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10日;NCC決定:電信三雄互連(IP Peering) 免費 (但是中華電信不理他)

你想太多了,找大咖來???
無名小站從學網般放在GIGA,是怎麼被hinet封鎖的
GIGA網路硬碟是怎麼被hinet封鎖的
這些大家都記憶猶新
libawan wrote:
類比 Google,...(恕刪)
真的看不出有電信三雄的樣子

根本就是電信一雄加上一些寄生蟲...
而且該寄生蟲還無比驕貴...吸血還挑剔血的品質...



這一位大大講的才是重點,應該是 Hinet TWIX 頻寬不限制,或是限制在 100Gbps,

大家都在TWIX交換,Private peering 1Mbps 300元合理阿!!

Tim

PS: peering ,彼此的網路之間交換,不會佔用連外頻寬

Transit , 可以指定某一些地區的資源,如 ASIA Transit, CT Transit , CU Transit, KT Transit/.......

中華電信是最有良心的固網,賺了錢會繳交國庫.....

民營固網只是有『第一類電信執照』的第二類電信............



........................................
針對這點 我覺得NCC 方向錯誤

正確的方向 應該是TWIX的 public 交換的頻寬加大

台灣本來就有free peering 就是TWIX交換中心 只不過 中華把頻寬掐很小


不像外國的交換中心 頻寬很大


要做得應該是TWIX 頻寬不限制

Juma@01 wrote:
調查局怎都沒人去調查一下有沒有官商不法利益的輸送,我一直覺得很有問題


真的很有問題耶~~

Juma@01 wrote:
調查局怎都沒人去調查一下有沒有官商不法利益的輸送,我一直覺得很有問題


實在是太多人根本搞不清楚狀況就亂批評,其實NCC這次做的很對。

各位先要弄清楚,IP Peering只是讓兩個ISP就其轄下的IP區塊互連,所以A ISP的IP不能透過peering到B ISP再到C ISP。IP Peering跟最後一哩等問題根本無關。

而中華電信過去透過其市佔的優勢,對peering用途的連線一律視為一般數據專線費用收取高額的費用,這兩年因為這個問題被重視了,才逐漸降低peering的費用,不過還是高於國外的水準。

這個情況下,導致了ISP互連因為hinet收取的費用過高而導致不健康的狀況,中華電信在這部份過去收到的費用低並不是因為這部份影響不大,而是因為費用過高而導致ISP間幾乎都透過免費的TWIX與hinet互連,而hinet對TWIX的頻寬又少得可憐。

結果就出現兩個問題,

1. Hinet的用戶連到非建置在Hinet的網路服務(像是過去的無名小站, 或是Google),速度相當慢,等同逼迫這些內容業者必須在Hinet建置自己的服務,直接影響IDC等企業服務的競爭。

2. 像是在Hinet IDC建置服務的企業客戶,若是要維持服務品質,就需要額外在其他ISP也建立同樣的設備,若是考量到異地備援還ok,可是hinet與其他國內isp間少得可憐的頻寬,讓資料同步等都變成瓶頸,若要確保這個瓶頸不會構成問題,又必須要額外租用專線,增加許多不必要的支出。

而這兩個部分,兩端的業者都有對他們的用戶收費,雙方本來就都有義務維持合理的頻寬,特別是對企業用戶,企業用戶租用高出不少的費用租用hinet的機房,但是hinet卻不盡義務去維持服務頻寬,反而把這部份的責任全部歸給其他ISP,所以我會說這本來就是不公平競爭。若是中華電信當初收的peering費用在一般水準的話,就不會逼得NCC下重手。

banmi wrote:
這哪裡讚?? 這樣...(恕刪)


有差嗎?
中華電信本已民營化且已上市
其它兩間則是從頭到尾都是民營化且已上市
shimingc wrote:
1. Hinet的用戶連到非建置在Hinet的網路服務(像是過去的無名小站, 或是Google),速度相當慢...(恕刪)

很抱歉,這次是 "電信三雄互連(IP Peering) 免費"
不是無名小站或是Google這類的廠商免費
所以沒有幫助

twmi wrote:
那是報紙的標題,NCC講的是互連費率的管理。...(恕刪)

不相信報紙的標題,就直接去NCC的網站自己去查NCC的講法。
反正照NCC的做法,會有很趣的結果...

當二房東,毛利率40%的廠商可以和中華電免費互連
像台中威達自建網路,想要和中華電互連的話,卻要繳錢
政府是在懲罰自建網路的業者,來鼓勵大家來當二房東嗎?



alexhuang0317_3 wrote:
很抱歉,這次是 "電信三雄互連(IP Peering) 免費"
不是無名小站或是Google這類的廠商免費
所以沒有幫助

不相信報紙的標題,就直接去NCC的網站自己去查NCC的講法。
反正照NCC的做法,會有很趣的結果...

當二房東,毛利率40%的廠商可以和中華電免費互連
像台中威達自建網路,想要和中華電互連的話,卻要繳錢
政府是在懲罰自建網路的業者,來鼓勵大家來當二房東嗎?


所以你就是我說的,看不懂問題在哪就亂批評的那類人。

請先看懂Peering的用途,還有NCC的說法,這跟自建最後一哩毫無關係。也跟大房東二房東無關。

如果說網路業務(不是線路業務)民營業者可以有40%的毛利,而中華電信不行,那是中華電信自己要去檢討,而不能說要靠平等互換的Peering部分去構成不公平競爭。

無名小站等都是過往較知名的例子,請先搞清楚問題,問題本來就不是中華電信要對廠商免費,而是Hinet對其它ISP間的頻寬不足,導致付費的HiNet用戶無法達到一定的品質,進而逼迫這類的ICP業者必須將機房移到HiNet底下才行。但是中華電信對其它ISP的頻寬不足,所以租了費用比較高的Hinet IDC服務的ICP業者對其它ISP又會卡住。

關鍵就是peering是屬於雙方對各自用戶連線品質的保證,中華電信過去把自己用戶對其他ISP間的服務品質,推給了其他ISP(然後還須付高額費用),才導致NCC的糾正措施。

請參與本討論的網友多多引用 , 以下圖型擷取自 wiki 有關 Peering 的說明



我稍微解釋一下 ,基本定義 :

Peering : 指 "兩 ISP 業者" 間互相交換基於本身所擁有的IP網段所產生的流量 , 定義上不得再經由對方網路存取 Internet ( 技術上以 BGP ^AS Number$ 來界定 , 看不懂的網友忽略此段 )

Transit : 一家 ISP A 藉由另一家 ISP B 網路存取 Internet , 一般而言 , 在台灣就是所謂二類電信業者就是本處所言的 ISP A , ISP B 則為台灣的幾家一類固網電信 . ( 技術上對 Internet 上第三方會看到 BGP AS PATH A B 這樣的架構 , 看不懂的網友忽略此段 )

簡單以上圖說明 ,

Peering : 如圖為 AS 2 - AS 5 及 AS 3 - AS 5 "兩兩 ISP 間彼此客戶對對方 ISP 的存取"

Transit : 若身為 ISP AS 5 , 與其他 ISP 界接關係如圖示,根據以上 Tansit 及 Peering 定義 , 則

ISP AS 5 底下的 Customer 僅能

1.透過 AS 4 存取到 Internet
2.透過 AS 4 + Internet 存取到 AS 1
3.當 AS 2 及 AS 5 間的直連電路斷路時 , 或可透過 AS 4 + Internet + AS 1 存取到 AS 2
4.當 AS 3 及 AS 5 間的直連電路斷路時 , 或可透過 AS 4 + Internet + AS 1 存取到 AS 3

ISP AS 5 底下的 Customer 不能
1. 透過 AS 2 存取 AS 1 , 或是 AS 1 之上的 Internet (因為 Peering 的基本定義)
2. 透過 AS 3 存取 AS 1 , 或是 AS 1 之上的 Internet (因為 Peering 的基本定義)



另外大家爭議的台灣一些頻寬交換中心 , 如 TWIX ,目前主要問題是出在

Hitnet 看似有超大電路接在其上 (110G) , 但是實際上並沒有辦法有高流量產生 (30G), 主因為目前 Hinet 跟其他業者界接Peering 有營收 (就是本主題 NCC 主張免收的這塊), 因此Hinet 即便有高規頻寬於此 , 但卻自我限制不願在此地(TWIX)對其他業者作不限頻寬(甚至不收費用)peering , 這一點 , 以一個國家級的 IX 來說 , 必須說是違反國際上對一國家級 Internet Exchange Center 慣例的 , 這也是 NCC 跳出來主張此事的主因吧 .


timmin000 wrote:
針對這點 我覺得NCC 方向錯誤

正確的方向 應該是TWIX的 public 交換的頻寬加大

台灣本來就有free peering 就是TWIX交換中心 只不過 中華把頻寬掐很小

不像外國的交換中心 頻寬很大

要做得應該是TWIX 頻寬不限制...(恕刪)


請去翻NCC官網上周的新聞稿!(今天工商的報導其實有點妙....不知道是記者不懂還是怎樣)

未來達到6項標準而可以免費互連的數個業者(請注意,要達到免費互連還是有條件的),都必須各自提供相同頻寬連到TWIX,這也就是所謂的Public Peering(免費給其他ISP互連的部分)。

舉例而言,當台固達到與Hinet免費互連的標準,表示2者規模相當且相互間的總頻寬已經達到15G以上(請注意6條件其中之一),換句話說,Hinet及台固都必須各自接15G頻寬到TWIX,這部分會隨2業者互連頻寬越多而隨著增加。

至於你說的模式,比較類似香港或日本,但長期以來,國內IP Peering都是單向付費,不像語音互連是來去流量相抵後以淨流量計價,一時要全面翻一翻並不容易。因此,NCC這次雙管齊下的方法,看來已是一大進步了!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