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cheng1925 wrote:
承接資源,不也承接了...(恕刪)
中華電從1996國營化,05年官股才降50%以下才真正民營化,
難倒05年前,都沒光纖?沒海纜?請告訴我這前後的纜線比率數據,
中華電民營化後,短短8年就能建設成這規模?
政府近年几挖的管道,跟中華電05年前近几十年挖的長度可以比嗎?實用性夠嗎?
怎知固網沒有租用,以管道一米約一萬元的造價,真正要實用,符合網路全台開挖,
不得先準備個几百億,要互相投資也要看有沒經濟利益,要不副業拖垮主業的案例處處可見,
依現在台灣固網生態,根本沒什么業務可賺錢,市區都沒利潤了,還捨望他們下鄉?
再換十家來也沒人敢投資,這三個業者,當然也沒什么可取,只是要了解這生態的難處,
讓環境去自然淘汰他們,而吸血,那除一開始騙的到股民,不知他們現在還有什么作為,
拿什么可以吸誰的血,
台灣智慧光網,威達雲端,這些公司的存在,如同我希望目前還有其它業者存在一樣,
至少還有便宜一點的可以選,認為只有中華電一家也許比較好的,,可不是我,,
不過還沒建設好,享受福利之前,我也不能確定他們比其它固網好,
(CABLE要負責15%,有台固,你竟然認為他不是經營網際網路),有線電視限制區域開放?
這不也是NCC在防止CABLE攏斷經營的手法嗎,而且也只是小區域換成大區域而已,
也不是全台灣都可經營,,而還要修改法令通過,再經過新網路建設(可能還是以合併,換湯不換藥
的可能性居多),還真不知要牛年馬月,要CABLE要負責15%,等NCC先解決前面的問題吧,,
就怕空穴來風,現在拿出來談,時機還尚早,,
我是在指明目前第4台網際網路業務,對內外連線頻寬,真正負責的是凱擘,BB寬頻等公司,
而不是有線電業者,,他除了線路,拿什么來負責?
總之,我只是不希望島內網路業務變成攏斷事業,再不成材的兒子,對分家產還是有點抵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