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光世代100/40 有夠慢

我是申請100/40服務
數據機是DLINK 7740C
但因為速度變慢,已經打給客服3次
每次都是客服遠端reset回歸回到90Mbps

前天才發生被降速為30,reset後正常,今天又異常
搞得我每天就都會拔掉分享器及MOD的LAN線,直接用電腦接數據機測試

中華電信到底怎麼搞的

請問也有網友遇到這狀況嗎?怎麼處理?可以到光纖到府嗎?煩死了
看MOD都是色塊
光世代100/40 有夠慢
2014-08-26 21:4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光世代 100/40
敢問這位兄台‧‧‧

請問你的ATU-R是否為雙線VDSL的機種?

如果是的話可以直接報修換一台試試,因為雙線發生問題的機會比其他100M的機種高很多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款雙線ATU-R是當初中華想出的爛點子請D-Link生產,結果庫存太多只好又為了衝100M業績趕快消耗掉‧‧‧
我家也是用100/40m的網路!
我家也有裝mod
但真的卡網卡很嚴重
因為合約還沒到
不想繳違約金
只能先封機

可以建議不要裝mod
非必要不要裝!

頻寬太慢,可以要求退費,因為合理質是80%以上!
未達80%,都可以要求完全退費!
甚至請他們工程師來處理!
1.
G.BOND不是中華電信發明的,中華電信何德何能??
G.BOND是ITU(國際電信聯盟)公布的技術規範。ITU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主要負責確立國際無線電和電信的管理制度和標準。
2.
不是只有D-LINK才有G.BOND產品,Zyxel也有,P883就是Z廠產品。
3.
在商言商,中華電信根本不應該開放G.BOND供裝,成本倍增還無所謂,造成大量的待裝用戶才是最嚴重的,無奈中華電信的官控屬性,無法自主,決策者只想欲速,但欲速則不達。
4.
Dr.Speed有偵測到2項可能導致測速結果偏低的因素,所以應該隔離測試,譬如直連數據機測試(其它全部都拔掉),換台電腦測試等,數據機/AP/STB/PC網卡,都有可能出問題....


最近才剛升300/100m
剛升 測的時候是悲劇的80/40
後來申訴後工程師來現場看
才知道原來是我的無線分享器沒有支援到這麼快
另外自己買了新的無線分享器
速度才正常OTL

chang987 wrote:
1.G.BOND不是...(恕刪)

您言重了,我可沒說這是中華電信發明的,只說是中華電信想到的爛點子

意旨有點像是當眾多廠牌汽車(網路服務)剛上市沒多久,然而AFS技術(bonding)已經成熟,某牌車廠(中華電信)採用結果一直出問題的意思

建議樓主可以請中華電信人員來先更換ATU-R與線路為主,等到末端確定都沒問題再去跟機房靠杯也不遲
從技術層次來看
G.BOND既是IUT所公布的技術規範,怎麼會是中華電信想出來的爛點子???
從商業層次來看
中華電信雖然已是民營公司,卻是官控性質,負政策包袱,無可奈何??
不然,賠錢生意那有人要作??會有店家給二個便當收一個便當的錢嗎??

就G.BOND來說,不要只記得它的小缺點,卻忘了它的優點...
VDSL的傳輸介質是銅纜,相對的頻寬有它供裝距離的限制,舉例來說
300公尺 ~400公尺,只能供裝20M(其實是可以供裝 50M,但不知是那位天才,硬是要把50M變成60M),有了BONDING,變成可以供裝100M.....
或者說,如果不開放G.BOND,目前供裝100M的,3個就有2個變成只能供裝60M或20M
60M或許沒差,20M能沒差嗎??
從20M到100M,誰能無感??從20M變成100M,就是它的好.........

註:
單線供裝:150~300可供60M,300~400可供20M
60M跟20M二者的比例,用扇形面積觀念,約莫是
(400*400-300*300):(300*300-150*150)=70000:67500=1:1
即現行用BONDING供裝100M,若沒BONDING,1個要降速成60M,另1個要降速成20M..

至於它的缺點嘛:PING值會提高約莫3ms,故障比例也會較高....


BONDING並沒有什麼問題,目前約莫3X萬100M/40M供裝用戶是用BONDING供裝(這個數字只會往下掉,因為只要FTTH可供,就優先改成FTTH,以騰出來供裝二個用戶),3X萬如果有問題,你能想像那會是什麼情況嗎???
謝謝大家的回應,我也希望換到一台新的數據機可以正常使用

另外我測試時都是直接電腦接數據機,然後把其他線路拔掉測試的

而我的分享器可以支援Giga 等級啦,雙Wan+全Giga Lan port(Vigor2925n)

hey11327 wrote:
謝謝大家的回應,我也...(恕刪)


反正你會進數據看連線資料就夠了,上面有問題你怎麼連都是慢

雙線安裝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chang987 wrote:
從技術層次來看
G.BOND既是IUT所公布的技術規範,怎麼會是中華電信想出來的爛點子???
從商業層次來看
中華電信雖然已是民營公司,卻是官控性質,負政策包袱,無可奈何??
不然,賠錢生意那有人要作??會有店家給二個便當收一個便當的錢嗎??

就G.BOND來說,不要只記得它的小缺點,卻忘了它的優點...
VDSL的傳輸介質是銅纜,相對的頻寬有它供裝距離的限制,舉例來說
300公尺 ~400公尺,只能供裝20M(其實是可以供裝 50M,但不知是那位天才,硬是要把50M變成60M),有了BONDING,變成可以供裝100M.....
或者說,如果不開放G.BOND,目前供裝100M的,3個就有2個變成只能供裝60M或20M
60M或許沒差,20M能沒差嗎??
從20M到100M,誰能無感??從20M變成100M,就是它的好.........

註:
單線供裝:150~300可供60M,300~400可供20M
60M跟20M二者的比例,用扇形面積觀念,約莫是
(400*400-300*300):(300*300-150*150)=70000:67500=1:1
即現行用BONDING供裝100M,若沒BONDING,1個要降速成60M,另1個要降速成20M..

至於它的缺點嘛:PING值會提高約莫3ms,故障比例也會較高....


BONDING並沒有什麼問題,目前約莫3X萬100M/40M供裝用戶是用BONDING供裝(這個數字只會往下掉,因為只要FTTH可供,就優先改成FTTH,以騰出來供裝二個用戶),3X萬如果有問題,你能想像那會是什麼情況嗎???


一點都不堅持技術的人如何從技術層面來看??

中華電信想出來先不解決串音問題就直接bonding,開國際電信業的先例,不知是莽撞還是無知

從商業層面來看就短視近利了


大缺點蓋過他的優點了,任何董vdsl技術的都知道,可惜研究所派了很多人去問智易、中磊,礙於資質可能還是無法搞懂

VDSL的傳輸限制之原理是因為距離會產生衰減,而衰減也是一種雜訊,通道因為過大的雜訊而不可使用

在這個基本通訊原理搞清楚之前,就開始談距離,不是本末倒置?

不要舉甚麼沒有發生的例子,自己去看目前裝bonding的,超過一半vdsl數值都可以跑單線,中華自己要用

傳統的距離判斷而與現實脫節,造成設備利用率低落,還要硬要牽拖沒有bonding不能裝100M


然後可以說成20M因為bonding飛到100M,我想資訊這麼發達,國小生也不會相信了


然後他的缺點,是ping變成兩倍,VDSL 30a原本4ms,17a bonding增加到9ms~13ms
這不是小學生的加減乘除?

一個交接箱所有用戶線路以同心圓拉直展開,也不會是扇形...這可能要去看看幾何圖形

故障比例肯定提高的,因為串音和併行距離指數成長阿


對不知道訊號的來講bonding的確看不出問題,台灣淳樸就這樣有30幾萬人被不懂技術的人騙了

不過隨著民智開化,這人數以後肯定是會下降的

一堆查修都跟你說有問題了他快修到死了,問題在於這些意見在某些中華電信人員眼中是"想像的情況"

想像一個沒有雜訊的世界...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