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頻寬不等於雲端, 有錯誤觀念的人還真不少

Shawn732 wrote:
在這個版看到了幾篇熱...(恕刪)


小的同意您大部分的觀點,針對我不同意的地方提出來請大家指教:

1.不懂您用過2.4K網路有啥好提的?
是要表示您資歷過人,還是表示您深刻明白頻寬小的痛苦?

2.您心中的P2P是指Peer to Peer還是 Person to Person?
倘若是前者,頻寬重要與否,已經是假性議題,目前頻寬夠用與否,也是假性議題,
mobile01 大家在抱怨大多是上傳頻寬不足,您在抱怨的是網路提供太多非法資源,
大部分資源都是浪費在取得非法資源的論點更是令人驚呀!
試用您,有CD幹麻用DVD?有DVD幹麻用藍光?
收到的服務品質有差,我想看Youtube 1080P的影片,人家卻苦在上傳要很久,
您該不會不知道1080P有多讚吧?

3.大家P2P傳完就關,這個道理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還不是為了保持快速下載的感覺,
頻寬夠的話,會關會不會更少呢?

4.雲端運算跟虛擬化的架構,跟頻寬更有關係,倘若頻寬足夠,老子就不用開個小畫家去剪裁,
或是裝個啥軟體在那邊調整大小轉換格式,而且文件可以更精美,看到有人回應整天在傳20MB檔案的機會有多高,
小的差點笑翻,你何不反問自己,1000萬畫素的數位相機,幾張就20MB?傳給同學或是傳上網站分享一起爽快,
你不傳,大家愛傳,傳的快一些,就有時間多傳幾張,網路內容豐富度增加相對就會增加網路使用度,以及網路黏度,
視頻轉換的主機處理能力增加,資料相對可以增多,頻寬跟雲端沒關係嗎?
回應一天有多少次機會傳20MB以上的那位朋友,您該不會就是開板者口中下載完就關掉的...

5.10年前的對外網路1MB計價多少?現在多少?Youtube的頻寬成本有隨著用戶比率一起成長嗎?
你要不要去研究一下先呢?

6.雲端運算 平行運算 叢集運算,倘若您認為頻寬不重要,想必您的電腦FSB還在133...是嗎?
頻寬如同高速公路,你不能等到應用誕生,才來增加網路頻寬,現行的頻寬的確不合理,也讓眾多應用跟著牛步,
倘若頻寬足夠,記憶卡俺就不用一直買囉!立即網上傳,頻寬的費用平民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7.雲端運算跟單機軟體,想必您泛指SAAS這個服務,分享一些經驗讓您跟上,愛用啥都可以,人民取決於方便,商業取決於利益,最大的好處就是...當軟體web化,盜版的問題就....單機沒有不好啊!雲端架構下 頻寬,運算,儲存三者跟單機的容量,運算,FSB一樣。

希望小的分享能讓您清楚,這個標題下的不好。

P.S 記得跟上時代喔!


神戶齊 wrote:
webmail不完全...(恕刪)


雲端就是服務,服務真的會有很多種可能。
只要想出一些殺手級的應用,我們就發了。

您的例子很不錯,我也舉一個例子分享。

鑽石都是包含在偌大的原石之中,而處理設備又很龐大昂貴。
沒有必要每家礦場都裝一套,於是,我們就將開採的原石送去某些中央工廠處理。
送去的原石很笨重,所以需要很強的運輸,但是回來的鑽石呢?好小,好貴!
這個時候跟您的例子剛好相反,送過去反而比較費力。

我舉的其實是雲端醫療,傳過去的資料很龐大,回來的診斷卻很小。

小弟比較不喜歡01沒有彈性的討論,很多想當然爾的思維,侷限了自己。
雲與端之間的通路弄好一些,我想對雲端的發展是好事。
irsjx2vxo3ne3k84dr1dz4,r4pe8bez3/4ne3bq4bew2j92gea jx4hq me-2d8 e3hy4hi2ty k84!
derliang wrote:
webmail算不算...(恕刪)

不過我覺得那比較像代理人(AI)

MAILSERVER大多感覺都是將訊息儲存,或是中間通過掃毒硬體
感覺好像沒有將運算的東西真正分散給各處處理....

雲端醫療
這東西我會覺得不卡在頻寬

畢竟X光片使用者無法自行拍攝...
大概會變成醫院內的專線各自傳送

雲端醫療應該是傳送一些儀器監測數據為多..最基本的(心跳,脈搏)

最後還是由專業的醫師診斷

機器只能幫忙整理收集數據而已



請勿購買韓國品牌,買伊索比亞的產品人家還會和您說謝謝,買韓國產品他們只會笑你笨再桶你一刀
頻寬飢渴症是一種假性疾病.
就這樣

15151515151515151515
其實雲端還是要分雲端技術和雲端運算兩塊下去討論

以雲端技術來看,還是以Cluster, LB and FO這三塊搭配穩定且高速的頻寬下去做,
這也是為何網路現在發展到Copper 10G的境界,不過這是在雲裡面的需求,也就是近端網路的部分

在雲端運算中,會有遇到thin client or fat client, 但是用到雲端的運算的基礎在於多伺服器的平行容錯處理
就算是在網路不穩定或瞬斷的狀態下,亦不影響伺服器做運算的功能和時間,
不過這有可能在未來是屬於私有雲和公有雲的分水嶺

試想在公有雲中,因為大量IO的進入,他一定不會先處理資料不齊或網路不穩定的client data
除非有收費的機制,變成有點community cloud

在極機密及高可靠度私有雲的狀態下,外部網路建立成本是極高的,省了線路費用就省不了設備費用,不僅是在伺服器端的LB and FO, 線路的HA也是很高的付出,相信很多MIS在處理Worldwide branch的過程中都能理解

公有雲的處理就比較沒有這樣講究,頂多是封包壓縮,加密,能夠透過任何可上網裝置進入雲端運算,
做到跨平台的作業模式而不需要再建立強大的fat client,至於大家講的RDP Citrix VNC VMware,又有點不能以偏概全吧如果有大量圖面需求,結果去追求極高運算的雲端和極高付出成本的線路,那不如買兩台workstation搞定,如果有大量檔案傳輸,那還不如去國外租用大的空間存放,或是乾脆去買一台NAS放在Co-location還比較簡單,打算用fiber SAN來做備份或存放的儲存裝置的MIS單位 要不就是有高預算 要不就是極機密 錢多沒地方花的應該不多吧

所以頻寬的問題在雲端上來說,還是要先搞清楚使用上的需求,如果是私有雲,那說真的不是頻寬要夠大,而是頻寬要夠穩定夠安全,如果是公有雲,一個20MB的word或excel或ppt....那都是使用習慣吧,請多用rar或zip,
如果真的沒辦法避免,請善用便宜的pdf maker,打3D遊戲,通通在公有雲上,有點.......不敢領教下場

至於台灣現有的網路頻寬,發展公有雲,不能說不夠,小弟也希望他夠大,不過這責任應該會落在雲端服務提供者身上,會在各大ISP或路由點建置設備,以提供不同線路來源的使用者同樣的服務內容和品質
以相同ISP的網路提供服務,島內頻寬其實是夠的,可是如果要用到國外的服務,那就要看看提供者在不在意台灣的市場,願不願意在台灣設立服務機制。

以上為小弟個人觀點,亦請各位前輩先進不吝指教
ichirohiro wrote:
你加到10G都一樣,...(恕刪)


是嗎?
hardware decoder 是有保証在某個解析度底下決對不會delay 的, 而且可以保持某個fps, (依我記得的例子, 1024*1280, 60fps 不誇張) 在IC datasheet裡一定會說到的 ..
如果真的是 hardware decoder有問題, 那改用sofeware simulation 就能解決了嗎?

但事實上, 不管你用多好的cpu加上sofeware decoder還是會 delay

還不算聲音與control的資料
光1024*1280*32bit*25fps 就己經超過 1Gbps
因為在遊戲裡的一些炫麗特效與運動, 會導致畫面壓縮不下來
光是遊戲裡允許一些突發的特效與連續的shot change
就注定了在1Gbps的網路不夠去real time傳輸 ....


神戶齊 wrote:
不過我覺得那比較像代...(恕刪)


您說的也是啦。
端:家中老父老母的血壓計
雲:外地的孝子,家庭醫生

遠端醫療可以是這樣
端:小島的醫院
雲:台灣本島醫學中心的醫生群

形式很多,看你多有想像力。
現在遠端醫療已經有人在實驗了,但X光片與病理切片這種東西不是開玩笑的。
解析度差一點就會要人命,所以還在實驗階段。不過以後醫生如果要會診應該會簡單的多。

我們的雲,可能也是另一個大架構下的端。
我雖然大都是在當端,有時也可以當別人的小雲。

這些年來,我學到的是never say never!
永遠不要把話說死,誰知道以後的發展會怎樣?
如果有人在十幾年前跟我們說YouTube,我們會怎樣反應?
可能會有很多人會笑死他,教他不要作夢...

如果十幾年前有人跟我們說,家家的頻寬比T1還快,我們又會如何反應?
很多人會蓋大樓酸他吧。

說不定以後的人看我們今天的頻寬,就像是我們看以前的撥接時代一樣。
我只知道,劃個圈圈把自己圍起來,那麼你的活動範圍就是你劃的那個圈圈而已。

irsjx2vxo3ne3k84dr1dz4,r4pe8bez3/4ne3bq4bew2j92gea jx4hq me-2d8 e3hy4hi2ty k84!
ichirohiro wrote:
你加到10G都一樣,...(恕刪)


KVM Video Engine爛....一針見血....
要快的網路很好呀, 我也贊成要有便宜又大碗的網路.
但是誰要出錢做建設? 有人有義務為了讓大家享受便宜的PPS, BT跟youtube負責?
講難聽一點, 只要有錢, 要企業級的都沒問題. 但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

今天大家能使用10m/2m的網路
是誰做的建設?

56k不夠用嗎?
pps,bt,youtube,msn,google,mobile01,facebook
真正的需求是什麽?
一張圖片等個30秒會死嗎?
圖片容量壓縮,變成50k,不可以嗎?
爲何一定要高品質的?

現在電視都有Full HD, 1080
看那麽高清的電視幹嘛
我也贊成便宜又大碗的FUll HD
但是誰要出錢做建設?

這個算不算雲端?

革命!!!OnLive新服務,讓你無須費心換硬體或主機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09/03/24/onlive-killed-the-game-console-star/

它是美國的一個實際產品,只須一個終端機、一個搖桿、月租費
連上網路,就可以玩多款 PS3 等級遊戲,或上萬元顯示卡才能跑的 PC 3D GAME

無須安裝,隨插即玩
終端機只負責傳送 I/O、視訊信號

因為它需要傳送每秒 60 楨(FPS) 的高清影像(至少 720P)
所以需要龐大的頻寬,至少要 100M 才能玩

美國實際上市產品喔,市面上買的到
美國人只要付便宜的月租費就可以玩這個

台灣.....別肖想了
不是沒賣,也不是買不到,是買到了也沒用.... 囧rz


我們為什麼看不到那些雲端的應用呢?
喔~它們是存在的,只是我們的頻寬跑不了....

常說中國大陸河蟹怎樣了,要翻牆
五十步笑百步,龜笑鱉無尾
台灣連牆都沒得翻!物理限制!頻寬就是這麼大,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Youtobe 有 HD 高清影片嗎?
喔~它是存在的,只是我們台灣看會覺得網頁怎當掉了,都不會動....囧rz

前陣子世界足球賽很熱,電視台並沒有轉播,但是網路上有 Live 現場轉播
無奈啊,想看也看不了
當然不是被河蟹啦,是緩衝5秒看1秒,整人啊....囧rz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