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美媒:Google退出中國 心意已決


只是壹場網酪的鴉片戰爭

背後還是中美政府的較量

這關明主自由什麽事情?
MSN:fallslight@live.com
Mr. RC wrote:
這......別被媒體牽著走。
Google不是傻子。在當初要進軍中國時,一定早就對中國監控與人權問題知道甚多。
大型企業要投資、進軍一市場,不是嘴巴講講而已。而是一定研究該市場許久。
我認為Google這次退出主要在於市場經營成效不佳,最後放棄這整個市場。
而媒體所報,也只是讓自己有個台階下,順便抬高自己Google的名聲而已....

Google目前以市場來看,幾乎是戰無不勝。我想那些人只是不願目前Google的招牌有失敗這兩字才來完這招吧......(恕刪)


中國這地方

先把你騙來搞投資,在你投錢之前一切都好說好商量

等你把廠都蓋好時就翻臉不認人

台商被騙過去最後技術、廠房輸的一乾二淨的並不在少數

當年新光百貨的少東上了飛機上都還被"請"下去

遭軟禁跟外界斷了一切聯絡

類似的經驗還有租屋,中國的仲介也是如此

看房時一切要求都是好好好,等你把定金付了就翻臉不認人
nickmlchou wrote:
無論基於什麼法令, ...(恕刪)


坦克人這個我是看到現場的影像....

我當時很怕他直接被壓過去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Roadstar wrote:
對你是如此 對這世界上大部分人卻不是如此


請問有數據可以證明你的論點嗎?

GOOGLE自己的網站都沒你那麼會吹牛.
http://www.google-adwords.tw/
路調查業者comScore報告指出,全球網路使用者人數已突破10億人(2009年),這是全球社會逐漸網路化的成果,也提醒我們世界果真變得更平了《可參閱:世界是平的一書》。而Google 在這些使用者當中的涵蓋到達率高達 70% 以上,甚至在部份地區超過 80%

若以網路使用者十億人屬實,
以全球人口有65億來說,
就有55億人(84%)不可能去用GOOGLE,
十億人中, 也才一部份人會去用...

所以說, 絕大部份人都不用GOOGLE, 才是事實.
AVLIFE returns wrote:
退出就退出, 我想絕大部份中國人是不痛不癢的.
少了那一家也沒什麼差.
我每天上網數小時, 但是也極少用到GOOGLE的各項服務.
感覺沒什麼獨特性. 所以要說退出中國能威脅到什麼,
我想是異想天開吧..(恕刪)


對你不痛不癢,但是大部分的中國網民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被Google的舉動鼓舞,燃起了一絲解除管制的希望,

又為了以后沒選擇的只能用百度,感到身為中國人的悲哀,

可能你不住中國,對中國也不關心,更對中國沒感情,

你的不痛不癢,其實是你對 “中國的未來” 感到不痛不癢。

不做壞事也能獲利!做了壞事就算腰纏萬貫也沒用!
萬惡的中國,等著時間來消滅吧!
在台灣借屍還魂的政權,也快點離開台灣的肉身,不然早晚被打的魂飛魄散!

ako wrote:

我想如果你是台灣人...(恕刪)


呃, 不必跟他認真啦, 從他的PO文資料來看, 應該是住在廣州
這是一定要的~
但我不敢發表什麼言論
因為我不是google~
我沒辦法用退出中國來威協中國不要來查我
我想這就是言論恐怖主義的可怕吧
就是"還沒做,就已經怕了"
google為我們這些平凡網民發聲吧
pjdaddy0725 wrote:
我只知道我被炮得很爽.
我只是提到企業道德就被炮成這樣....
m01真可怕==+


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才是最可悲的...
ako wrote:
我想如果你是台灣人,
那你可能不知道要好好珍惜台灣的民主。
這十年來,這樣的磨和過程,更證明台灣民主的可貴。
幾千年來中國人被帝制,一黨獨裁洗腦統治,沒有享受過民主,人權與尊重人民。
台灣作為中國人第一個實驗場。總是需要時間學習。...(恕刪)


民主一直是在沒有辦法裡面, 所找出來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辦法. 後果有好有壞.
這個制度可以帶來進步的社會, 前提是群眾的素質要好. 我肯定民主的價值. 但是當群眾的素質低落時, 民主只會讓國家社會崩壞. 群眾易被熱血的言語給煽動. 參政者用民主為自己求福利. 古代的民主發源國希臘,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慢慢消失了. 聽起來跟現在的台灣狀況挺像, 你說是嗎?..

希臘先哲蘇格拉底就是看到這種局面, 想出來力挽狂瀾, 可惜下場是被公投給判了死刑. 剛好就是死在民主制度下.

中國現在是要先求穩, 再求進步. 要走的是中國人的道路. 要吃外國的那一套所謂的"普世"的價值觀, 我覺得大可不必. 吃下去吃壞了肚子, 苦的還不是老百姓?

我就是有感於我生長的土地這樣子走來變成今天這種局面, 才會講這些話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