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cheng1925 wrote:
那最後一哩有什麼好吵的?台灣島才多大,為什麼其他固網的自有線路率不提昇,提供好網路品質給島民?讓我們還在用不對稱的龜速網路?讓我們沒的選?...(恕刪)
VDSL 的規格,上傳可以到 100M
有網友說:那只是理論值,距離衰減、電話線老舊、串音干擾...什麼的,實際沒法達到 100M。
非常同意這個說法。
但是上傳 20M、50M 應該沒問題吧
只用規格的 一半,甚至 1/4 速度而已
就算有干擾,降那麼多去跑,干擾也不影響了吧。
那為何會是 20M/5M、50M/10M?
應該要 20M/20M、50M/50M ,雙向對稱,才對啊
不久前,不是還 50M/5M
如果上傳限制在 5M 是技術問題,干擾問題
那為何現在就可以 50M/10M
難道睡一覺起來,干擾問題都解決了?好神奇啊~

其實一根手指,指著別人的時候,四根手指,就在指著自己...
不過說實在,固網怎樣的
像我們這種末端消費者,根本就無關痛癢
錢付給那一家都是一樣的,都是在付錢的,不是賺錢
我們只是想要:更快、更便宜的網路而已
就算不能快、不能便宜
那好歹也給的對稱的吧,不要那麼小氣
chenwood wrote:
管道開放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可能就是要求跟中華租光纜
看清楚,不是自己佈放,是跟中華租,為什麼?因為用戶迴路太複雜了
於是沿用現在ADSL/VDSL的手法,到時候所有的障礙排除就全推給中華...
就算租光纜,但是與國際的通信界接,應該是他們自己的吧
如果說:中華在連接某些重要的服務,速度比較快。是不是仍會佔優勢。
比方說:
● 連接遊戲廠商的伺服器,頻寬較大、PING 較低
那玩線上遊戲的人,就會選適合玩遊戲的網路。
印象中,TWNIC 的頻寬圖,中華與遊戲橘子有 2000M 頻寬的樣子,是國內ISP中最大的。當然現在線上遊戲,遊戲橘子已經不是第一了,但在當年就很多人在講用中華的玩遊戲反應會比較快。
● 看 Youtube、PPS....等等視頻網站,不 LAG,速度快
說到這個就杯具了,當初中華有機會的,但是拒絕 Google 提案。
如果這個合作案有成功,以後就算別的固網來搶生意,廣告是不是就可以打國內唯一連線 Youtube 最快。可惜沒機會了

之前有網友說:第四台 Cable 網路 120M 每月 600元,你怎麼不去用
對啊,道理很明顯,因為那只是數字好看而已,品質沒有那麼好。
同理:就算別家固網租光纖,推出更低價格、甚至更快的速率,但如果實際用起來品質不是那麼好,那也就數字好看而已,如同 Cable 網路。
所以有必要擔心嗎?
擔心是因為沒信心?....
chenwood wrote:
另外,不是家家戶戶都需要50M或100M,有時上網的速率只是看爽的,真的
在用其實並沒有那麼多,需求沒有大於供給很多時,很多建設就變成了浪費...(恕刪)
幾年前,論壇上有人抱怨:日本、韓國 都 HD 高清電視節目,台灣輸人太多了。
就有人說:看那麼高級要做什麼,且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高清電視機。
今年 2012 倫敦奧運,台灣的無線4台開播 HD 頻道
看看網民又說什麼了:那種破爛畫質,也配叫高清,瞧瞧那什麼流量,笑掉國際大牙了....#$!@#$!@$
時代不一樣了....
由於手機、平板的快速成長,很多人開始拍照、錄影,分享給別人
手機錄影愈來愈高級,FULL HD 的影片,一分鐘高達上百MB
台灣這烏龜速度網路,怎麼分享影片?......zzZZZZzzz
日韓港的人,上傳 Youtube 的影片,是 1080P 高清的
我們台灣大部分民眾上傳的影片都是 360P 的....杯具
不是錄影機子比不過人家,是網速太慢,非得轉檔才能上傳
看少女時代的高清影片,腿是腿,腰是腰
看台灣藝人的低解析影片,我的天,怎麼全是馬賽克...
人家藝人有辦法推廣全世界,台灣藝人沒辦法,為什麼?
因為網路阻礙...
三星手機賣到嚇嚇叫,人家國內有高速網路配合使用,相得益彰
台灣賣手機,吹牛智慧型多好用
等到實際上網時,才發現:豈是一個慢字可以形容的....

網路慢,阻礙不只是資訊產業、雲端產業而已
就連 3C 產品的銷量,都受到阻礙...
近年來,雲端硬碟流行
Dropbox、SkyDriver、GoogleDriver....等等
把檔案上傳雲端硬碟,無論走到何處,只要有網路就可存取哪些檔案,非常的方便。
台灣這網路速度,把大檔案上傳雲端硬碟?~沒發燒吧...

誠如所言:
有時上網的速率只是看爽的,真的在用其實並沒有那麼多
所以才會有「集縮比」,就是多人共用一條骨幹頻寬
大部分人使用電腦、使用網路,絕大多數時間都是閒置狀態的
速度快,一秒鐘就能完成的事情,其餘99分鐘就不必去等,去佔用線路,給別的有需要的人去使用。
但是速度不快,就得花 99分鐘,在那裡乾耗,在那裡佔線
對於客戶端來講:
全球在講節能省碳,地球暖化很嚴重。
電腦開著是不用電?
製造二氧化碳,破壞地球,這個管不著,但是電費會增加....
對於 ISP 來講:
如果速度快,客戶端早早把檔案傳完,就閒置了。資源可以服務其它人。
但刻意限速,客戶端就要傳很久,封包一直佔線跑,機器設備就要升級,否則無法負載那麼大的連接數。
常有人說:要那麼大的頻寬,是要下 BT 哦
BT 不見得就是盜版,BT 只是一種 P2P 傳輸技術,很多正版線上遊戲,都用 BT 在發布安裝檔。
當然講的人也不是真的正義魔人,而是 BT 會產生很大的連接數,對網路設備來說會產生很大的負載量,導致機器必須花錢升級,否則無法負載。
國外早就在流行免空了,高速下載,幾秒就完擋了。人家哪需要 BT 開 24小時,佔用那麼多連接數在那裡下載。
表面上,限速好像有利益?
但實際上呢?是不是會增大連接數,機器設備要多花錢?
凡事情都有兩面
其實也不需要先入為主,就認為說:加快網路速度,降價,要喝西北風了
也許有其它共創雙贏的方法。
fedora wrote:
VDSL 的規格,上...(恕刪)
技術引進不是隨便更換olt就可以解決
還要引進後實驗再試用再定規範
定好規範後才可以開始進行商業化施工
從引進到可以商業施工.至少都是三年以上時間
最開始要找外國廠商協力進行考查與實驗
中間還要包括規範訂出來給廠商生產合規範的所有設備
最後還要訓練自己公司的建設班與外包工人來進行建設
這些都是時間.只有某些造謠與嘴砲者才會想說"為何沒有這樣做"
應該知道現在接一心僅要2分鐘
(不包含之前所有的前置工作.因為都長達兩小時以上)
知道十年前接一心要花多久時間?
至少20分
知道十五年前接一心要花多久時間?
至少1小時
知道現在修一條海纜要多久時間?
24心24小時
這些建設與維護都在花時間花錢,更有背後龐大的維護建設隊在工作
還是某些人以為隨便叫個外包就可以這樣做?
現在技術進步後,當然可以提供一定的服務
但是更慘的問題在.銅纜經過十年二十年,還有台固遠傳凱擘惡意摧殘
在成端上早就面目全非
而家戶管道經過十年二十年,還有台固遠傳凱擘的惡意摧殘
在成端上很難讓新管線通過
而光纖本身佈建就是要求少彎曲少接點通道順暢
在銅纜上要求不生鏽浸水短路斷路?
但是現在100%舊大樓.那一家銅線沒有以上問題?
聽電話沒問題.因為都在交換機房把這些問題濾掉,但是能傳的頻率一樣受影響
最後還是要說"請問在中華民營化後訂出那麼多規範跟建設後,其他兩家做了啥鬼東西出來?"
順便問一下,何時你要拿光纖去接?.我拿個100m給你接你自己家的
A----中華電信線路----遠傳節費盒----用戶 1.中華線路費483 +2.遠傳節費盒費416 =899
B----中華電信線路----光世代+市內電話----用戶 1.中華線路費483 +2.光世代416&市內電話80 =979
哇~遠傳比較便宜耶~可是節費盒的原理?我不懂這個是什麼...而且為什麼它的前端是中華電信?那有問題我要找誰阿???
出問題時
A--遠傳:是中華電信的問題喔!!請你打給中華電信!!另外跟你收維修費600~
中華:是遠傳的問題喔!!請你打給遠傳!!我走了~
B--中華:我們派工班師傅過去查修,請問你哪時方便?
為什麼有問題時,處理方式不一樣?!
A--是家人在康是美工作時發生的狀況,費率比照遠傳牌告價(12M/4M 個人用戶)。
B--是我家的狀況~(12M/3M)
所謂的"最後一哩"應該是電信線路最前端的地方吧?當初中華電民營化後,不是已經有給政府錢買下這些線路了?那為何又要強制開放給其他家?室話、網路的傳輸方式不同,現在舊式公寓走電話銅線進來的網路,不是替代方案嗎?因為舊式公寓沒辦法鋪設新式網路(光纖),不是這樣嗎?那就算開放"最後一哩",我還是裝不到整條都是遠傳負責的網路不是嗎?因為遠傳還是得去租,那為什麼它不蓋一條屬於他自己的線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