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家中從裝潢至今也過了好幾個年頭了,隨著網路設備逐漸地增加,在線路的管理上總覺得不夠靈活,前陣子在Mobile01上看到keroro523板友分享的經驗(點此前往),著實讓我熱血了起來,再加上之前工作的經驗與技術,感覺其實並不難,於是利用目前待業的空檔,擬定計畫並立刻著手進行。

廢話不多說,先來張整理前後的對照圖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差很多吧!

既然是指弱電的部份,除了基本的網路外,當然也包含電話與電視線路,所以此次便將所有的弱電線路做結構化的整併。由於之前裝潢時的佈線有Cat 6與Cat 5e兩種規格,而且目前還不想玩太大,所以並沒有打算要將線材抽換,純粹將弱電櫃重新整理,另外在電視櫃內新增三個網點,以便將來在新增設備時有較大的彈性。

起初在規劃時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這個系統櫃寬度約為44 cm,一般19吋的24 Port Patch Panel根本無法安裝,必須另外找更短的(亦即更少Port數)的Patch Panel,於是找到了台製12 Port模組化的Patch Panel,寬度僅10吋(約26 cm)。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規劃出的網路設備架構圖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規劃中的手稿。由於工作桌旁掛著日曆,每天撕掉後就會直接在背面構思,對我而言還蠻順手方便的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未整理前的慘況。雖然那時自認為有整理好了,還加上散熱風扇,但若是有設備更動時,還得要撥開這一大把線才能好好看清楚,著實不太方便。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電視櫃內。原本只是個通往電視背面供影音訊號佈線的暗管,這次計畫要做個明盒並新增三個網點。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由於找不到10吋的理線架,索性發揮土砲精神,使用PVC配線槽,切出適當長度(線槽出線孔要與Jack位置一致),再將線槽背面挖空,以利Patch Cord走線。最後為了看起來有一致性,就噴上了黑漆。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組合10吋的Rack架。由於每個Rack架都是獨立1U的規格,那就把它組合起來也比較好施工。利用Rack架側邊原有的孔,剪一小段壓線條上蓋,再用螺絲與螺帽組合起來。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來假組看看(此時配線槽尚未上漆)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整線上架。使用不同顏色的Jack來區分各個網點,綠色的是中華電信的市話幹線(因採用雙線Bonding的方式,所以有兩條),最後兩個F接頭則是有線電視的入戶幹線與數位電視天線。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在線材的標識上,我承認有點心急想趕快搞定,所以偷懶直接用手寫自黏標籤貼上,外層再以透明的熱縮套管包覆。打Jack時也儘量不讓絞線分開太多並且愈短愈好,以減少信號干擾影響封包傳輸。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為了方便起見,我直接將中華電信數據機、無線路由器與8 Port Giga Switch的連接埠也一同併入Patch Panel中,以後就不用在設備後方插拔,直接在Patch Panel上跳線即可。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Patch Panel與Jack安裝完畢,使用Patch Cord連接網路設備與網點端,整線後蓋上線槽蓋就很美觀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狹小的空間使得數據機必須要與路由器疊起來放置,考慮到數據機與N66U路由器都是「相當熱情」的設備,又放在密閉的木作櫃當中,散熱尤其重要!隨手抓來衣架凹出一個架子,將兩台設備隔出一個散熱空間避免熱當。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電視櫃內新增的三個網點,分別連接PS3、MOD與NAS。不得不說配線槽真的是很好用的東西,原本雜亂的線用配線槽整理後,一整個美觀整齊,坐在沙發上也完全看不到線槽的存在。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在數據機與路由器右側使用兩個8 cm的風扇散熱,左上方的出線孔綁上一個鼓風扇排風,看到這可能會有人覺得沒有進氣孔冷空氣怎麼進來?用螺絲起子調整一下門片上的鉸鍊,就會有空隙可以吸冷空氣。右下吸氣左上排熱氣,形成良好的空氣對流,關上門隔天再用手去摸也不會覺得設備很熱。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各個網點端於裝潢時就已經都換成了國際牌星光系列(當然是自己動手的),比較不一樣的是電視的F接頭,用的不是一般需要剝皮接合的,而是必須把5C頭做好再鎖入的,訊號會比較好,而且現在都改成數位機上盒,對於訊號的品質要求會更高。

家庭弱電櫃結構化整理分享
▲ 完成!左側剛剛好有個空間可以塞入Switch,也可清楚看見燈號,慶幸的是它不太會發熱XDD。剪一段手邊有的LED燈條加上微動開關,以門片的啟閉來控制燈條的亮滅。電源的部份使用賣場常見的塑膠網籃,底部綁上電源排插,將多餘的電源線收入網籃內就很清爽了!靠近Switch的地方鎖上一排端子台,供給12V電源給風扇與燈條。

從今不用再看不清楚又摸個半天,明亮的燈光、設備的燈號狀態、跳線位置,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了。美中不足的就屬有線電視的分歧器與強波器了,實在找不到位置可以好好的安置它,若是這些Cable線也可以收納進配線槽內那就更完美了。如果有標籤機就可以標示每個網點端的名稱與編號。門片內側也可以貼上架構圖與網點編號圖,未來還不排除用Arduino做個溫濕度偵測,來監控我的小小機房。啊~~想要做的好多啊!一整個好熱血啊!

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覽,歡迎大家給予指教與討論,謝謝。
2016-04-26 23:0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家庭弱電櫃
規劃得真完善 ~~ 但還是有小缺點
無線AP 應該放外面會比較好

門做些百頁之類的散熱孔會比較好,雖然內有風扇
但感覺不太夠
用風扇會有噪音~~ 不如自然的對流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tako84tw wrote:
家中從裝潢至今也過...(恕刪)



其實要是我 我不會把這一台ASUS 無線WiFi分享器 放在裡面 雖然是木頭裝潢 但門一關上訊號多多少少會打折扣

至於同軸電纜線的接頭轉接點越少越好, 我的建議是從牆壁出來的同軸電纜線從牆壁拉出來直接接到強波器或分配器上上
做的真好,看了都心動也想來試看看
推專業文
樓主可以改行了
蠻多人需要幫忙整理拉線的~~
尤其是住公寓~或老舊社區

faxio wrote:
規劃得真完善 ~~...(恕刪)

感謝您的意見,當初規劃時也有想過在櫃體右側的地方挖個洞裝上鋁製通風孔,但手邊沒工具便作罷。若是將門片改成百葉,整體外觀看起來就怪怪的,當初規劃系統櫃時沒想到去疏忽掉了,失策


chih_haohung wrote:
其實要是我 我不會把...(恕刪)

感謝您的建議,又多學到了(筆記)。當初想要放在櫃子內主要是考慮到家住在一樓,出門就是大馬路了,揚塵很多,不想把AP放到外頭來,所以就一起放在櫃子內。另外在次臥的地方有放一台AP作為中繼,所以在家中的Wifi訊號是蠻強的。

tako84tw wrote:
感謝您的意見,當初...(恕刪)


其實無線WiFi分享器的擺放位置就是美觀和訊號速度極致化兩者在權衡

沒辦法 我是速度極大化的的擁護者....所以才會給你這一個建議...
我剛剛在露天上看到有人用這片的圖
請問是版主本人還是盜圖阿

http://goo.gl/lNqMWD
看得出來 樓主的Hinet 100M/40M 是採用中華電信 VDSL 雙線供裝的

但用網路線(其中的 2芯+2芯)代替電話線(2芯+2芯)效果好嗎?

EIPU wrote:
我剛剛在露天上看到有...(恕刪)


你好,露天上是我本人PO的啦,想說有技術就自己出來接Case了,尤其最近有去某弱電公司幫忙工程,那施工工法與品質實在是看不下去,這樣也能交差,更詭異的是那公司還可持續接到案子,於是乎自己跳出來做,現在就是要拓展客戶了。謝謝你的留意。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