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與消費電子業藍芽音訊產品不相容的可能性增大
上網時間:2004年02月15日
PC和消費性電子工程師目前正採取不同的方法提供基於藍芽的音訊產品,這增加了市場上出現不相容無線MP3播放器、耳機和揚聲器的可能性。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於,藍芽在其核心手機市場上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動力,而且消費電子業界也正全力制訂下一代可提供百萬位元級數據速率和多媒體性能的藍芽規格。
一些領先消費電子公司(包括Matsushita、飛利浦、新力和東芝)已經定義了一種在藍芽耳機發送和接收音訊流的低成本方法,並計畫於2004年推出相關產品。與此同時,微軟和一些未透露名稱的OEM廠商正打造一種不同的在PC上實現的解決方案,它基於網際網路協定(IP)。
英國Cambridge Silicon Radio(CSR)是全球領先的藍芽晶片供應商之一。“我們可能會看到多種標準並存的局面,”該公司市場部副總裁J. Eric Janson說,“儘管我希望所有的人能盡早朝同一個方向發展,這樣我們就能集中力量對它進行最佳化和降低成本,但現在我不能肯定這是否能夠實現。”
與微軟的IP方案相較,屬於藍芽特別興趣小組(SIG)中的消費性音/視訊工作組的公司已經定義了一種基於藍芽的音訊流傳送和接收機制,它採用了由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制訂的即時協議。
“目前,在IP對像耳機這樣的簡單設備是否還具有高性價比這一論點上,業界存在著爭議,”日本Matsushita電氣產業公司無線產品部工程師Tsuyoshi Okada表示,“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為這類設備分配一個IP地址的要求。”
A/V工作組中的Matsushita和其它公司正準備採用目前的723Kbps藍芽1.2版規格以及SIG於2003年5月份定義的先進音訊分配規格(A2DP)來生產MP3播放器、耳機和揚聲器,其中一些公司正與微軟商談,以尋求找到能彌合雙方努力的各種途經。“我們希望確保我們的耳機能在PC上工作,”Okada強調。
微軟面臨的問題是音訊品質,尤其在具有多部藍芽設備的環境下。當PC透過藍芽傳送音訊流時,無線鍵盤、滑鼠和其它2.4GHz小設備會產生使話筒發出啪擦聲的干擾。微軟的無線架構師Mike Foley表示,A2DP本質上是一種不考慮此類干擾的點對點規格。“我們目前正與OEM合作以便提出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他說,“因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微軟目前正進行的一項特別工作是定義一種基於IP的語音實現方法,它可以橫跨多個不同的無線網路,包括藍芽和Wi-Fi。微軟工程師正開發一項將與一些精心選擇的數位音訊工程師共享的提案,以希望它能成為一項可被整個產業共享的正式提案。Foley不願意提及參與這項提案的公司名字,也沒說何時完成此項工作。
“目前很多消費電子公司都希望盡快推出藍芽產品,但如果它們決定等待微軟的提案,那麼肯定會延誤這些產品的上市時間,”CSR公司負責追蹤產業標準的Jennifer Bray表示。
微軟選擇不在Windows XP整合對藍芽的支援,儘管該公司已經在2003年9月份開始銷售帶藍芽應用編程介面的插件程式套件。放眼未來,微軟已經開始在其Winsock框架內定義一組API。在這一可能被下一代Windows作業系統Longhorn採用的框架下,程式開發者可以對Winsock進行寫入作業,而Windows可以決定哪些服務能透過哪些網路進行傳輸。
蘋果電腦公司則採用了另外一種方法,即在OS X以及目前的Powerbook系列筆記型電腦中嵌入對藍芽的支援。蘋果公司負責無線及筆記型電腦產品行銷的經理David Russell在2003年12月中旬於加州舉行的藍芽美國大會上呼籲:採用更易設立和使用的藍芽技術,加速推廣藍芽應用。
Russell在會上沒有對廣為流傳的蘋果公司下一版iPod MP3播放器將採用藍芽的報導進行評述。他對用藍芽將音樂下載到目前使用USB或防火牆介面的系統的想法潑了冷水。不過,在被問到藍芽可否用來將音樂流傳送到汽車、耳機或家庭音響時,Russell說,“這也許值得考慮。”
的確,在這次大會上,家用音訊設備被看成是藍芽下一個可能的目標,因為2003年售出的大約7500萬套晶片組主要用於歐洲和亞洲的GSM行動電話。
不過,一些晶片和軟體供應商也提到了一些用藍芽傳送音樂的困難。系統將需要邊帶編碼以高效地用一種簡單方法將MP3、Windows Media或其它編解碼文件發送到耳機或揚聲器上。耳機的延遲時間應當小於80毫秒,以與來自TV的視訊訊號保持同步。Broadcom公司的一名經理指出,即將完成的百萬位元級藍芽版本能夠消除在無線耳機中使用大且昂貴緩衝器的需求。CSR的Janson還表示,供應商還需要解決保護無線音樂版權的問題,儘管這很麻煩。
百萬位元版藍芽規格即將推出
這場有關藍芽音訊的爭論恰逢藍芽SIG正設立一個新的發展規劃委員會,以為下一代短距離無線鏈路修改版廣泛徵求對發展方向和時間框架的市場意見之時。該委員會有助於SIG控制不斷擴大的應用種類和相應的軟體規格,以及可能與802.11、超寬頻及Zigbee網路相抵觸的低階和高階提案版本。
“SIG已經變成了各種規格的垃圾傾倒場,”Zelos集團追蹤藍芽發展的分析師Seamus McAteer說。
SIG已經按重要性排出了一長串在藍芽領域的技術進展,它們都有可能進入藍芽的下一個主要版本,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所謂的中速版本,它將分別基於四或八級移相鍵控調變的切換來提供1.4和2.1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該技術適用於像數位相機和MP3播放器等需要高頻寬的應用,它也適用於將無線行動電話等設備的功耗降低三分之二。
“我預計在該規格公佈後的兩年內,將會有四分之三的開始出貨藍芽產品採用這一規格,”CSR公司的Janson說。該公司現有的BlueCore3產品將以韌體升級的方式來支援這一規格,他補充道。
除此之外,SIG正考慮一種高數據速率的藍芽版本,它每秒能發送400萬個符號,而不是現在的100萬,它具有提供8Mbps數據速率的潛力。
另外,SIG一直在開發能幫助多媒體設備獲得所需存取頻寬的服務品質(QoS)機制。QoS機制可在任何數據速率或音訊方案上使用,預計它能得到及時完善以包含在下一代藍芽版本之中。
藍芽手機將興起
一些支援者對目前吹捧過度的核心藍芽技術最終將流行持樂觀態度。2003年諾基亞發佈了18款藍芽產品,而到2004年底,摩托羅拉手機總量的10%至15%將配備藍芽功能,IBM和東芝也正增加其藍芽筆記型電腦型號的數量。
“我們預計2004年將有數千萬部手機採用藍芽,”摩托羅拉電話週邊設備產品管理主任Steve Deutscher表示,“一年以前,我也許會說我不知道藍芽的未來如何,但我們現在終於看到市場上湧現出大量搭載藍芽的產品。”
國際數據公司(IDC)估計,2002年市場吸收了大約2,900萬片藍芽晶片,2007年該數字將快速成長到6億3,700萬。根據IDC的估計,屆時將有65%的蜂巢式行動電話、44%的PDA和36%的筆記型電腦將內嵌藍芽功能。
市場觀察家預計,藍芽晶片的平均售價將從2003年的4.75美元/片降到2004年的3.45美元/片,到2007年進一步降到2.30美元/片。由於看到晶片及電池價格正不斷下降,一家耳機製造商說,到2004年6月,它將銷售59美元的藍芽耳機,而目前的售價是99美元。
文章取自 http://www.eettaiwan.com/article_content.php3?member=no&cat_id=617717,676964&article_id=8800329943&DD=8bef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