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怪其他固網不努力..
但相對的如果有人掐住喉嚨,不讓小朋友進食..
每天只餵少少流質的食物..
能努力長大才有鬼...
當然只能像現在一樣,瘦巴巴...
固網業務開放經營已有時日,但由於中華電信擁有民營固網業者在營運初
期不可替代之瓶頸設施,民營固網業者須付費購買中華電信頻寬傳輸「數據」,
網路進行互連時所須之頻寬收費依據第一類電信事業資費管理辦法第9條之2第
1項規定:「第一類電信事業市場主導者就其提供予其他電信事業之電信服務,
應訂定批發價格」。最近引起沸沸揚揚爭議之互連費問題,爭議之焦點即在於
民營業者認為目前互連費收費不合理;依照通傳會公告之「網際網路互連頻寬」
之「批發價格」,500Mb以上,每 Mb是1480元,最多可打 7折,每Mb最低為
1,110元,如此訂價高於國際標準2~3倍,同時形成消費數量越多,價格反而愈高
現象。中華電信則認為在政府規制中華電信有義務回應其他民營業者使用瓶頸
設施之要求,因此擴建國內寬頻網路投入的成本已相當可觀,以成本為立論點
來看,要降到民營業者要求的每1Mb約300元是不符成本效益的。因為政府規制
中華電信有義務回應其他民營業者租用頻寬要求,中華電信因切割部份頻寬所
應得之補償即為互連費用,中華電信被公告為固定通信綜合網路業務之市場主
導者,負起訂定批發價格之責任,不過,依據電信事業網路互連管理辦法第14
條規定:「除本辦法另有規定外,第一類電信事業之接續費,應依網路互連雙
方之協議定之」,惟目前互連費用協議基礎各執己見因此造成爭議。
中華電信為我國網際網路骨幹服務(Internet Backbone Providers, IBPs)連
線唯一第一層(Tier 1)之業者,中華電信擔任平台的角色,既是骨幹網路業者,
同時也是ISP(網路服務供應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業者,提供用戶網
際網路連接的服務,平台的一邊是中華電信的終端用戶與ICP(網路內容供應
商,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s)業者,平台的另一邊是接受民營ISP業者服務的
終端用戶與ICP業者,平台兩邊用戶透過IBPs互連,得以獲得交叉網路外部性效
果,ICP業者越多得以吸引越多終端用戶,反之亦然,因此,毫無疑問地,國內
的固網是一種雙邊市場的產業,如圖1所示。
中華電信身為只有一家Tier 1業者之獨佔地位,且為垂直整合的雙邊獨佔業
者,既獨佔上游互連頻寬批發市場,決定對其他ISP業者之頻寬定價,又身為國
內最大ISP業者,對消費者收費,並挾四百萬的寬頻用戶市場,也對內容提供業
者(ICP)收費。換句話說,對傳輸的兩端收取來去雙向(inbound, outbound)
流量的重複費用。因此中華電信的領導廠商地位鞏固,不僅獨占上游互連頻寬
批發市場,固網用戶(12.7 m)佔有率高達97.3%,行動電話用戶(8.9 m)佔有
率達35.2%,網際網路用戶(4.1 m)佔有率68.1%,寬頻用戶(4.2 m)佔有率也
http://www.iias.sinica.edu.tw/upload/cht/article/91f08ddf1dfef00264520ab58ebd17fa.pdf
@跟著 ALAN 騎單車,順便寫日記!
http://tw.myblog.yahoo.com/alanj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