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台灣 網路費用 為何比別國貴很多?


fedora wrote:
這固中道理實在太深奧...(恕刪)

不明白還提出來打迷糊仗?
賺的多,就一定花的多?是這樣嗎很多人應該都己經笑倒在地上了,中油賺多少?年終4.6個月。
看清楚你貼的網址,台哥大和遠傳,可沒差到那去,台灣大每年年中還有員工分紅獎金,而遠傳每年3月也會固定讓員工分紅。
你要看的是營收和資本支出的比率,不是算年終,年終是給員工的,你又不是員工,管他花多少,資本支出才是可能用在使用者身上的費用。
fedora wrote:
這固中道理實在太深奧,不明白
不過這個卻是淺顯易懂:
...單從這點來看,應該賺很多錢...(恕刪)


2412 中華電 股本:775.74億 101第1季營業毛利率 40.22% 101第1季每股盈餘 1.22元
3045 台灣大 股本:342.08億 101第2季營業毛利率 40.07%% 101第2季每股盈餘 1.45元
4904 遠傳 股本:325.85億 101第2季營業毛利率 44.47% 101第1季每股盈餘 0.83元

比毛利,遠傳最強;比每股盈餘,台灣大最強

單從這點來看,中華電真要台灣大和遠傳學習:如何不建設,當二房東,賺更多錢
貴的原因就是~

一頭羊剝多層皮

不分門別類噱噱企業主....光靠家庭用戶的每個月幾百~千來圓

該怎麼填國庫~養政要~發年終阿

成本如何計算是件有趣的事,可參考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8%90%E6%9C%AC

固網的特性就是投資大,回收慢(所以當年政府規定的資本額門檻是400億元),固定成本很高,要在全國拉線;但是等網路建設完成後,增加一個新用戶的變動成本很小。

一般公司經營,用的是「機會成本」,如果某項投資不會賺錢,就會把錢用到其他會賺錢的地方。

假設中華電信之前投入了100億的成本,採用「平均成本」賣出,那麼第一家使用的民營固網要付給中華電信50億;第二家使用的則要付出33億,一半給中華,另一半給第一家業者;同樣的,第三家要付出25億,分成三份給前面三家。不過這樣誰想當第一家啊?所以在商業上的可行性很低。

民營固網則會想辦法逼中華電信用「邊際成本」賣出,反正即使我不租,你中華電信還是都建設好了,所以之前你的投資都算是沉沒成本,不要計算了,只要算我增加一個新客戶的修繕服務費就好了。這樣成本壓到最低,轉賣就可大賺。

由於邊際成本比逐年要攤提的固定成本低得多,所以民營固網可以賣得比中華電信更便宜,屆時不論官員、民代和民眾都會很高興。

問題呢?以後台灣建設固網將無利可圖,考量前面所說的「機會成本」,不會再有公司想建設網路,到時就會進入台灣網路黑暗期了。
還是跟政府最有關係!!
不知道還要擺爛到甚麼時候
台灣真的要進步的話
政府先站出來吧

55525514 wrote:
不要拿較偏遠 較落後的國家來評比= = 條件不是對等的


所以呢?那麼為什麼台灣人老是拿日本跟台灣比,然後說台灣有多落後?
人家日本人的生活條件,台灣人用什麼跟人家比?

再來,最好澳州人的生活環境會比台灣人落後啦

55525514 wrote:
以下個人想法 (本人...(恕刪)



那都不是原因,
真正的原因就是
1.寡占市場,一家獨大,缺乏有效競爭.
2.IP peering高價垂直擠壓, 1Mbps IP peering中華電信Hinet要收600元.
台灣線路有中華電信獨挑大樑..
中華電信每年需繳國庫幾百億元盈利

日韓由多家業者競爭
政府每年補助幾百億建設

看出差別在哪了嗎?
拿什麼和人家比?
Herge wrote:
1.寡占市場,一家獨大,缺乏有效競爭....(恕刪)

要建設是只有一家,但二房東可一堆喔

Herge wrote:
2.IP peering高價垂直擠壓, 1Mbps IP peering中華電信Hinet要收600元....(恕刪)

遠傳徐旭東:『嫌貴就不要用』
如果嫌ISP不好賺,就把執照還給政府。
要看ISP好不好賺,看seednet的財報就知道了
這類串好像是一直灌沒完?

講 "別國", 世界上差不多 200 個國家, 你是比了幾國?

另外美國請拆成 50 州來比.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