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ore Systems 推出的主動散熱晶片 AirJet,透過超音波與特殊金屬薄膜震動產生散熱氣流,僅有跟 50 元硬幣差不多大小的體積就能提供主動散熱效能。
在小型裝置裡的散熱設計一向都是令機構工程師困擾的問題,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安裝散熱風扇,利用被動散熱設計往往效能也不如人意,為了解決這個痛點,Frore Systems 在這次 Computex 展中展示了新開發的主動薄型散熱系:AirJet,透過超音波震動特殊的金屬薄膜後產生氣流,進而在迷你電腦甚至是高性能攜帶式 SSD 這類小型又需要散熱效能的產品,擁有比單純被動散熱鰭片有更好的溫度壓制表現。

在手上的兩組 AirJet Mini 散熱模組。

AirJet 的出風口設計。

現場展示的 AirJet 噴出氣流效果

系統製造商可將 AirJet 與處理器散熱模組結合在一起,提供更好的傳導散熱性能。
AirJet 主要是以內建超音速震動的薄膜產生強力氣流吸入空氣,再轉換為高速噴射氣流排出裝置中的熱能,最高可創造 1750 帕的背壓狀態,官方表示比起傳統風扇,AirJet 可提供優於 10 倍的風流性能,並且還可以裝在輕薄型的產品內,如輕薄筆記型電腦、迷你電腦主機或是外接式 SSD 上,現場並展示與 ZOTAC 合作的 ZBOX PI430AJ 迷你電腦,在 115 x 76 x 22 mm 的尺寸內提供更好的散熱性能表現。

現場展示的 ZOTAC ZBOX PI430AJ 迷你電腦,裏頭安裝了兩組 AirJet 散熱器。

開啟 AirJet 模組(左),與關閉 AirJet 模組(右)的 ZBOX PI430AJ 迷你電腦比較,可以看到在 FurMark 測試中,開啟前後整體系統功耗大約有 12W 的落差。

在機體表面溫度部分,開啟前後則是有接近 7.5℃ 的差異。
而在傳統散熱風扇中,除了風扇本身的性能外,機體的風道設計也相當重要,Frore Systems 現場人員表示,由於 AirJet 是採用特殊的超音波震動產生氣流設計,所以所需要的氣流量並不高,只要機殼有可通風的縫隙,基本上 AirJet 就能夠使用,所以像是接近密封的 SSD 或是手機,AirJet 也可以適用。

現場展示的 SSD 外接盒。

SSD 外接盒的內部配置,可直接將主要發熱的 SSD 控制器以及快閃記憶體顆粒與 AirJet 接觸,提供最直接的散熱效果。

可以在持續運作下維持 57℃ 的溫度。

除了較小的 AirJet Mini (上)外,Frore Systems 也推出較大尺寸的 AirJet(下),提供給OEM 廠商硬體搭配選擇。