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 以下資訊僅供參考, 畢竟是彙總來自許多Youtuber, Up主的節目所節略下來, 如有與各位朋友手中不符的也請分享更正, 但大致不遠矣
文章段落
- 觀念導正
- 執行文書作業, 電玩遊戲, 與渲染繪圖時的功耗
- 暢銷空冷散熱器清單及其解熱功耗
- 市面上幾顆CPU最大功耗值(FPU or Game)
- 穿鯺與迴流焊製程
- 總結
觀念導正
• 不是熱管數多就代表解熱功耗強看過板上有朋友拿PS120 (七熱管) 跟D15 (六熱管) 比的, 這種言論也不奇怪, 畢竟在這商業世界裡, 要賣錢就得找方法, 有些店家會用不對稱的資訊讓消費者買單, 至於店家自己知不知情是另一回事, 也許店家自己也沒在管對或不對, 反正就照商品盒上寫的TDP去賣; 也或者是消費者自己一廂情願認為就是如此
• 解熱效率是看散熱管的橫截面積, 而非直接拿熱管數去加總熱管的直徑
PA120 六根6mm熱管 vs FS140 四根8mm 熱管, 誰的解熱功耗強? 如果朋友們仍覺得是PA120強的話, 利民肯定感謝你, 畢竟這樣的想法擴散開來的話, 也就達成目的了; 正確的算法應該是:
PA120 的熱管橫截面積: 3.14 x 3 x 3 x 6 = 169 square mm
FS140 的熱管橫截面積: 3.14 x 4 x 4 x 4 = 201 square mm
• 解熱功耗還得看用什麼塔體結構以及風扇, 甚至是使用的散熱膏
不是單純看幾根熱管, 多粗就完事了, 風扇轉速以及風量/風壓等都會影響解熱功耗, 有些塔體是用迴流焊將熱管與heatsink fin結合, 有些則只是穿過heatsink fin, 有些風扇轉速高, 有些在扇葉下足功夫就是要讓進風量穩定, 甚至有些會在塔體上些特殊材質, 更有甚者, 還有在散熱底座加入均熱板, 以及使用多少傳導係數的散熱膏, 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解熱功耗
• 廠商標示的解熱能力準確嗎?
廠商標示的對與不對不予置評, 如果按它寫的去買, 這樣可以嗎? 我不知道, 但實際看評測的數據後是不行的, 所以不要只憑散熱器包裝盒上寫的熱壓值去買; 就我所知, 的確有些廠商會在包裝盒標示, 請謹慎看待
• 單塔比雙塔還遜?
不是這樣看的, 有很多因素要考慮, 基本都在上頭說的這些了
• 同一顆CPU在文書作業, 遊戲, 生產力所產生的功耗值是不同的
功耗值高低為: 文書作業 < 遊戲 < 生產力軟體
執行文書作業, 電玩遊戲, 與渲染繪圖時的功耗
• 首先, 此篇文章提到的最大解熱功耗大多都是跑AIDA64 的單烤FPU或者Cinebench R23得來(X3D系列除外, 是用遊戲測得最大功耗值)同型號的CPU因為體質的關係, 可能會得出不同的功耗值, 以下提供的都是用大概的數值當作參考; 至於為何要用FPU去看, 因為AIDA64在單烤FPU時會調用CPU的AVX指令去模擬繪圖時的情境, 以瞭解最大功耗在哪遊戲功耗不是最大功耗, 會比渲染繪圖時來得低, 因此若各位朋友壓根不會用到生產力軟體, 只打遊戲的話, 可以考慮不用把預算灌到滿, 請自行參考Youtube or Bilibili 分享的各款遊戲的CPU功耗值去購買即可; 也就是說, 同一顆處理器, 每個人的用途不同, 可選擇對應夠用的散熱器即可
• 第二, 以下提供的最大解熱功耗值是以關起機箱後的數值來看
當然, 每個人的機箱結構不盡相同, 因此各位朋友在參考功耗值的同時, 也請做好系統散熱; 若是裸裝那肯定會再好個5~10W的解熱功耗, 但這不是本文要討論的
暢銷空冷散熱器清單及其解熱功耗
• Thermalright PA120 mini◇結構: 雙塔單扇, 六根6mm熱管
◇最大解熱功耗: 130~135W左右
◇熱管與散熱片採穿鰭結合
手邊剛好有一套主機是i7-8700K, 試了一下AIDA64 Stress FPU後 此散熱器與8700K和平相處了一分多鐘後出現降頻 之後有空的話再幫它添一支高風壓的風扇看看 相信應可改善 但若全預設之下無法壓制150瓦
![[分享] 空冷散熱器的解熱功耗, CPU 最大功耗值, 穿鰭與迴流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6/mobile01-a90285982047349be7872fcff3be5877.jpg)
• Thermalright PA120 & PA120 SE
◇結構: 雙塔雙扇, 六根6mm熱管
◇最大解熱功耗: 180W左右
◇熱管與散熱片採穿鰭結合
近期買的兩台主機R7-7700X & i7-12700KF都是用這款散熱器
![[分享] 空冷散熱器的解熱功耗, CPU 最大功耗值, 穿鰭與迴流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6/mobile01-f30dd2a81bdcef84d32decba5ca19ad4.jpg)
註: PA120 SE是因為市場太捲而生的產品, 但是解熱效能跟PA120 一致, 除了塔頂外觀設計與塔體重量減輕之外, 再來就是風扇型號改用TL-C12C, 這顆風扇雖然稍微吵了些, 但也不失整體解熱效能
• Thermalright PS120
◇結構: 雙塔雙扇, 七根6mm熱管
◇最大解熱功耗: 185W左右
◇熱管與散熱片採穿鰭結合
嗯, 真的就只好PA120一點點, 少到甚至可忽略差異
七根熱管比較威? 利民感謝你 ^^
其它品牌的七熱管更棒? 其它品牌感謝你 ^^
信不信隨你 ^^
但最近利民也迎來改版的PS120 evo, 看起來將風扇換成高轉速/高風壓的設定, 解熱實力應該有提升, 但到多少不好說, 還是得看測試
• 九州風神 AG620
◇結構: 雙塔雙扇, 六根6mm熱管
◇最大解熱功耗: 185W左右
◇熱管與散熱片採穿鰭結合
這顆散熱器在台灣通路的售價似乎是目前比起利民相同解熱功耗PS120還要友善一些 (雖然還是超訂價了, 比起京東)
• Cooler Master Hyper 612 Apex
◇結構: 單塔雙風扇, 六根6mm熱管
◇最大解熱功耗210W
◇熱管與散熱片採穿鰭結合
這顆頗有為了成就酷碼在風冷散熱器的中興之姿而來, 小巧的單塔卻能壓制210W左右的解熱能力, 加上不擋記憶體, 外觀簡潔, 又有一顆完美的logo LED, 對於喜歡酷碼的使用者來說堪稱完美; 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特規風扇, 基本上是得回頭向Cooler Master買相同規格的風扇(Mobius)
![[分享] 空冷散熱器的解熱功耗, CPU 最大功耗值, 穿鰭與迴流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6/mobile01-433a4f8b1da023a54436d955dc7822d5.png)
Note: 堪稱完美, 看著看著也想從淘寶買一顆回來了
• 酷里奧P60T
◇結構: 雙塔雙風扇, 六根6mm熱管
◇最大解熱功耗: 200W~210W
◇熱管與散熱片採迴流焊結合
最近(2025/3/28)看到這款散熱器真的蠻酷的, 前後代共出了三款, V1/V2/V3, 前兩代是性能版, 解熱功耗可到250W, V3則是為了照顧靜音需求的玩家而開發出, 解熱功耗則是240W
這款散熱器看似平庸只有六根6mm熱管, 但卻可將散熱效果往上推, 細節除了迴流焊之外, 再來就是高風壓的那兩顆風扇了, 一顆12公分但28mm厚的前風扇可創造5.5mm H2O高風壓(但最高轉速2550轉, 滿載時應該特吵

![[分享] 空冷散熱器的解熱功耗, CPU 最大功耗值, 穿鰭與迴流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7/mobile01-cc92e730dafe90f40d555d722b5cc265.jpg)
• Thermalright RP130
◇結構: 雙塔雙風扇, 六根6mm熱管
◇最大解熱功耗: 210W
◇熱管與散熱片採迴流焊結合
今天(2025/4/5)看到這款散熱器, 找了下資料網上似乎去年10月左右就有討論, 這支塔體高度158mm (與FC140一樣高, 略高於PA120 1mm), 寬度130mm (略小於FC140 10mm, 但大於PA120 5mm), 目視一下我的B650M主機板不會干涉到3060TI; 為了吹透散熱鰭片(比FC140密), 兩支風扇都採大風壓設計, 最大風速可到1800RPM, 為了之後要接收朋友的9950X做準備, 應該會預先買RP130當備品
• Thermalright U120EX
◇結構: 單塔雙12CM風扇, 六根6mm熱管, 重1.07kg
◇最大解熱功耗: 235W左右
◇熱管與散熱片採回流焊結合
這款散熱器是利民代表作, 沒有它就沒有現在的利民, 推出時間很早, 但放到今天也還能幹翻很多競品, 如果沒買PA120, 多看個幾個月節目再組的話, 肯定會買這支散熱器, 就算殺雞用牛刀也無妨, 因為它結合了外觀與性能, 再貴也買, 當然, 不是在台灣買, 是去京東買
下圖是單塔的U120EX的商品照, 配色用得很好, 原廠附了八個紅色風扇減震墊可全換上;但可惜的是它停產了
![[分享] 空冷散熱器的解熱功耗, CPU 最大功耗值, 穿鰭與迴流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407/mobile01-5bf8f9150b8a71125f3f63bf1bb34745.jpg)
• Thermalright FS140
◇結構: 雙塔雙風扇, 一支12CM一支14CM, 四根8mm熱管, 重1.28kg
◇最大解熱功耗: 235W左右
◇熱管與散熱片採迴流焊結合
這款散熱器的售價對得起效能(當然不是台灣通路的售價), 迴流焊再加四根8mm熱管, 再加上一顆有著77.8CFM風量的14公分中央風扇的組合, 確實夠嗆
• 九州風神AK620
◇結構: 雙塔雙12CM風扇, 六根6mm熱管
◇最大解熱功耗: 235W左右
◇熱管與散熱片採穿鰭結合
作為後進者, 可以看到已知的CPU功耗進而研究競品而優化自己的商品, 這點確實做得很好
• 瓦爾基里SL125
◇結構: 單塔雙12CM風扇, 六根6mm熱管
◇最大解熱功耗: 235W左右
◇熱管與散熱片採迴流焊結合
這顆算是後進者, 有點追隨利民的U120EX而來, 除了解熱實力不弱之外, 在外觀設計也別具巧思, 尤其是可更換頂蓋的設計(有卡通圖樣與Valkyrie logo可選, 對我來說唯一選擇是用logo); 這回0618促銷也在淘寶買了這顆回來玩, 想想在台灣買一顆FC140, 都可以在淘寶買一顆SL125 + PA120 mini 了
![[分享] 空冷散熱器的解熱功耗, CPU 最大功耗值, 穿鰭與迴流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6/mobile01-8dc1a93a5528f0714ae54305116346d0.png)
• Thermalright FC140
◇結構: 雙塔雙風扇, 一支12CM一支14CM, 五根8mm熱管, 重1.34kg
◇最大解熱功耗: 250W左右
◇熱管與散熱片採迴流焊結合
千萬別小看五根熱管的FC140, 這五根熱管由於是8mm, 因此成本相對高, 這種粗熱管對應高功耗的CPU特別有用, 但若拿它來對付低功耗的CPU, 例如i5-12600K(F), i7-12700K(F), R7-7700X, R7-7800X3D的話, 恐怕不僅殺雞用牛刀, 效果可能也沒PA120好, 這顆拿來壓i7-14700K(F)也是不錯的選擇, 若不想每兩年一換水冷的話
![[分享] 空冷散熱器的解熱功耗, CPU 最大功耗值, 穿鰭與迴流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6/mobile01-70800f988b5852ff5f08605fbbcf656a.jpg)
• 九州風神Assassin 4
◇結構: 雙塔雙風扇, 七根6mm熱管, 重1.5kg
◇最大解熱功耗: 250W左右
◇熱管與散熱片採穿鰭結合
九州風神在Assassin 4推出了不少版本, Assassin 4 VC(均熱板), Assassin 4(銅底), Assassin 4S(單扇), 甚至還有帶數顯的版本
塔體本身最神奇的應該是那七根6mm熱管, 看起來跟PS120一樣有七根6mm熱管, 但解熱實力卻高出好幾個檔次, 大致介紹如下:
- 均熱板(VC): 其實就是靠銅管, 水與水蒸汽的原理, 讓散熱的效果更好, 而它只是將銅管壓成扁狀, 不是我們一般看到熱管的那個樣子
- 鰭片密度: 應該是目前市面上最密的產品了, 但各位仔細看它的風扇用的是高風壓, 主要也是為了吹透這非常密的鰭片所設計, 因此高風壓風扇與高密度鰭片相輔相成, 造就散熱效果
- 噪音: 雖然風扇寫了只有20幾分貝, 但實際運作下不可能只有20幾, 而效能模式跑出來約40幾分貝, 其實也算安靜了
- 價格: VC版本的在京東售價不低, 標準售價RMB849, 目前看到是RMB725, 售價高也是為何要有Assassin4的銅底散熱器(RMB499), 同時再少一顆風扇的4S (RMB399)的原因
- 解熱功耗280W: 至於這個怎麼跑出來的不知道, 也許是零度C的環境吧, 但常溫之下能解250W功耗的VC & 4, 又是在靜音模式下, 確實很強了, 九州風神的研發實力在這幾年看得出來精進非常多
![[分享] 空冷散熱器的解熱功耗, CPU 最大功耗值, 穿鰭與迴流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6/mobile01-05304696597928e0c0b13ac6ce230261.png)
• 瓦爾基里R125
◇結構: 單塔雙12CM風扇, 七根6mm熱管
◇最大解熱功耗: ???
◇熱管與散熱片採迴流焊結合
透過網友知道這顆散熱器, 外觀設計真的不錯, 加上又是單塔七熱管, 不擋記憶體, 又有數顯, 小白元素滿滿, 而且用上迴流焊, 解熱實力應該不弱
• Noctua NH-D15 G2
◇最大解熱功耗: 280W左右
◇熱管與散熱片採迴流焊結合
陳拔對此塔體的介紹以及安裝都很詳細, 可以參考他的文章
貓頭鷹一直都是低調高性能的代表, 第一次看到專為處理器設計不同的安裝位置, 而且風扇整體設計也大為不同, 十年更新這款散熱器也代表其用心
註: 售價真的不低, 但這對貓迷們不是問題
![[分享] 空冷散熱器的解熱功耗, CPU 最大功耗值, 穿鰭與迴流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6/mobile01-49024c42fc16fa463cb22feb94ded10b.png)
市面上幾顆CPU最大功耗值(FPU or Game)
• inteli7-6700K 約85W (我有)
i7-8700K 約165W (我有)
i5-12600K(F) 約130W
i7-12700K(F) 約175W (我有)
i5-13600K(F) 約190W
i7-13700K(F) 約280W
i9-13900K(F) 約306W
i7-14700K(F) 約285W
Ultra 7 265K 約215W
Ultra 9 285K 約245W
• AMD
R9-3950X 約270W (R15)
R7-5800X 約140W
R7-7700X 約140W (我有)
R9-7900X 約190W
R9-7950X 約220W
R7-9700X 約88W
R9-9900X 約165W
R9-9950X 約200W
R7-7800X3D 約90W (Starfield)
R9-7950X3D 約150W (R23)
R7-9800X3D 約160W (古墓奇兵)
R9-9950X3D 約270W (R23)
R7-8700G 約88W
兩大製程: 迴流焊與穿鱭
• 迴流焊:這顆是NH-D15 G2的 bird's view, 散熱銅管穿過片旁會有小開孔, 這是迴流焊的作法
![[分享] 空冷散熱器的解熱功耗, CPU 最大功耗值, 穿鰭與迴流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3/mobile01-d1ba8ded41cfbf0934de775d4e3ec24f.jpg)
這顆是在利民官網的照片, 從底部看得到熱管穿過鱭片, 附近有個小開孔, 這也是迴流焊的例子
![[分享] 空冷散熱器的解熱功耗, CPU 最大功耗值, 穿鰭與迴流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6/mobile01-f4369f465430b41051eea887dcb65aab.jpg)
• 穿鰭:
至於穿鰭製程, 是指將散熱鰭片上打孔, 再用熱管插上, 一片接著一片地插上
![[分享] 空冷散熱器的解熱功耗, CPU 最大功耗值, 穿鰭與迴流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6/mobile01-be5b415e7beee9a44b3b3a561b87ce6f.png)
有興趣的話, 這裡有完整的穿鰭與迴流焊的生產流程
總結
一個好的散熱器一定要是迴流焊製程做出來的嗎? 我沒有正確答案可以給你

其實寫到最後, 各位應也發現這裡沒標示價錢, 由於台灣大通路在賣的價錢都over pricing了, 所以不提也罷, 各位若有機會去大陸旅遊/出差的同時, 可上京東/淘寶購買, 寄到飯店/公司宿舍附近的集貨點; 又或者上京東/淘寶買完寄回台灣, 中間即使有運費, 但還是比在台灣各大通路買還划算; 再不行到蝦皮買平輸, 畢竟這種成熟產品挑大品牌的都不致於會有品質議題
註:以上功耗資料僅供參考, 若與您實際應用所得到的相左, 以您所遇到的狀況為準, 不負購買擔保之責
最後po一下從2005年以來玩過的散熱器, 如果各位有印象的話, 在那個年代買散熱器都是Thermaltake, Cooler Master的天下
歡迎各位分享自己的空冷散熱器特寫
- Thermaltake Silent Tower 101
- Cooler Master Aero (Snail)
- Free Cooler given from Computex
- Cooler Master 4-pipe Cooler
- Thermalright PA120
- Thermalright PA120 mini
- Valkyrie SL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