上並不代表CHT這類的既有獨占業者,不會將它在銅纜線Last mile上的獨占優勢延伸到光纖網路建設上。只能說,如果NCC不思考解決這些問題,未來台灣的NGN很難期待有市場公平競爭的一天。
Victor0907 wrote:
如果當初M台灣計畫的共同管道建設是成功的,內政部就不會淪為被監察院糾正的命運。而且,共同管道建設只能解決部份問題,因為這些管道既不見得連得到申裝網路的大樓,更別說是進入大樓後的內部管道。
像是歐盟早在幾年前就認為,即使在市場經營初期,既有獨占事業投資光纖網路仍然可能在日後形成瓶頸,所以要預先研擬管制對策。而既有業者基於過去的獨占地位,通常擁有銅纜網路的管道,這是新業者在建設光纖網路時所不具備的優勢。
至於等到郊區和偏遠地區全面FTTH化,我想以電信這種強調規模經濟,大者恆大的產業,失衡的市場結構早已成形,不必再談什麼公平競爭了。當然,如果NCC的意思是對光纖先放著不管,等到日後再仿效OFCOM對待BT那樣,我也沒什麼意見。
cht小幫手 wrote:
當郊區和偏遠地區只有電桿的地方未來都將全面 FTTH 化之後,銅纜 Last mile 還能有什麼優勢延伸到光纖網路的建設上?管道嗎?寬頻管道都已經建設幾千公里了,新進業者只要佈放光纜就可以了,也不用再申請開挖路權了。
cht小幫手 wrote:
就算要推出平價高速對稱寬頻,也不會是在市場規模還沒有做起來時就把價格訂的很平民化,畢竟設備和頻寬要擴充都是錢,在市場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必須考量成本。
cht小幫手 wrote:
定價高接受度低,定價低其他產品也得跟著調降,那麼在資本支出大幅增加,營收卻大幅下滑的狀況下,那就代表上繳國庫的錢會大幅減少,其他股東的分紅也會大幅減少,官股會沒意見,而佔 2/3 的民股跟外資股會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