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的meta標籤使用問題及CSS的嵌入方式選擇

<meta name="title" content="網站標題">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網站關鍵字">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網站描述">

大家對於這三個標籤應該都不陌生
為了SEO優化 本人大量參考許多網站的做法 然後發現了幾點

1.整個網站 不管切到哪一個頁面 關於我們 商品介紹 聯絡資訊 各頁面都使用一樣的網站標題 關鍵字及網站描述

2.切到不同的頁面 網站標題會不一樣 但關鍵字及網站描述卻都是一樣的

3.切到不同的頁面 網站標題 關鍵字及網站描述 皆不一樣

另外根據從GOOGLE搜尋結果摘要來看 只要是一篇文章 GOOGLE會優先抓取文章內文
但如果那篇文章 是以圖片為主 則會顯示網站描述
就算 以圖片文主的文章 把圖片當作背景 CSS設定text-indent: -9999px; 在中間打入內文 GOOGLE還是只吃網站描述...

就這三種標籤 究竟怎麼樣設定 在SEO方面來說是比較好的呢
只是如果是每一個頁面分別設定比較好 但網站頁面太多的話每一個頁面都打一段描述也太累...

------------

另外關於<meta property="og:title" content="網站標題">這類的標籤 似乎是html5的標籤 在XHTML 1.0使用會有問題嗎...
本人實測結果 效果會出來 但是W3C的規範檢測結果說不合規範...
那這部分 在XHTML 1.0環境下還會建議使用嗎...

------------

嵌入CSS的方式
過去是採用<link rel="stylesheet" href="style.css" type="text/css">的方式來導入
但在GOOGLE的PageSpeed Insights測試結果卻說
「清除前幾行內容中的禁止轉譯 JavaScript 和 CSS」
採用<style></style>中填寫小老鼠+im什麼的語法的方式嵌入也一樣會有上述結果
後來發現 只要把CSS的內文 直接打在<head></head>內的<style></style>中
javascript的部分只要加上 defer="defer"
就解決這條問題了 但網頁無形中變得很肥大 網頁的大小似乎對SEO有影響

另外 本人也把許多SEO優化的好排名高的網站拿去測速 發現也都滿江紅
所以說 GOOGLE的PageSpeed Insights僅供參考就好實際上反而不是很重要 這樣嗎...

------------

不好意思本文有點長 先在這裡謝謝各位的解答及看法了!!
2017-03-13 20:39 發佈
meta的問題,當然是3吧,那應該是描述這個網頁,而不是描述這個網站。

og是指Facebook Open Graph,我覺得只要FAcebook讀的到就好,不合規範規範沒差。

禁止轉譯的問題,可以google有些說明。

合理來講,搜尋結果排名,主要根據是這個網站的熱門程度,SEO只是輔助而已,
一個熱門網站就算完全不做SEO,照樣排在前面,所以認真經營網站才是正途。
w3c不合規範沒差 是指現在瀏覽器的接受度廣大吧!!
禁止轉譯 Google的說明 僅是把重要css放入<style></style>中而已 在這部分並沒有額外多做說明了
這部分實測結果 其實速度差異 人類根本察覺不出來的
只是在想這部份對SEO的影響而已...

熱門網站不優化照樣排在前面 是這樣沒錯
不過公司的網站賣的東西就那些 產品介紹也就都固定的 也沒什麼產品可以新增的 當然只能靠著SEO往上爬呀!!
很多同行網站網頁內容也都是固定式的 卻能一直保持在很好的排名 總覺得匪夷所思
果然購買友鏈的效果還是佔居大位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