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一:中華發佈新聞稿,根據WEF報告,台灣寬頻價格遠低於日本韓國,這大有問題?
釋疑:我查了一下,WEF是用購買力平價理論,將各國每一單位的寬頻服務價格還原回去。因此台灣寬頻價格經此還原,是明顯低於日韓。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如同我前文提到的大麥克漢堡指數(可惜樓主說,他不吃漢堡所以不在乎)台幣購買力(匯率)明顯被低估近30%。所以中華沒有錯,WEF也只是陳述客觀事實。畢竟,WEF是全球組織,中華好歹也是美台二地上市企業,做假代價很高。如果對於購買力平價理論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這個聯結。http://www.ib.ntu.edu.tw/jdhwang/files2/%E5%A4%A7%E9%BA%A5%E5%85%8B%E6%8C%87%E6%95%B8%E8%88%87%E8%B3%BC%E8%B2%B7%E5%8A%9B%E5%B9%B3%E5%83%B9%E7%90%86%E8%AB%96.pdf
疑問二:日本寬頻價格這麼低,物價是我們三倍,所以中華有調降空間....
釋疑:答案一樣同樓上。各國物價通膨水準都不同,所以才會有購買力平價理論出現。再說下去,就是經濟學課程了,我相信鄉民也沒興趣聽。購買力平價理論,用在不會移動的寬頻服務,做為各國比較是通用客觀的。我可沒有說中華沒有調降空間喔,但中華這一次引用的數據,在學理上看來是沒有問題的。
疑問三:中華為何不用開發票?
釋疑:因為中華電信發給你帳單中,就有5%營業稅項目。中華可以不開發票,因為他有營業稅帳戶受國稅局查核。
疑問四;中華為何不給我1G
釋疑:要1G,就要光纖到府。日韓香港新加坡(鄉民最愛提的寬頻四大天龍國)因為都市計畫有共同管道,所以佈光纖相對簡單。台灣沒有。要挖路,難上加難。再來,光纖到府一定要微型光化交接箱,交接箱要吃電,老公寓沒有人要負擔這公共電費。,所以只有新大廈可以拉。但就算新大廈,管委會還要電信業者公開招標,我老公寓和新大廈都有,上次跑過流程,所以....。
疑問五:中華為何不給我對稱
釋疑:VDSL1&2是可以提供對稱上下行的。但要上傳同下行一樣快,供裝範圍會大幅縮小五十%。考慮供裝最大能量,又要保障下行品質,只能把上傳變窄,這問題看來要到光纖到府才能解決。
疑問六:中華霸著最後一哩,好賺所以不願提供1G
釋疑:這怪怪的,如果其他業者可以提供光纖到府,那都是銅絞線的最後一哩價值其實不高。答案很清楚,其他業者不想搞,因為從固網股條收來的錢,都拿去交叉持股了(例某某大買下大股東的電子商務公司和XX傳吃下種子網路...話說種子網路最早還是資策會呢,怎沒有人說被併進X傳,是政府賤賣國產)。中華想不想搞?想吧,我猜。但微型光化交接箱問題,無解。
疑問七:中華電信被財團吃了....
釋疑:中華法人股東最大是交通部,但只有三成三,掌握了所有董監席次,其他財團有持股,卻一個董事都沒拿到。台灣大和國泰都有一部份,但那時是因為釋股量太大,這二家有能力吃,但吃了卻發現沒影響力(這是另一故事啦),其餘存託憑証多半是美國退休基金和法人買走,也沒決策權和影響力。中華電信員工持股信託如果沒記錯,好像是第四大法人股東。年報都有,請自己服用。至於中華電信賺的錢,有三成三進了政府口袋,也有部份進了我家女王口袋。
疑問八:中華電信用全民稅金建了電路,如今還收我們錢
釋疑;你交的稅是建了電路沒錯,在中華電公司化時經第三方鑑價轉成資產,以股份方式表彰你和政府的股東權益。至於電路使用費用,則是你使用服務付出的價格,是向中華電信取得服務的代價。如果我交稅就可以免費使用,那高速公路就不用過路費,電力和水費都不用付了。
疑問九;你是不是中華電信消毒工讀生?
釋疑:工讀生不會在周六上午戴著老花鏡打這麼多文。我持有中華電信很久了,自己的錢投下去多少要做點功課。只是剛好唸了商業和法律的研究所,對於大家發言內容中有些覺得不對勁,才浮上來。
疑問十;你會不會覺得做白工?反正這篇很快就沈了,要不就被砲到撤文?
釋疑:會,打完就累了。但是台灣討論公共議題,不應該變成這麼民粹和不就事論事,最後大家憑感情說話,只會讓政客操作利用。在討論法官判決品質或老農津貼也都該一樣。
但他們不會看在眼裡...賺錢最重要
他們只看帳面(表面)數據...如以你這樣算...真的是超貴
而且...哪來的光纖到府...我們這邊沒得申請~~廣告還搞很大
如果要打廣告...起碼廣告上也註明吧!!有距離限制
算了...說這麼多也沒用...他們自我感覺超級好
就看到中華電信一直發新聞稿企圖自清,
更別說還有工讀生一直在亂,
大概選舉到了,看起來投訴似乎還有點效果,
有想要改善網路發展的人真的建議多多投訴,
就算是被批搞民粹也無所謂,因為這是作對的事,
讓政府知道民眾的需求,才有可能獲得改善,
不管它到底有沒有效,但總比什麼都不作的好。
(開始繼續下一封投訴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