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bb寬頻越來越離譜

viccheng1925 wrote:
承接資源,不也承接了...(恕刪)


中華電從1996國營化,05年官股才降50%以下才真正民營化,
難倒05年前,都沒光纖?沒海纜?請告訴我這前後的纜線比率數據,
中華電民營化後,短短8年就能建設成這規模?

政府近年几挖的管道,跟中華電05年前近几十年挖的長度可以比嗎?實用性夠嗎?
怎知固網沒有租用,以管道一米約一萬元的造價,真正要實用,符合網路全台開挖,
不得先準備個几百億,要互相投資也要看有沒經濟利益,要不副業拖垮主業的案例處處可見,

依現在台灣固網生態,根本沒什么業務可賺錢,市區都沒利潤了,還捨望他們下鄉?
再換十家來也沒人敢投資,這三個業者,當然也沒什么可取,只是要了解這生態的難處,
讓環境去自然淘汰他們,而吸血,那除一開始騙的到股民,不知他們現在還有什么作為,
拿什么可以吸誰的血,

台灣智慧光網,威達雲端,這些公司的存在,如同我希望目前還有其它業者存在一樣,
至少還有便宜一點的可以選,認為只有中華電一家也許比較好的,,可不是我,,
不過還沒建設好,享受福利之前,我也不能確定他們比其它固網好,

(CABLE要負責15%,有台固,你竟然認為他不是經營網際網路),有線電視限制區域開放?
這不也是NCC在防止CABLE攏斷經營的手法嗎,而且也只是小區域換成大區域而已,
也不是全台灣都可經營,,而還要修改法令通過,再經過新網路建設(可能還是以合併,換湯不換藥
的可能性居多),還真不知要牛年馬月,要CABLE要負責15%,等NCC先解決前面的問題吧,,
就怕空穴來風,現在拿出來談,時機還尚早,,
我是在指明目前第4台網際網路業務,對內外連線頻寬,真正負責的是凱擘,BB寬頻等公司,
而不是有線電業者,,他除了線路,拿什么來負責?

總之,我只是不希望島內網路業務變成攏斷事業,再不成材的兒子,對分家產還是有點抵制作用,






twyuching wrote:
什么時代背景都不會變,中華電難倒不是承接,電信局時代一路下來的所有資源嗎?
5.6十年的網路建設,其它業者十几年就可以趕的上嗎?)


路邊的交接箱是電信局時代就建設完成了??

M台灣幫其他業者建了這麼多管道,我怎麼不見速博的箱子?

中華電信也不是只在他管道所達之處建立交接箱,我前幾天去南方澳買海鮮,漁港那一圈堤岸,都是宜蘭政府的人孔(電信局的很標準,但各縣府會有區域公共纜管),密密麻麻大概10個人孔各自緊鄰10個交接箱

所以在他自己管道不發達的地方,如果政府有共構管線,中華還是會使用,那凱播的箱子呢?? 速博呢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石光上林 wrote:
路邊的交接箱是電信局...(恕刪)

凱擘不是固網業者,哪可以全島到處拉線,只能在他的系統台經營區內拉線.
倒是速博(新世紀資通)可以拉全島,但是很少看到就是了.
我這裡的電線桿上面竟然有貼"亞太電信"的光纜和類似台灣數位光訊商標的光纜
難道他們也想踏進來分一杯羹嗎?


石光上林 wrote:
路邊的交接箱是電信局...(恕刪)


想反問路上的管道電信局時代沒有(交接箱還得從管道引出線)?通通是中華電民營化才建的?
中華電管道不發達的地方,除了台電還有誰會有?其它人如何鋪設網路,讓他們學第4台跑水溝?
(也不是沒有,但合格的網路能這樣建設嗎?)

中華電跟政府管道共構的地方,決對不會超過目前纜線長度的2%,
有些各案配合承租政府管道,那也只是政策性不想得罪地方政府,
象徵性的租用一點,難倒中華電還沒有能力可以自己開挖?
但開挖也要地方政府核准,,你想他能不租嗎?

其它業者沒有交接箱,代表他們沒客戶,沒客戶代表他們沒收入,
沒有收入代表他們準備被淘汰,那是他們公司的功課,似乎輪不到我來替他們操心,

我從沒說過其它固網建設做的好,只是承認他們目前存在代表網路事業還沒有被攏斷,
可能有便宜一點,但品質較差的選擇,至少還有選擇這點點權利,也就這一點點價值,,

我愛PDA
twyuching wrote:
中華電從1996國營...(恕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07&t=2877416&p=1
2005年正式中華民營化,台網固網、亞太電信、新世紀資通是在2000年就拿到固網執照。
2000年時是有海纜,但是當時光纖正在發芽,所以沒有光纖,只有電話撥接,當時3張執照看不起電話撥接,打算用光纖來做,而由中華"花錢"接下了絧線,只是沒想到後來出現了ADSL。

問題重點就是那3張執照挖了10幾年,連不是固網執照的台灣智慧光網,威達雲端才做幾年,都不如,是要在說什麼開挖、投資、沒賺錢?沒人指望那3張執照全省開挖,但是像台灣智慧光網,威達雲端一樣,做好都會區很難嗎?台灣智慧光網,威達雲端己經證明了,一個肯老族的兒子,最後只是害死兩老而已。
沒賺錢就請NCC快點收回執照給有在投資建設,不是一直保護那3張都不投資建設的執照,傷害台灣網路發展及消費者。

CABLE的問題你有點搞錯了,有線電視的區域開放,主要是要解決有線電視的攏斷,不是網路問題,BB或凱擘就像SONET、SEEDNET一樣,只要CABLE業者讓他上,那家系統業都可以,現在是因為有線電視的系統業者攏斷,才會出現只能在誰身上的問題。

im872245 wrote:
凱擘不是固網業者,哪...(恕刪)

凱擘就像以前的SONET、SEEDNET一樣,只要CABLE業者和他合作,一家都可以上,不過CABLE是共享式的,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同時兩個ISP在上面跑。
另3張執照的自有線路並不是0,所以還是有一些地方還是看的到。

twyuching wrote:
沒有收入代表他們準備被淘汰,那是他們公司的功課,似乎輪不到我來替他們操心,...(恕刪)

問題是現在不是這樣,那3張執照沒有做一類電信該做的事,只做賺錢的二類電信的業務為主力,又有NCC的保護,怕獨家,所以淘汰不了,結果反而因為他們卡在中間,反而影響了台灣的網路發展及消費者的權益。
viccheng1925 wrote:
2005年正式中華民營化,台網固網、亞太電信、新世紀資通是在2000年就拿到固網執照。 恕刪)只做賺錢的二類電信的業務為主力 恕刪

中華電的HINET,可是在99年就開始ADSL業務,
首先,那時固網執照還沒發出,再來,05年HINET ADSL市佔率77%,
而這段時間都還在國營時代,你為何認為中華電沒接收到好資源,搶佔市埸先機,
而都是在05年民營化之後,才建設成現在的規模?
00年才開始營運建設,05年才5歲小朋友有能力跟50年老店競爭?

2000年中華電有沒光纖我真的不知道,但96年有線電視草創初期,主幹早已投入光纖建設,
相信當時擁有國內最多網建人才的中華電,光纖決對不會比有線電視發展的慢,
當然也不會在2000年還是中華電的光纖發芽期,,(純屬個人推斷),

你貼的文章我早看過,里面反應疑點也是各家參半,
引用維基百科資料,(如有版權問題請刪除),

電信市場壟斷問題

中華電信因為過去電信業開放前長期經營傳統電話服務,因此擁有廣大線路直通到用戶處,其他開放後新進的業者考量建置的成本,多選擇租用中華電信的線路,目前台灣所有ADSL業者都與中華電信電路互相配合,因此,不少人認為這樣會有造成寡佔的問題、減緩網路發展速度


不知夠不夠客觀,


我還真不知固網什么時去做二類電信了,你應該指的時一類電信里的行動通信項目,
第一,執照業務不一樣,第二,雖是同集團,台哥大不等于台固,遠傳不等于新資通,,,,,
第三,股東結構不一樣,投資項目不一樣,你又為何把這些公司都混淆在一起,
第四,同集團下公司,努力先做好賺錢的部份,没錢賺的項目暫緩,不也很正常嗎,

CABLE的問題,是你卡在,(CABLE要負責15%,有台固,你竟然認為他不是經營網際網路),有線電視限制區域開放?是我指出(這不也是NCC在防止CABLE攏斷經營的手法嗎,)>還真不知誰搞錯問題?

那3張執照不作的事,不是還有台灣智慧光網,威達雲端,凱擘等在替代嗎?
未來也許還有更多,要淘汰他們看的是消費者買不買帳不是NCC,


最後我討論到此,避免成為口水戰,也感謝各位前輩的指正,
所有問題只能留待時間去解決,只要消費者把眼睛放雪亮就好,



im872245 wrote:
凱擘不是固網業者,哪...(恕刪)


亞太電信有作FTTH至少三年了,士林士東路這樣老街區都有了,只是走水溝蓋而已,當時整條街都有人在開水溝蓋熔接光纖

twyuching wrote:
2000年中華電有沒光纖我真的不知道,但96年有線電視草創初期,主幹早已投入光纖建設,)


聽說台灣第一條光纖,是在北市城中區,南一到南二,五十幾年的時候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