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光世代不降價 改採升速不加價

香港和大陸反而跑不動MU喔~因為被鎖起來@@

很多HD站的網友都用115~

TABUSE wrote:
MU就算不用白金帳號...(恕刪)


沒錯~
像別人分享的檔案
我普通會員或者沒登入用續傳或非續傳軟體有時也可跑滿載速度..

不知道為何?

但差的話就速度略減很多
希望哪間網路服務商提供殺手級應用
讓大家狂上傳分享生活影片或檔案
或許到時使用者就會發現上傳已經不夠快了

現在日本跟大陸兩年前都已經在測試10G-PON技術了
那台灣呢? 挖~ 100妹了耶

http://internet.watch.impress.co.jp/cda/news/2009/03/17/22812.html
n3688 wrote:
100M/5M
下載100M..............上傳5M??!!
外國人聽到會笑到肚子痛吧.........
真的是另類臺灣奇蹟.....


肚子真的很痛.... :)

關於獲利,事實上只是ISP打算從哪邊賺錢。ISP如果都是往國外撈資料,peering的價格會被鎖得高高的,因為你自己網域內沒有 content,你只是資訊內容的消費者,就得乖乖付費。

經營模式不變,升速如果不提高集縮比,就必須對等的提高國際頻寬(或是peering頻寬)。這點如果去確認國際頻寬投資金額就可以知道有沒有 10妹 --> 20妹 囉。沒有的話,當然就落到"不保證頻寬"的除責條款裡面解釋。(相信也是大家不認同升速的其中一個疑慮)

至於上傳增加是不是只增加P2P的流量,當然有非常大可能會增加。但是相對的,增加上傳也等於是提供活絡使用者提供 content 的方便性,如果配合ISP或是相關業者的正確應用發展,甚至是多建立散客發展小種內容的平台(額外增加些些收入),那麼從長遠講,應該比較容易逐步改善島內沒 content 的問題。(當然,有人可能會覺得,也許大家的腦袋也都跟業者差不多僵化,畢竟相同社會文化~~~ 呵呵)

當然這所有的推論只是個人想法。但是還是想舉一個例子:到底是先有網路還是先有先有www? 應用服務沒有平台,怎麼可能出現百家爭鳴?更別說一百個創新應用能有幾個成為新的風潮了。

P.S.: flate rate 是原罪啊。

Leo Chiang wrote:
肚子真的很痛.......(恕刪)


不能同意您再多了,這讓我想起之前的一篇文章:畸形的台灣網路環境

不用說國外的服務提供者了,就連國內一些想提供服務的業者,都被這問題搞的死的死,賠的賠。

在日本韓國或香港,服務提供者只需要連接到IX,就可以與各大業者進行交換。

在台灣,目前最大的IX就屬TWIX,但TWIX背後最大的經營者-中華電信,卻只願意拉2G頻寬進去。

相較其他業者(Sparq and TFN)都有30GB頻寬進入,且用戶數最多者又屬中華電信。

想當然若接入IX,那2G頻寬根本不夠用,只能被迫去跟中華電信拉昂貴的專線,造成成本重複投資。

看看日本已經邁入一般用戶200Mb的服務了,台灣還在20M/2M,實在是不知該說什麼好。

影片會說話,睜眼說瞎話上來消毒最不可取

wugilin2004 wrote:
如果有人手上有中華電信的股票的話,PS.本人沒有
請問身為中華電信股東的您 會希望光世代降價,減少獲利(暴利)嗎!?
請誠實作答喔!


我是股東,不過沒幾張,股利很大部份是用來付網路費,所以對我來說都沒差,不過如果上傳能昇速最好。

中華電信的策略似乎是將主流速度的價位設在1000元左右(從ADSL 512k開始似乎就是如此)。
我猜電路、設備維護更新的成本大概要五百元,所以主流速度要降到500以下應該很難,如果有競爭就昇速,沒有就賺更多(從企業用戶的上傳來賺,這次16M/8M的出現應該是競爭者即將出現)。

xieb wrote:
2萬的裝機費?或4-5000元? 我接受..請中華電信快來裝吧,100M/100M月費請比照10M/2M即可.


裝機費是裝機費,月租費是月租費。

目前還沒有經濟型的 100M/100M ,再等等吧,至於推出時月租費會是多少,那就要當時的網路環境,其他競爭對手的建設程度。
要求中華電信提高光世代20M/2M.50M/3M.100M/5M的上傳頻寬,別再妨害國家進步!!

香蕉你的拔辣 wrote:
裝機費是裝機費,月租費是月租費。


這個我知道,我要表達的是,如果只是牽線的問題,我想很多人願意買單.

xieb wrote:
這個我知道,我要表達...(恕刪)


我也沒有說牽線的費用是唯一問題。

用戶負擔的裝機費用不會比外面土木工程費用高的,資本支出的多寡是會跟競爭對手建設的腳步有關的,不然就會讓財報不好看。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