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頻寬不等於雲端, 有錯誤觀念的人還真不少

88快速到底 wrote:
這幾天看了一些討論頻...(恕刪)


T1專線沒多快...T1才1.5M好不好= =

重點是想快的人沒得選擇,你能問ISP拿到100M上下載的專線,而價錢合理嗎?
我覺得很重要的是先要判斷自己想使用到"多耗頻寬"的雲端服務!

我很不認同樓主發文的內文跟他所有的回文,根本亂扯,感覺以老賣老

頻寬是不等於雲端,但沒有頻寬,雲端運算的再快再複雜,大量資料能快速無延遲的送給(上傳)雲端處理

再送回到(下載)你手上的電腦或手持移動裝置享受服務嗎?


我要舉一個例子是,以前我會抱怨,為何在一些偏僻的地方,政府要徵地鋪路,後來我發現,要先有馬路

,那個地方就會有人,開始活絡起來,管它電線杆立到了沒,自來水管線埋設了,有人來了之後自然會有其它

的人,為了利益開始發展起來



網路也是這回事,今天業者把家用上傳頻寬限縮在一定價格一定速度底下,無非是讓大家的雲端創意

限制在這種等級底下(因為頻寬)
,沒有錯,你還是可以搞雲端服務,不過你使用的雲端服務所需求的上傳,被限 在2個妹以下這種等級政府不站出來把餅做大,誰要做? 靠那些把利益擺第一的民營業者? 想太多...


問題不在網路業者!

問題在NCC !!!



很多網友都罵錯方向了,政府才有權,民營公司只是為了利益來賺錢的,今天NCC要是有作為,我們早跟

日韓平起平坐了
,今天要是它用家用的價錢,上傳開20個妹給你,其它間民營不就倒光了,誰不準的,

去問NCC吧! 一個編好劇本、幾個照演罷了,我們只能在底下看這齣爛戲,家用等級還是只有

2個妹上傳,除非要用企業型,有錢100個妹也叫來給你,只要你繳的起。
claus950 wrote:
雲端運算具有下列特徵,但不宜混為一談


你自己都說了,不應該混為一談
但是又喜歡把明明是其他類別的東西,叫做是雲端運算?
檔案20M不一定要全部傳上去阿
文字區塊用文字
圖檔可以跑本機
就算是用雲端
也可以只有程式使用遠端技術
其他內容都在本機也是一種方法
通通都上傳後在編輯也是一種邏輯
雲端又不是僅限於單一技術
而應該是泛指非本地運算,或是飛安裝軟體運算
都可以稱之為雲端運算吧
寬頻當然不等於雲端
但沒寬頻的話,雲端不就廢掉了嗎?
台灣的寬頻進步的比週圍國家慢就算了
還慢超大,慢超大就算了,還比較貴
然後新聞老說常有聽,台灣的網路資訊含蓋率多高
跟本沒用呀,速度快不起來,不懂時間就是金錢嗎?
跟朋友一起出去玩,一人帶一台相機
又想要朋友拍的照片時,用傳的真的慢死了
最後又得落得找時間,帶usb或是燒成dvd去會面
這不是浪費時間嗎?
更別說是雲端系統
若你送去雲端系統處理的資料沒法快速的回傳給你
光花費的時間不符比例,那誰要用雲端呀
wilson10 wrote:
1.不懂您用過2.4K網路有啥好提的?
是要表示您資歷過人,還是表示您深刻明白頻寬小的痛苦?

2.您心中的P2P是指Peer to Peer還是 Person to Person?
倘若是前者,頻寬重要與否,已經是假性議題,目前頻寬夠用與否,也是假性議題,
mobile01 大家在抱怨大多是上傳頻寬不足,您在抱怨的是網路提供太多非法資源,
大部分資源都是浪費在取得非法資源的論點更是令人驚呀!
試用您,有CD幹麻用DVD?有DVD幹麻用藍光?
收到的服務品質有差,我想看Youtube 1080P的影片,人家卻苦在上傳要很久,
您該不會不知道1080P有多讚吧?


關於第一點, 我想表達的只是, 我從那時用到現在, 網路永遠不夠用.
我每天都希望網路真他X的快, 但是後來我就了解這是要付出代價的.

第二點, 你應該很清楚目前多數資源都是被p2p佔用, 其中大部份的p2p傳輸也都是非法資料.
當然我同意相關媒體娛樂行業必須正視這個事情來調整銷售策略, 所以這點還有空間可以講.
但重點不是這個,
而是雲端應用是不是真的要超大的頻寬才能達成? 還有這麼多要求升級的人是否有這需求.

我也不是天天在用LCD TV跟PS3看Full HD的藍光. 我喜歡藍光的畫質跟音質, 但我會去存錢買設備.
MBP也不是天天帶出門, 現在比較常用的反而是celeron筆電. 單機要這麼快作什麼?
筆電一樣可以開幾個簡單的server跟裝VM.
你說1000萬畫素的相機, 隨便照幾張就超過20MB,
但是你照的解析度絕對超過螢幕解析度, 你當然可以通通上傳, 但這就造成浪費了.
你說解析度更大文件就可以更精美, 這不是正關係, 要看你怎麼處理影像, 而不是照片大就是好.
不然以前也不過就是用500萬素就可以縮成相片了. 更不用說是解析度跟dpi都不高的網路相片.

你現在可以這樣搞, 是因為雖然有限速, 但是你可以有無限的流量.
雖然我有不錯的頻寬, 但是我過去的ISP都是有限流量的,
當然你要無限的流量也是可以, 只是錢的問題而已.
使用者付費的觀念知道吧? 不是每個地方都可以讓你吃到飽.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 我當然就要把不需要傳的東西都拿掉.
要有好的服務當然就是要付錢, 你想299吃到飽當然就只有那種品質而已.
我想吃好一點的餐廳當然就不會讓我吃到飽.

當然, 其實我們都有基本的頻寬了,
但我真的要問, 是因為別人有更便宜更快的網路? 所以我們才需要.
還是因為真的要發展雲端運算所以非要不可?

就拿更快的網路來說, 你要在台灣要弄到100M的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要花出代價而已.
光就這點來說不一定就是雲端運算不能發展的理由.

你要有什麼樣的雲端應用我不知道, 我也知道許多應用需要用到寬頻.
但是我不知道有誰能保證只要有100M/100M就能做出殺手級的服務.
也許你可以, 不過我不覺得光是分享照片很快就可以當作殺手級服務.
wilson10 wrote:
攸~~~MOD怎麼運...(恕刪)


那你知道MOD怎麼運作的嗎?說來聽聽!還是只會嘴砲,還是你天真的以為
所有影片都是直接從中華的資料庫直接抓?解答一下吧!大師?還是大濕?

用一個剛剛才註冊的帳號來酸人,不覺得有點爛嗎!台北就台北,註冊地點還
地球咧!




------------------------------------------------------------------------------------

回了半天還是沒有解答…懶得再開新文污染版面…就當作你不存在了。要按回
報快按,囉嗦…
爭取頻寬也能扯到國家基本建設跟社會問題



網路世界真的什麼人都有

下次會不會冒出一篇

爭取頻寬會影響到人類存亡啊



jackdr wrote:
你講的應該不是雲端,...(恕刪)

遠端登入就是最終極的雲端,本地端只有螢幕和鍵盤、滑鼠等,其他什麼都沒有,這是最 "thin" 的 client 架構。

你現在看網頁,因為所有的資料都被下載下來,你的瀏覽器顯示下載的資料,然後在你電腦顯示,你的畫面輸出自然是 60FPS 左右,因為現在由「你的」顯示卡負責。但對終極雲端來說,客戶端是可以不必裝顯示卡的。

不過我是不認為雲端會發展到這種地步,原則上客戶端會需要保留一點運算能力來處理多媒體串流,這樣才能節省許多頻寬。
吾姓帥,名無敵,無敵帥,帥無敵,把妹三招稱無敵。絕代帥哥帥帥哥,帥天帥地帥無敵。
Ailio wrote:
其實雲端只是一種概念...(恕刪)
終極理想然就是 沒有電腦主機 只有螢幕+簡單晶片組+鍵盤滑鼠(或是觸碰)+網路線

就是一台電腦


前陣子聽到這個名詞,有不少疑問.

雲端跟以前的 terminal 有何差別?
以前 Novell 可以用boot rom開機, 本身也沒有磁碟, 開好機後還可IPX/IP上網,偶而打打DOOM(不用磁碟)
後來有陣子還聽過"網路電腦NC" (Network Computer)這個名詞, 但好像不了了之?

不知這跟雲端之間是否有脈絡? 還是說資訊技術就是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Client-Server/P2P(Standalone))

謝謝說明!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