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news]PC與消費電子業藍芽音訊產品不相容的可能性增大



PC與消費電子業藍芽音訊產品不相容的可能性增大
上網時間:2004年02月15日
PC和消費性電子工程師目前正採取不同的方法提供基於藍芽的音訊產品,這增加了市場上出現不相容無線MP3播放器、耳機和揚聲器的可能性。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於,藍芽在其核心手機市場上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動力,而且消費電子業界也正全力制訂下一代可提供百萬位元級數據速率和多媒體性能的藍芽規格。

一些領先消費電子公司(包括Matsushita、飛利浦、新力和東芝)已經定義了一種在藍芽耳機發送和接收音訊流的低成本方法,並計畫於2004年推出相關產品。與此同時,微軟和一些未透露名稱的OEM廠商正打造一種不同的在PC上實現的解決方案,它基於網際網路協定(IP)。

英國Cambridge Silicon Radio(CSR)是全球領先的藍芽晶片供應商之一。“我們可能會看到多種標準並存的局面,”該公司市場部副總裁J. Eric Janson說,“儘管我希望所有的人能盡早朝同一個方向發展,這樣我們就能集中力量對它進行最佳化和降低成本,但現在我不能肯定這是否能夠實現。”

與微軟的IP方案相較,屬於藍芽特別興趣小組(SIG)中的消費性音/視訊工作組的公司已經定義了一種基於藍芽的音訊流傳送和接收機制,它採用了由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制訂的即時協議。

“目前,在IP對像耳機這樣的簡單設備是否還具有高性價比這一論點上,業界存在著爭議,”日本Matsushita電氣產業公司無線產品部工程師Tsuyoshi Okada表示,“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為這類設備分配一個IP地址的要求。”

A/V工作組中的Matsushita和其它公司正準備採用目前的723Kbps藍芽1.2版規格以及SIG於2003年5月份定義的先進音訊分配規格(A2DP)來生產MP3播放器、耳機和揚聲器,其中一些公司正與微軟商談,以尋求找到能彌合雙方努力的各種途經。“我們希望確保我們的耳機能在PC上工作,”Okada強調。

微軟面臨的問題是音訊品質,尤其在具有多部藍芽設備的環境下。當PC透過藍芽傳送音訊流時,無線鍵盤、滑鼠和其它2.4GHz小設備會產生使話筒發出啪擦聲的干擾。微軟的無線架構師Mike Foley表示,A2DP本質上是一種不考慮此類干擾的點對點規格。“我們目前正與OEM合作以便提出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他說,“因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微軟目前正進行的一項特別工作是定義一種基於IP的語音實現方法,它可以橫跨多個不同的無線網路,包括藍芽和Wi-Fi。微軟工程師正開發一項將與一些精心選擇的數位音訊工程師共享的提案,以希望它能成為一項可被整個產業共享的正式提案。Foley不願意提及參與這項提案的公司名字,也沒說何時完成此項工作。

“目前很多消費電子公司都希望盡快推出藍芽產品,但如果它們決定等待微軟的提案,那麼肯定會延誤這些產品的上市時間,”CSR公司負責追蹤產業標準的Jennifer Bray表示。

微軟選擇不在Windows XP整合對藍芽的支援,儘管該公司已經在2003年9月份開始銷售帶藍芽應用編程介面的插件程式套件。放眼未來,微軟已經開始在其Winsock框架內定義一組API。在這一可能被下一代Windows作業系統Longhorn採用的框架下,程式開發者可以對Winsock進行寫入作業,而Windows可以決定哪些服務能透過哪些網路進行傳輸。

蘋果電腦公司則採用了另外一種方法,即在OS X以及目前的Powerbook系列筆記型電腦中嵌入對藍芽的支援。蘋果公司負責無線及筆記型電腦產品行銷的經理David Russell在2003年12月中旬於加州舉行的藍芽美國大會上呼籲:採用更易設立和使用的藍芽技術,加速推廣藍芽應用。

Russell在會上沒有對廣為流傳的蘋果公司下一版iPod MP3播放器將採用藍芽的報導進行評述。他對用藍芽將音樂下載到目前使用USB或防火牆介面的系統的想法潑了冷水。不過,在被問到藍芽可否用來將音樂流傳送到汽車、耳機或家庭音響時,Russell說,“這也許值得考慮。”

的確,在這次大會上,家用音訊設備被看成是藍芽下一個可能的目標,因為2003年售出的大約7500萬套晶片組主要用於歐洲和亞洲的GSM行動電話。

不過,一些晶片和軟體供應商也提到了一些用藍芽傳送音樂的困難。系統將需要邊帶編碼以高效地用一種簡單方法將MP3、Windows Media或其它編解碼文件發送到耳機或揚聲器上。耳機的延遲時間應當小於80毫秒,以與來自TV的視訊訊號保持同步。Broadcom公司的一名經理指出,即將完成的百萬位元級藍芽版本能夠消除在無線耳機中使用大且昂貴緩衝器的需求。CSR的Janson還表示,供應商還需要解決保護無線音樂版權的問題,儘管這很麻煩。

百萬位元版藍芽規格即將推出

這場有關藍芽音訊的爭論恰逢藍芽SIG正設立一個新的發展規劃委員會,以為下一代短距離無線鏈路修改版廣泛徵求對發展方向和時間框架的市場意見之時。該委員會有助於SIG控制不斷擴大的應用種類和相應的軟體規格,以及可能與802.11、超寬頻及Zigbee網路相抵觸的低階和高階提案版本。

“SIG已經變成了各種規格的垃圾傾倒場,”Zelos集團追蹤藍芽發展的分析師Seamus McAteer說。

SIG已經按重要性排出了一長串在藍芽領域的技術進展,它們都有可能進入藍芽的下一個主要版本,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所謂的中速版本,它將分別基於四或八級移相鍵控調變的切換來提供1.4和2.1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該技術適用於像數位相機和MP3播放器等需要高頻寬的應用,它也適用於將無線行動電話等設備的功耗降低三分之二。

“我預計在該規格公佈後的兩年內,將會有四分之三的開始出貨藍芽產品採用這一規格,”CSR公司的Janson說。該公司現有的BlueCore3產品將以韌體升級的方式來支援這一規格,他補充道。

除此之外,SIG正考慮一種高數據速率的藍芽版本,它每秒能發送400萬個符號,而不是現在的100萬,它具有提供8Mbps數據速率的潛力。

另外,SIG一直在開發能幫助多媒體設備獲得所需存取頻寬的服務品質(QoS)機制。QoS機制可在任何數據速率或音訊方案上使用,預計它能得到及時完善以包含在下一代藍芽版本之中。

藍芽手機將興起

一些支援者對目前吹捧過度的核心藍芽技術最終將流行持樂觀態度。2003年諾基亞發佈了18款藍芽產品,而到2004年底,摩托羅拉手機總量的10%至15%將配備藍芽功能,IBM和東芝也正增加其藍芽筆記型電腦型號的數量。

“我們預計2004年將有數千萬部手機採用藍芽,”摩托羅拉電話週邊設備產品管理主任Steve Deutscher表示,“一年以前,我也許會說我不知道藍芽的未來如何,但我們現在終於看到市場上湧現出大量搭載藍芽的產品。”

國際數據公司(IDC)估計,2002年市場吸收了大約2,900萬片藍芽晶片,2007年該數字將快速成長到6億3,700萬。根據IDC的估計,屆時將有65%的蜂巢式行動電話、44%的PDA和36%的筆記型電腦將內嵌藍芽功能。

市場觀察家預計,藍芽晶片的平均售價將從2003年的4.75美元/片降到2004年的3.45美元/片,到2007年進一步降到2.30美元/片。由於看到晶片及電池價格正不斷下降,一家耳機製造商說,到2004年6月,它將銷售59美元的藍芽耳機,而目前的售價是99美元。


文章取自 http://www.eettaiwan.com/article_content.php3?member=no&cat_id=617717,676964&article_id=8800329943&DD=8bef2025
2004-03-02 13:42 發佈




> 當PC透過藍芽傳送音訊流時,無線鍵盤、滑鼠和其它2.4GHz
> 小設備會產生使話筒發出啪擦聲的干擾。微軟的無線架構師Mike Foley表示,
> A2DP本質上是一種不考慮此類干擾的點對點規格。“

看不太懂在講什麼....
A2DP 傳的是已經壓縮過的數位資料,
又不傳類比的聲音, 怎麼可能會受干擾而產生啪摖聲?
(受壓過的資料受干擾, 受干擾就重傳,
而且 A2DP 也不是同步的, 還有個 buffer 在那邊)



> 系統將需要邊帶編碼以高效地用一種簡單方法將MP3、Windows Media
> 或其它編解碼文件發送到耳機或揚聲器上。耳機的延遲時間應當小於80毫秒,
> 以與來自TV的視訊訊號保持同步。

我記得 A2DP 是允許有 Latency (延遲), 不是同步的.
假如是 latency 大於 1sec, 只能說, 不符合這樣的應用吧!
假如, A2DP 只是應用在播放 CD, 假設按下 play 後一秒才聽到聲音,
也未嘗不可....
也就是 A2DP spec 本身, 並沒有保證適用於需要同步的用途,
如同時播放影音, 或是電腦音效的播放等等...
(還是 A2DP 有規定 Labency 不能大於多少?)


不曉得小弟說的對不對, 以頻率觀點來說,數位訊號與類比訊號是會互相干擾的,
而在real time audio data stream 上, (針對即時語音喔),是沒有重傳機會的,
因此當收到的資料錯誤時,只聽的到雜音而已,對普通電話來說,這影響不大,但是對音樂來說
這影響就很顯著了..

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_^

ec wrote:




> 當PC透過藍芽傳送音訊流時,無線鍵盤、滑鼠和其它2.4GHz
> 小設備會產生使話筒發出啪擦聲的干擾。微軟的無線架構師Mike Foley表示,
> A2DP本質上是一種不考慮此類干擾的點對點規格。“

看不太懂在講什麼....
A2DP 傳的是已經壓縮過的數位資料,
又不傳類比的聲音, 怎麼可能會受干擾而產生啪摖聲?
(受壓過的資料受干擾, 受干擾就重傳,
而且 A2DP 也不是同步的, 還有個 buffer 在那邊)


以下恕刪


不錯的EE專業網站http://www.simol.cn/?fromuid=23965

ec wrote:

以上恕刪

> 系統將需要邊帶編碼以高效地用一種簡單方法將MP3、Windows Media
> 或其它編解碼文件發送到耳機或揚聲器上。耳機的延遲時間應當小於80毫秒,
> 以與來自TV的視訊訊號保持同步。

我記得 A2DP 是允許有 Latency (延遲), 不是同步的.
假如是 latency 大於 1sec, 只能說, 不符合這樣的應用吧!
假如, A2DP 只是應用在播放 CD, 假設按下 play 後一秒才聽到聲音,
也未嘗不可....
也就是 A2DP spec 本身, 並沒有保證適用於需要同步的用途,
如同時播放影音, 或是電腦音效的播放等等...
(還是 A2DP 有規定 Labency 不能大於多少?)




小弟以為, 對於制定規格的人來說,嚴謹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在電視上看到國內電視台從國外用SNG做即時新聞時,小弟有注意到主撥的嘴巴動作跟
實際上我們聽到的聲因有些微的時差,這部分小弟不是專家,所以不知道是啥原因,不過如果龜毛點,還是會覺得怪怪的,同樣的,如果花了大把銀子買了個藍芽耳機,發現在看影片時影音不同不,那爽度應該是會大打折扣的,不過如果單純是用在音樂上那就無所謂了吧...
不錯的EE專業網站http://www.simol.cn/?fromuid=23965
> 而在real time audio data stream 上, (針對即時語音喔),是沒有重傳機會的,
> 因此當收到的資料錯誤時,只聽的到雜音而已,對普通電話來說,這影響不大,
> 但是對音樂來說這影響就很顯著了..

"real time audio data stream"

"通常"是如此.

所以我才會提到
"
(受壓過的資料受干擾, 受干擾就重傳,
而且 A2DP 也不是同步的, 還有個 buffer 在那邊)
"

HSP 才算是 "real time audio data stream" 這類的,
所以如果原文是說 HSP 會摖擦聲, 到是合理.
但A2DP 並不是.


就底層而言,
HSP 是透過 SCO(Synchronous Connection-Oriented),

A2DP 是透過 ACL(Asynchronous connectionless)

(
一般而言, SCO 是用來傳同步即時資料, 有錯就丟掉, 如 即時語音,
而 ACL 則是用來傳一般資料, 有錯可以重傳.
)

ps.

在 1.2 中, 加強的 eSCO, 語音封包也可能重傳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10&t=11114
藍芽新規格 Bluetooth Core Specification 1.2
Vance:
新的語音通道叫做eSCO
以前標準的SCO 要是碰到衝撞 會直接放棄封包
新的eSCO可以選擇要不要重送傳送失敗的封包
所以當語音封包撞掉了
會在短時間內重送
大幅降低衝撞造成的音訊失真

A2DP受到bluetooth 滑鼠干擾的狀況現在是存在的
問題就出在滑鼠的回報速度
如果滑鼠回報指標越頻繁
其實可能會用掉很多packet去傳很少的移動量
這樣就會讓正常A2DP定時送出的封包受到擠壓
造成latency
就會有趴擦的聲音出現

目前AV Profiles都還是走在ACL上
但是能用eSCO時, 斷音的狀況應該可以改善
可是滑鼠的靈敏度就會降低
如果滑鼠的回報頻率較低一點
應該就不會影響太重
不知道這樣說可不可以

如果手邊還沒有藍牙裝置的人別一窩峰的去買藍牙只為了趕流行

等到藍牙有一套標準且大部分地區通用的規格(這樣說是因為勢必會有些國家如日本比較喜歡自己訂定規格)

且這套規格以沿用至少1年以上且穩定時,在去買藍牙裝置

這也是我捨IPAQ1940而買ASUS620的主要原因
這篇文章指的是AV Profile部分
支援的機器還不多
您提的H1940根本不支援AV profile
雖然我還沒驗證過H1940
但是畢竟通過認證了
其實有一定的可靠性

當然 技術越成熟 就會有越好的產品出現
藍芽其實很早就有一套標準,即使是 core spec 1.1 也出來快兩年了吧,而且要取得藍芽認證也有其規定跟程序。
當然 1.2 確實還很新,而且 A/V 相關的 profile 也才剛定案,可是這也不足以說明藍芽不穩定或是不成熟,如果說不夠完美,那是無法否認的,可是又有那些標準不會有類似的不完美呢?

不過對於沒有需要的人,確實不適合花錢在這上面,畢竟當市場上產品少的時候,價錢就高的令人難以接受。

...
還是覺得怪怪的...
照理講,
以前 mouse 用 RS232, 才 9600 bits/s, 9KByte/s
mouse 所用的頻寬應該不大吧!
相對於 bluetooth 可傳 數百 kBps,
應該影響不大吧!


SCO 不知道有沒有保留頻寬的機制?
如果有, A2DP 用 SCO, 會不會佔掉太多的頻寬啊...?
(A2DP, 如果傳比較好的音值, 大概要多少頻寬啊? 沒概念....)

我是覺得, 把 mouse 用 SCO 算了,
而且, 傳 mouse 移動, 也需要即時反應. :)


限制它不用佔用來多頻寬 ^^
(
傳壓縮資料,
資料有時大, 有時小, 是不一定的,
可是在同步傳輸, 通常是是需要保留最大的頻寬,
會引響到其它需要同步傳輸的...
不過, 藍芽..., 用到 SCO 的應用應該不多吧!
)




Vance wrote:
A2DP受到bluetooth 滑鼠干擾的狀況現在是存在的
問題就出在滑鼠的回報速度
如果滑鼠回報指標越頻繁
其實可能會用掉很多packet去傳很少的移動量
這樣就會讓正常A2DP定時送出的封包受到擠壓
造成latency
就會有趴擦的聲音出現

目前AV Profiles都還是走在ACL上
但是能用eSCO時, 斷音的狀況應該可以改善
可是滑鼠的靈敏度就會降低
如果滑鼠的回報頻率較低一點
應該就不會影響太重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