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感謝各位大大的心得分享,我帶著感恩的心情來分享東西
因為我們要搬新家了,可是隔壁的居然把配電相占為己有,拿水泥把配電相封起來,
害我們家不能裝第四台,開開心心要入新厝,卻沒電視可看,裝了MOD 實在不習慣,
後來朋友的介紹之後才知道網路可以把訊號弄出來就是所謂的網路電視盒
我在mobile01 搜遍了所有關鍵字,也看了很多廠商的置入廣告,也看了網友的心得分享,
最後買了決定上來PO一下我買後的心得。
因為家裡有三 四台電視要看,但是我目前買了一台Slingbox Classic 雙模,
用電腦架設 AMD 2800 架設 Cyblink Live 。所以分享這兩個
一開始很想買Slingbox 的HD版本, 要價一萬多塊,因為電視42吋 HDMI,當然要來個高解析的東西
礙於預算就買雙模,看了兩個禮拜後發現,原來看台灣第四台 不用買HD版本,因為CLASS 就可跑道1920 * 5XX 的解析度
且我發現,當我來源解析度調高超過1280 * 720 已經分辨不出差別了,想想後發現對喔 第四台訊號根本不到720P
我的新家 舊家都是 光纖 10M/2M 1280 * 720 上傳都在1000K BPS跑動,畫面就不錯,
我發現Slingbox 很棒的是不會停頓, 轉台數度比Cyblink Live 好上一百倍, 哈頗有憤怒之意
因為有用Cyblink Live 都知道 Cyblink Live 要在網頁上換頻道, 換一個頻道要 10 -20秒 不能享受拼命換台的樂趣
畫質上Slingbox 與Cyblink Live 大概都跑1000 bps 的畫面,Slingbox 畫質比較優,馬賽克比較可以接受(le5500 42吋),
最後我的Android 有裝3G上網,我隨時隨地都可以看電視,感覺非常爽,就覺得買的很值得
當然我不是要來攻擊Cyblink Live ,接下來我要介紹 Cyblink Live,
Cyblink Live 我之前也有用 ORB , ORB 因為ORB免費的 ,Cyblink Live是三十天試用的,
(不怕從灌作業系統的就可以一直試用..........大誤),
Cyblink Live 好處是可以以頻寬選擇解析度,前幾天我把Cyblink Live 躲在 IP分享器後面,發現不憂
都跑不過400k bps 一度想放棄,後來給他撥接上網,就可以跑到1000 bps,
Cyblink Live抓電視卡幾乎都抓的到,但是ORB 我用了兩張電視卡 一個電視棒 都不行,最後只好放棄。
PS:電視棒有抓到過,但是從灌之後不知道為什麼又抓不到了。 三張電視卡 都是 M家的
還有散熱問題,一開始我爬文的時候,有人說D牌的會熱當,我去摸一下Slingbox 恩 溫度頗高 機殼大概有40度
可是我的舊電腦AMD2800 和這台機器做相同的事情,把訊號壓縮送出來,CPU居然都要在80%跑,
上網看一下ORB與 Cyblink Live的基本配備都超過我這台舊電腦,哇靠,這時才知道為什麼會熱了。
還有Slingbox 不會撥接,這真是XX的設計,我第一天買回家插上網路線,設定老半天,又上網爬文才知道
Slingbox 不會撥接,如果是用ADSL就要加買 IP分享器,哇靠,於是又買了一個IP分享器, 很多人說一千塊的IP分享器會有熱盪的情形,我買TP LINK 的 單天線無線IP分享器,因為新家也要用
小黃屋買一台 建國路多米 也買一台 同樣型號,小黃屋比人家 貴一百塊,可是小黃屋在我家旁邊,多米還要跑二十幾公里
朋友說那依台TP LINK 是A 廠牌的的IC晶片還不錯,我用到現在還沒熱蕩過(兩個禮拜)
以上純屬個人心得,不正確的地方還請見諒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